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区
四川省攀枝花市辖区
东区,四川省攀枝花市辖区,位于攀枝花市金沙江东段两岸山坡台地,东起渡(口)金(江)公路雅砻江与金沙江汇合处下行850米处;西至云盘山顶、凉风坳分别与仁和区西区搭界;南抵大河中路巴斯箐;北至大黑山簏、老岩山与仁和区盐边县分界,属以南亚热带为基带的立体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面积166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东区常住人口41.28万人,城镇化率99.02%。截至2023年6月,东区辖5个街道、1个镇,区人民政府驻攀枝花大道中段225号。
历史沿革
江南辖地
东区江南辖地原属云南省永仁县仁和区,两汉及唐初属蜻蛉县。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置姚州都督府,领兴来县,后为南诏所据。
后晋高祖天福二年(937年)段氏灭大义宁国,建大理国,改姚州为统矢逻姚府。
元宪宗三年(1253年)灭大理国,将姚府改为大姚堡千户所,隶大理万户府。世祖至元十一年(1274年)降府为州,改大姚堡千户所为大姚县。文宗天历元年(1328年)复堡为姚安军民总管。
洪武十七年(1384年)改姚安军民府,领大姚县。
清高宗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裁姚安府隶属楚雄府,领大姚县。道光元年(1821年)在今永仁县设巡检司,称大姚县苴却巡检司,属楚雄府。
民国十八年(1929年)从大姚县分置永仁县。
1965年永仁县仁和区划归四川省渡口市改称大河区。
江北辖地
江北地原属四川省盐边县。在两汉时隶属越郡,蜀汉至隋置定笮县,北周置定笮镇。
唐武德二年(619年)以镇置昆明县,后归南诏,隶香城郡,至宋属大理国。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立盐井卫管民千户,后改置柏兴府。
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年)置马喇长官司,隶盐井卫军民指挥使司。
清宣统元年(1909年)置盐边厅,设通判,属盐源县
民国二年(1913年)改盐边厅为盐边县,隶建昌道,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属西康省第三行政督察区
1950年解放,改属西康省西昌专区。1955年10月西康省撤销改隶四川省西昌专区。
1965年西昌专区盐边县的银江公社划归渡口市金江区。
1973年,渡口市将大河区的前进公社和金江区的银江公社以及城市占地合置渡口市东区。1975年7月又将上述两个公社(除城市部分)划归渡口市郊区(1981年8月更名为仁和区)。
1987年1月,渡口市更名为攀枝花市。
1994年2月2日,四川省民政厅批准攀枝花市东区、西区、仁和区3个区部分区域进行调整。即从3月1日起,原属仁和区的银江乡大部分(新庄村划归西区)和前进乡的炳草岗村,渡口村的渡口、酸角树、老熊箐3个村民小组(后合并改为华山村)划归东区;原东区管辖的大河中路、金江两个街道办事处划属仁和区。
2019年,东区启动街道(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将辖区的乡镇(街道)由现在的10个减少到6个。12月3日,《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东区调整部分街道行政区划的批复》;12月12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攀枝花市调整东区等4个县(区)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12月17日《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东区等4个县(区)调整部分乡镇(街道)行政区划的批复》下发,同意撤销东区南山街道、长寿路街道、枣子坪街道、向阳村街道、密地街道5个街道,重组大渡口街道、炳草岗街道、弄弄坪街道和瓜子坪街道4个街道,新设立1个东华街道,将银江镇华山村四组、弄弄沟村四组所辖区域划归相邻街道管辖。调整后东区区划格局由9街1镇变为5街1镇。12月31日,辖区新设重组街道(镇)全部实现挂牌运行。
                          
行政区划
2020年2月,东区启动社区(村)建制调整改革工作,5月29日,东区所有涉及建制调整改革的社区(村)全部完成挂牌,调整后,全区共有村(社区)47个,其中:7个村民委员会、40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年末,攀枝花市东区辖5个街道、1个镇:大渡口街道弄弄坪街道炳草岗街道瓜子坪街道东华街道银江镇,共计7个村、40个社区。
截至2023年6月,东区辖5个街道、1个镇:东华街道炳草岗街道弄弄坪街道大渡口街道瓜子坪街道银江镇。政府驻地为攀枝花大道中段225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东区位于攀枝花金沙江东段两岸山坡台地,介于北纬26°32′~26°39′,东经101°39′~101°49′之间,幅员166平方千米。行政区域东起渡(口)金(江)公路雅砻江与金沙江汇合处下行850米处;西至云盘山顶、凉风坳分别与仁和区西区搭界;南抵大河中路巴斯箐;北至大黑山簏、老岩山与仁和区、盐边县分界。
地形地貌
