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电力大学(Northeast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简称东电(NEEPU),位于吉林省吉林市,由吉林省主管,是吉林省重点大学。该校是由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建的第一所电力工科学校,亦是首批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单位,
中国电力高校联盟成员。
历史沿革
吉林电力学院时期
1949年5月,时值国家百废待举之时,为解决电力人才极度匮乏问题,东北电力大学前身——沈阳电机高级职业学校肩负使命、应运而生,当时隶属于东北电业管理总局。
1949年8月,该校迁址长春,更名为长春电机高级职业学校。历经沈阳、长春短暂办学时期,学校于1955年落户江城吉林,且定名为“吉林电力学校”。
1958年8月,该校获批升格为本科高等院校,完成了办学层次的首次跨越式发展,且定名为“吉林电力学院”。
1960年,学校与吉林省电业管理局协商确定,在吉林省电力系统发展函授教育,开展函授试点工作,开办了为期一年的“农村电气化班”,培养训练农村电力初级技术干部,开创了该校函授教育先河。
东北电力学院时期
1978年9月,更名为“
东北电力学院”;次年9月,首批研究生入学,同年,薛祖绳与山东工学院教师合编的教材《工程流体力学》。该教材1987年获高等学校水利电力类优秀教材一等奖,经过多次修订,并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1980年开设日语培训班,同年9月至1999年底,学校选派100余学生分别赴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留学。1981年获批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高校;1983年,学校开始教育改革,提出“多出人才,多出成果,把大学办成教学和科研中心”。
东北电力大学时期
2000年2月,该校开始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于2005年成功更名为“东北电力大学”,并以此揭开了学校发展新的纪元;
2011年12月,该校获批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次年,成为“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3年,学校获批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再次实现了办学层次的历史性新跨越。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据2024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东北电力大学拥有15个学院,50个本科专业,涵盖了工、理、管、文、法、经、教育、艺术、交叉学科等 9 个学科门类。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11月,东北电力大学是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具有硕士研究生推免权。现有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自主设置博士学位授权交叉学科,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自主设置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学校工程科学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现拥有吉林省“世界一流学科培育计划”立项建设学科1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9个,其中一流学科4个、优势特色学科4个、新兴交叉学科1个。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11月,东北电力大学现有教职工1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00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600余人。学校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双聘);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38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吉林省省管优秀专家2人;吉林省高级专家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42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工程入选人选42人;首批新世纪吉林省首席教授1人;吉林省百名科技领军人才5人;吉林省新世纪科学技术优秀人才11人。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8月,学校拥有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教学团队”1个。
截至2024年8月,东北电力大学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国家一流本科课程 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吉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近年来,学校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学校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社会体育人才培训和科研基地,首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单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截至2024年8月,东北电力大学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8月,东北电力大学先后与美国、日本、英国、俄罗斯、韩国、德国等国家的高校或科研机构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技和学术交流。此外,东北电力大学还积极承办各种学术交流及论坛,如2023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多相流与新能源青年学者论坛等。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1年4月,东北电力大学现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吉林省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5个,吉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吉林省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文科基地等36个。
