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蹄盖蕨
蹄盖蕨科蹄盖蕨属植物
东北蹄盖蕨(学名:Athyrium brevifrons Nakai ex Tagawa)是蹄盖蕨科蹄盖蕨属植物,根状茎短,直立或斜升,先端和叶柄基部密被深褐色、披针形的大鳞片;叶簇生。叶柄长15-55厘米,黑褐色,向上禾秆色或带淡紫红色,近光滑;叶片卵形至卵状披针形;羽片约15-18对;小羽片18-28对,基部的近对生;裂片10-15对,近三角形或长方形。叶脉上面不显,下面可见。叶干后坚草质;叶轴和羽轴下面淡褐禾秆色或带淡紫红色。孢子囊群长圆形、弯钩形或马蹄形;囊群盖同形,浅褐色,膜质,边缘啮蚀状,宿存。孢子周壁表面无褶皱,有颗粒状纹饰。
形态特征
根状茎短,直立或斜升,先端和叶柄基部密被深褐色、披针形的大鳞片;叶簇生。能育叶长35-120厘米;叶柄长15-55厘米,基部直径2.5-4(-6)毫米,黑褐色,向上禾秆色或带淡紫红色,近光滑,略带浅褐色小鳞片;叶片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20-65厘米,中部宽20-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截形,几不变狭,二回羽状;羽片约15-18对,基部1-2对对生,向上的互生,斜展,近无柄或有极短柄(长约2毫米),基部1-2对羽片不缩短或略缩短,长10-20厘米,中部羽片披针性至线状披针形,长12-20厘米,宽约3-6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近对称,截形或下侧圆楔形,一回羽状;小羽片18-28对,基部的近对生,阔披针形,向上的互生,近平展,几无柄,披针形至镰刀状披针形,长1.5-3厘米,基部宽5-9毫米,渐尖头或尖头,并有短尖锯齿,基部近对称,上侧略凸起,下侧阔楔形,略与羽轴合生,并下延,两侧边缘羽裂达1/2-2/3;裂片10-15对,近三角形或长方形,斜向上,披针形,向上部变狭,边缘和先端均有长而尖的锯齿或短钝齿。叶脉上面不显,下面可见,在裂片上为羽状,侧脉2-4对,斜向上,单一。叶干后坚草质,褐绿色,两面无毛;叶轴和羽轴下面淡褐禾秆色或带淡紫红色,疏被浅褐色、卷缩的棘头状短腺毛。孢子囊群长圆形、弯钩形或马蹄形,生于基部上侧小脉,每裂片1枚,在基部较大裂片上往往有2-3对;囊群盖同形,浅褐色,膜质,边缘啮蚀状,宿存。孢子周壁表面无褶皱,有颗粒状纹饰。染色体数目n=40。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300-2010米的针阔叶混交林下或阔叶林下。喜肥沃、酸性土壤、湿度大的环境。
分布范围
分布于黑龙江(小兴安岭带岭)、吉林(长白山)、辽宁、内蒙古(大兴安岭)、北京(怀柔、密云坡头)、河北(赤城、涞源、龙关、蔚县小五台、兴隆雾灵山、遵化东陵)、山西(霍县、宁武、沁县、娄烦、洪洞、交城)和山东北部。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半岛和日本也有分布。
栽培技术
选地
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的要求选择空气、水质、土壤等环境适宜的区培,同时产地要避开公路主干线和重金属背景值高的地区,这样才能生产出优质、安全的无公害山野菜产品。为了保证东北蹄盖蕨商品野菜的优质无公害,在选择栽培地的时候,应确保无污染的良好生态环境。
另外,对于生产东北蹄盖蕨的土壤条件,要求土壤肥沃、疏松、腐殖质含量丰富,而且土壤的含水量较好的地块,供水方便。土壤的酸碱度以中性或微酸性为宜。
整地
施肥时,应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的要求,施用腐熟的农家肥,少用化肥。施有机肥时应经高温堆沤腐熟,杀死病菌、虫卵后施用,这样有机肥就不会导致蔬菜硝酸盐污染,不仅品质好,而且耐贮存。经常施用,病虫少,可减少农药用量,提高蔬菜产量。先在地表上铺施腐熟的农家肥,每亩用量在4000-4500千克。深翻地,使农家肥与土壤充分混合。破碎土块,清除杂质。为了防止病害的发生,在施肥的同时,撒人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平方米10克左右。将农家肥、农药一起翻入土中。
采种
利用东北蹄盖蕨的根茎进行栽培,生长的速度较快,易成活。而且栽植的季节不受限制,在春、夏、秋三季里,均可以进行栽培,是人工栽培的主要形式之一。东北蹄盖蕨的根茎在采收时,应尽力保持根系的完整。生长年限较长的根茎较粗大,而且生长着几个或多个子根茎,相互缠绕在一起。将其挖出,并将每一个子根茎从上边分离开,进行分株繁殖。在劈开根茎时,要保护好每一个子根茎顶端的生长点,内有许多东北蹄盖蕨的未萌发的幼叶卷曲头。采收后的根茎,应放在蔽光、潮湿的地方保存,上盖稻草帘,洒些水以保持湿润。
栽植
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郁闭度在0.3-0.4的地块作为定植田。在田内铺施腐熟的农家肥。每亩用量在4000-4500千克。深翻地,做平床或半高床,床的高度在10-12厘米,宽度在110厘米,长度根据地块决定。在床上开出定植沟,沟的深度在20厘米,沟宽在5-6厘米。每沟的行距在15-20厘米,株距8-10厘米。将东北蹄盖蕨的根茎摆人沟内。每平方米可栽植较大的东北蹄盖蕨根茎60-80株。较小的根茎,每平方米可栽植100-120株左右。摆满床池后,覆盖土时,应将东北蹄盖蕨根茎的顶端留出地表1-2厘米。将根茎间的空隙用床土填平,浇水,保持床土的湿润。待覆土渗下后再填平,浇水。在栽植时应依次进行,即栽完一床后,再进行下一床的栽植。浇足底水。如光照过强,幼苗定植后,还要进行遮光。遮光的方法可用遮阳网进行,也可以用带叶的树枝插在床上。
管理
病虫防治
危害症状:主要危害植株的茎和叶。发病茎叶呈水浸状腐烂,严重时整株枯死。
防治方法:降低湿度,定期喷药,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现病害,应立即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500倍液喷雾,7-10天一次,连续两三天,注意交替用药,以防产生抗药性。
危害症状:发病植株叶片绿色枯死,而茎干下部腐烂,呈立枯状。发病初期病株生长停顿,缺少生机。然后出现枯萎,叶片下垂,最后枯死。病株根茎处变细,出现褐色、水浸状腐烂。潮湿时,自然状态下病斑处也会产生蛛丝状褐色丝体。
防治方法:作床时进行土壤消毒和用腐熟的肥料作为底肥,忌积水,发现死苗应及时清除。定植后,出现立枯病时,每隔10天喷20%甲基立枯磷乳油1500倍液,或用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浇灌。
主要价值
食用
东北蹄盖蕨卷曲未展的嫩叶为当地群众喜食的山野菜,每年春季采摘,鲜食时需先将东北蹄盖蕨用开水烫过,也可加盐渍或晒成干菜。东北蹄盖蕨营养丰富,含多种维生素、碳水化合物、无机盐、蛋白质和脂肪,可做成多种美味佳肴。
药用
【功效】止血,驱虫。
【主治】外伤出血,蛔虫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羊15-30克,猪30-60克,牛60-120克。
参考资料
东北蹄盖蕨.中国自然标本馆.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26 19:02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