东区属于侵蚀、剥蚀的中山区,峡谷地貌。晋宁至燕山期,相对被剥蚀和侵蚀,形成宽阔的剥蚀面,自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以后,原剥蚀面遭到破坏,上升地带继续被剥蚀和侵蚀,凹陷地段成为断陷盆地接受沉积。由于河流的下切作用加剧,形成深沟峡谷,使地貌呈现山高谷深河谷交错分布的特点。东区地势由南往北倾斜,金沙江以北片区则向南倾斜,南北高,中间(金沙江)低,西高东低,地形起伏、高差悬殊500~1000米。
气候
东区属以南亚热带为基带的立体气候,垂直差异显著,冬半年受热带大陆气团控制,天气晴朗干燥;夏半年受热带季风影响,雨量充沛。6月~10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的5月为旱季,90%以上降水集中在雨季。区域年平均温度20.9℃,平均气温和总热量在全市偏高,最热月一般出现在5月至6月,最冷月出现在12月或1月。全年以1月和2月的温度日较差最大,月平均值为13℃左右,最大日较差可达20℃以上。年日照时数为2640小时左右,年平均晴天约240天、雨天约60天、阴天约65天,年平均太阳总辐射约632 100焦瓦/平方厘米,在同纬度地区形成一个独特的高温区。
东区境内气候干燥,年降雨量在800毫米左右, 年蒸发量为240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59%。年平均气压值为878.00毫巴,6月最低,11月最高。高低之差9毫巴左右。全年夏季和冬季均为东南风。年最大风速达18.30米/秒,年平均风速夏季2米/秒,冬季1.10米/秒。年平均大风日数为12.20天,年静风频率为46%,2~5月上旬为风季,秋季风速最小,大风日数最少,静风频率最高。年无霜期在300天以上,海拔1400米以下基本无冬季,夏季长达半年左右。境内平均霜日在14.20天,初霜期在12月中旬,终霜期一般在2月,无霜期平均287.60~308.10天。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东区境内黑色金属矿和有色金属矿富集。铁矿以钒钛磁铁矿为主,其次有磁铁矿、赤铁矿、菱铁矿。钒钛磁铁矿以铁为主,伴生有钛、钒、铜、钴、镍、硫、铬、磷、镓、钪、铂等10余种有益矿石,储量大,分布集中,伴生成分丰富,开采条件好。境内有朱家包包、兰家火山、尖山、倒马坎、公山五大矿区,钒钛磁铁矿工业储量8.10亿吨,国务院批准工业储量6.64亿吨,可利用工业储量4.78亿吨;二氧化钛储量2.76亿吨;五氧化二钒储量615.80万吨。非金属矿主要为饰面石材资源,弄弄沟分布正长--闪长岩,保有储量400.90万立方米;大理石分布在炳草岗,保有储量370万立方米,为境内主要的建筑石料。此外,蛭石、硅石在倮果还有一定储量。
水资源
攀枝花市位于攀西大裂谷中段,属亚热带气候,水系发育,以金沙江水系为主。金沙江由西向东将东区分为江南与江北。另有大河支流发源于方山,经仁和区进入东区境内,在渡口大桥西侧汇入金沙江。金沙江在东区境内流经炳草岗、倮果,在雅江桥与雅砻江交汇后流出境外,境内江水段长约24千米,年均径流量580亿立方米。
人口民族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东区常住人口为411427人。
截至2022年末,东区户籍人口27.1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0.74万人,非农业人口26.43万人,女性人口13.45万人;出生人口1660人,死亡人口1957人;年末常住人口41.2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0.88万人,城镇化率99.02%。
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时,攀枝花市东区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352028人,占96.62%;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298人,占3.38%。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44754人,减少0.71%;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3865人,增长0.71%。
经济
综述
2018年,攀枝花市东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7.2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7.5%,
2020年,东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45.3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4.1%。三次产业结构为0.5:53.3:46.2。
2023年,东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1.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6亿元,比上年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322.64亿元,比上年增长7.2%;第三产业增加值245.93亿元,比上年增长6.1%。
2023年,东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5.8%。
