东南大学丘成桐中心(简称SEUYC)于2017年7月7日正式揭牌成立,是
东南大学直接管理的“行政虚体、科研实体”的新型科研机构。由菲尔兹奖获得者
丘成桐院士任中心主任。该中心在丘成桐院士的领导下开展以纯数学研究为基础、应用数学研究为导向的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发挥先进的数学理论与方法在解决当代工程技术重要问题中的作用,推广丘成桐院士在数学、物理等学科的杰出研究成果,真正发挥高水平理科对工科、医科等应用学科的支撑作用,体现东南大学的交叉学科优势,推进东南大学“双一流”建设,为推动
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应用基础研究的支撑。同时在丘院士的支持指导下引进和培养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上产生重要的成果。
研究方向
东南大学丘成桐中心设有多个研究方向,涵盖了微分几何、代数几何、代数数论、偏微分方程、图论、数学物理等纯数学研究领域和计算科学、信息科学、数据分析、医学成像、智能电网等应用数学研究领域。根据中心目前研究工作的需要和学科建设的要求,本中心将重点引进纯数学、应用数学(特别是人工智能、数据挖掘、智能控制、图像处理)等相关领域的青年才俊和领军人才,依托学校和相关院系的支持,采取灵活特殊的支持政策,为人才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基础数学理论研究
团队目前有7位成员(李逸、Suzuki、杨森、许剑飞、文强、张超、王赐圣)研究方向覆盖了:
微分几何:利用几何思想结合偏微分方程技巧,对微分几何中重要的猜想和著名的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譬如对正曲率紧致流形对的拓扑研究以及分类,对几何流存在性和收敛性的分析,对常数量凯勒度量的研究,对广义相对论中爱因斯坦方程的定性研究等。
代数几何:使用代数K-理论和导出范畴研究代数闭链,主要研究代数闭链,周群和高阶周群的形变理论。利用代数K-理论和负循环同调,计算了代数闭链的切空间;构造从希尔伯特概型切空间到局部上同调群的映射;研究了周群上的 regulator 映射的形变。
引力全息对偶:利用引力场具有的全息性质,采用对偶量子场论的方法研究引力理论本身以及时空中和引力相关的一些物理现象,是现今研究引力的有效途径。目前,最为成功的全息对偶框架是以弦理论为基础的 Anti-de Sitter (AdS)/Conformal Field Theory (CFT)对偶,它是目前高能理论物理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同时也交叉着诸如量子信息,引力物理,宇宙学和凝聚态物理等多个研究领域。对于更为一般的时空结构,人们以渐近对称性分析为基础建立起了新的全息对偶框架,其中主要的几个方向有 Kerr/CFT 对偶,平坦时空的全息性质,以及非相对论量子场论的全息引力实现等。借助全息对偶,人们对引力性质可以有更深入的理解,并希望可以进一步揭示出量子引力的特性。
计算几何及其应用
计算共形几何是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领域,将纯数学的现代几何理论与计算机科学的计算算法相结合,为解决大量几何数据处理问题提供了严谨实用的工具。
共形几何学研究的是共形变换群的不变数。共形几何能够将现实世界中的所有形状统一为三种规范形状之一:球面、平面或双曲圆盘。同时,现实生活中的所有曲面大都具有共形结构,因此共形几何方法用途广泛。这些优点使共形几何成为真正应用的强大工具。
近几年来,共形几何已经取得重大突破,现已系统地开发了几何共形几何领域的理论框架。许多计算共形算法已经被发明并应用于工程和医学领域。然而,在离散化方法和计算策略方面仍有许多改善的空间。
团队主要研究工作:
1.计算共形几何理论研究
2.共形变换群不变数研究
3.计算共形几何算法研究
大规模科学计算与介质成像
团队8位成员的研究方向覆盖了科学与工程计算的几个主要方向,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知识结构团队,为承担大规模科学应用问题的计算提供了充分的知识基础。现主持NSFC重大研究计划一项,参加中日韩A3介质成像前瞻计划一项,参加NSFC图像处理重点项目一项;主持完成日本新日铁公式国际纵向合作项目一项。8位成员有7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或青年项目,1人主持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科学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两本,在SIAM,Inverse Problems,J. Sci. Comput.等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刘继军教授入选江苏省333,青蓝工程人才计划,获2017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李铁香、王海兵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李铁香、闫亮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
团队主要研究工作
1.生物医学数据智能分析和和成像
2.材料科学中的多尺度结构和散射
3.基于电磁波散射的目标检测和隐形
4.基于深度学习的工业过程的智能检测和控制
数据科学与智能科技
主要开展数据科学与视觉智能得研究,侧重于进行工程与社会应用领域的算法研发,侧重于人才培养。
团队主要研究工作
1.大数据分析与数据管理
2.搜索技术与数据交换平台技术
3.流计算技术
4.机器视觉、分布式智能、协作视觉智能等
医学成像与心脑血管疾病仿真建模与分析
暂无介绍
智能电网建模与电力系统高性能计算
团队7位成员的研究方向覆盖了电力系统建模、电力系统不确定性分析、电力系统优化、电力系统高性能计算、电力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的研究方向。研究团队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1项,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13项,在IEEE Trans、Energy、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等国内外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12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
团队主要研究工作
1.电力系统不确定性量化分析
2.电力系统态势感知技术
3.电力系统多智能体分散式控制技术
4.电力系统高性能计算
5.电力大数据分析
人员组成
中心人员由三部分组成:东南大学相关院系与中心发展和研究课题密切相关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兼职,不脱离原二级单位)、高水平的国内外聘任研究人员、博士后研究人员和研究生。所有进入中心的人员依托所属学科通过相应学院引进。根据研究项目和发展的需要,人员可以不定期的适当调整,成员也可以交叉参与不同的研究方向。
机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