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城墙
江苏省不可移动文物
东南城墙位于溧城镇宝塔湾护城河段的西北侧。唐天复三年(903),溧阳城于旧县迁址。1998年6月16日溧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溧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历史
民国初年,城墙维持原貌。1925年秋,拆毁县署北、虹桥(今竹墅桥旁)西的一段城墙,开辟新西门,并于护城河上架木桥(即今新华桥)以通码头街。抗战期间,国民党士兵依托文昌阁顽强抵抗,日寇进城后焚毁文昌阁,并拆除了城门与部分城墙。后城墙逐渐倒塌消失,城砖被移作他用。现存的城墙长约50米,存高6米,外有护城河遗迹,长约2700米。该址位于溧城镇宝塔湾。占地面积60平方米。用宽0.4米,长1.36、1.0.2米不等规格长方形青石叠砌八层,城垣底宽15米左右。应为明弘治九年(1496)知县符观因南城墙紧挨学宫,把城墙移建于河滩地上所留。
文物特征
南唐升元二年(938)时,始筑土城,周四里余,高一丈二尺。宋建炎年间,向西拓青安草市,城区增广二里,将原城壕包于城内。当时,建有陆门五座,东门名“迎春”,南门名“迎夏”,西门名“迎秋”,北门名“迎冬”,西北门名“青安”;有水门二座,东门名“清晖”,西门名“挹秀”。元至正十五年(1353),朱元璋渡长江,名将士修筑溧阳城墙,减小城池规模,恢复南唐时期大小,将“草市”隔在城外,废去青安门。至正二十一年(1360),命专使郭景祥以石加固城墙,四门外增筑瓮城,改四门名称分别为东平、西成、南安、北固,并因门架桥,桥以门名。宋濂作《溧阳州新城记》,载溧阳“位居江东要冲,城门上建瞭望台,城外四周疏浚城壕”,详述了此次筑城的经过和新城的规模。后历代不断重建。
参考资料
东南城墙.江苏省不可移动文物.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10 19:14
目录
概述
文物历史
文物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