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8月,学校承担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为代表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00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吉林省科学技术特殊贡献奖、吉林省成果转化贡献奖等省部级科技奖励16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800余件,为推动科技进步以及电力行业和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术资源
东北电力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49年,1993年11月西校区图书馆建成,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2015年6月东校区图书馆建成,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阅览座位共5000个。馆藏以专业用书为主,主要收藏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建筑工程、信息工程、应用化学工程、管理、艺术等学科文献,逐步形成了具有该校专业特色的藏书体系。截止到2022年底,图书馆纸质文献资源总量为120万册,收藏中外文期刊3000余种。
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包括CNKI数据库、研知科研支持数据库、读秀知识库、维普考试服务平台、Engineering Village 美国工程索引Ei、lEEE Electronic Library-lEL、ASCE(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数据库、Science Citation Index-Expanded(SCl)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ESl)数据库、Global Sim 全球仿真应用技能资源库、超星汇雅书世界等。截止到2022年底,图书馆拥有电子文献305万册,可访问的中外文数据库系统100个。
《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是由吉林省教育厅主管、由东北电力大学主办的专业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能源电力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学报同时将开设“新型电力系统方向”等栏目专题。学报连续多年被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认定为源期刊,多次被评为“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和“吉林省高校精品科技期刊”,2023年7月,学报入选《能源电力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2022年版)》和《电气工程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2022版)》,成为能源电力领域国内知名期刊。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基本造型:校标采用正圆形,象征圆满、周全、完备。
核心元素:校标的核心是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设计的“石头楼”,该建筑建于1929年,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历史、文化和建筑价值。石头楼置于标志视觉中心,配以“1949”字样,表明东北电力大学建校于1949年,隐喻学校的厚重历史。
数字设计:“1949”下方的弧线设计沿弧形轨迹组合,与数字浑然一体。
弧线设计:内圆四周的弧线向外扩散,象征学校蓬勃发展的愿景。弧线定位有序,类似光圈,与内圆及相关元素有机结合,营造出“镜头聚焦”之感。这些弧线丰富了标志的体量,赋予了标志强力的驱动感。
中文设计:中文校名“东北电力大学”两侧的弧形设计使标志更具立体感,强化了中文部分。
色彩选择:校标的标准色为绿色,象征可持续绿色发展理念,体现了学校致力于为绿色低碳能源战略提供人才和科学技术支持。
字体选择:校标以中文为主,英文为辅。中文字体采用郭沫若字体,英文字体以衬托中文为目的,可自由缩放。
精神文化
“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社团文化
东北电力大学校经贸学社是一个以公益实践类活动为主,公益爱心活动为辅,以经济认知为特色的大型学生社团。是全校现行三个五星级社团之一,也是东北电力大学最大的学生社团,自从2003年成立约有9000余人。同时学社有着独特的文化和各类特色的精品活动,一直受到了学校领导的重点关注和莘莘学子支持与好评。下设宣传部、文艺部、外联部、实践部、财务部以及秘书处。通过主席团协调带领六个部门广泛开展有益于同学们身心健康的学习、创作、文体、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各类活动。
东北电力大学舒馨心理协会(以下简称“心协”)成立于2002年10月,是由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中心老师指导的校级职能类社团。心协成立于2012年,致力于东北电力大学全体学生中推广和普及心理学知识。协会以心理为特色,以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师资为专业依托,朋辈专职咨询师为补充,打造心理类特色品牌活动。
校区情况
东北电力大学坐落于吉林省吉林市,位于船营区长春路169号。截至2024年4月,学校共东西两个校区。
西校区
西校区即老校区,拥有石头楼、苏式园林等地标式建筑,校区内有主教学楼、第二教学楼、电动大楼、媒体楼、东阶教学楼、老图书馆、学术中心、第二食堂、专家招待所、学生公寓等。
东校区
东校区拥有理学、建工、外语、艺术、经济管理合在一起的一栋共建的第三教学楼,占地面积2000余平的文武校史馆,新图书馆和大学生活动中心;拥有女生公寓十一舍和男生公寓十二舍两栋宿舍楼,体育场有篮球场、羽毛球场、滑冰场等场地和设施;拥有室内龙舟训练馆和科技园。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校园环境
石头楼群
坐落于学校西区的三座石头楼,中西合璧、古朴典雅,由中国近代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设计,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经九十多年风雨而青春常驻,堪称“近现代中国大学校园建筑的佳作与典范”。
苏式古典园林
三座苏式古典园林-犀园、亭园、芯园,清幽古朴、精致婉约,与三座石头楼浑然一体,相映成辉,不仅增添了校园古典文化氛围,也为师生提供了幽雅的学习与休闲环境,被誉为吉林西郊花园。
校友情况
所获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