第一产业
2023年,东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5967万元,比上年增长3.8%。其中,粮食产量0.1万吨,与上年持平;生猪出栏14459头,比上年增长1.5%。
第二产业
2023年,东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9.3%。分行业看,26个行业大类中18个行业累计增加值呈增长态势,增长面为69.2%。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比上年增长2.9%,通用设备制造业比上年增长19.1%,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比上年增长16.2%。
2022年,东区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61.9亿元,比上年增长9.1%;实现建筑业增加值57.21亿元,增长7.4%;年末具有资质等级以上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63户。
第三产业
2023年,东区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1%。其中批发和零售业比上年增长2.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比上年增长7.5%,住宿和餐饮业比上年增长11.4%,金融业比上年增长3.0%,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比上年增长14.0%,卫生和社会工作比上年增长10.2%。
2023年,东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完成144.89亿元,比上年增长10.6%。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31.51亿元,比上年增长10.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3.38亿元,比上年增长14.4%。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24.0亿元,比上年增长8.4%;商品零售120.89亿元,比上年增长11.0%。从热点商品看,中西医药类比上年增长38.4%,日用品类比上年增长18.3%,石油及制品类比上年增长12.0%,体育、娱乐用品类比上年增长10.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比上年增长6.6%。
交通运输
成昆铁路和108国道公路纵贯东区全境,北距成都749千米,南接昆明351千米,是四川省通往华南
政治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3年,东区花海小学加快建设,优化调整学校7所,建成义务教育优质发展共同体5个;获评四川省中小幼品格教育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
卫生事业
2023年,东区区疾病预防控制局挂牌成立,建成全市首家大型中医文化体验馆及公办普惠托育机构,大渡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入围“中国医院萤火虫计划四川美丽基层医疗机构”50强,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和国家民政部智慧化养老试点单位复核。
科学技术
2023年,东区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家,市级及以上研发平台达44个,创新孵化载体达8个。
文化事业
2023年,东区举办“大地情深”—全国优秀群众文艺作品示范性巡演暨全省群星奖优秀作品示范展演。兰尖工业旅游基地被认定为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兰尖故事博物馆获评市级“银耀花城•共富同行”先进集体。银江镇获评省级乡村文化振兴样板镇村。
社会保障
2023年,东区打造“托底+慈善”救助体系,发放救助资金3118.2万元,惠及18万人次;开展省级慈善地域名片综合试点,成立全市首个社区慈善共富基金。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各类养老保险综合参保率达95%,低保、特困标准提高12.7%。
风景名胜
友好县区
城市荣誉
2020年6月9日,获评四川省促进服务业发展工作先进县(市、区)党委、政府。
2020年7月,入选2020中国最具安全感百佳县市。
2021年3月,入选“2020年四川首批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城市”。
2023年1月19日,被自然资源部认定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
参考资料
自然地理.攀枝花·东区.2012-10-25
东区.攀枝花东区人民政府.
建置沿革.攀枝花市东区人民政府.2012-10-25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13 00:28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