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兰镇,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东兰县下辖镇,东兰镇地处
东兰县境西北部,东接
隘洞镇,南连三石镇,西邻
泗孟乡,北与
长江乡交界。东兰镇行政区域面积262.92平方千米。
建置沿革
宋代,元年至宋代三十二年(1131—1162年),分兰州置东兰羁縻州,治今县城。
元代,改东兰羁縻州为东兰土州,属庆远南丹溪洞等处军民安抚司。
明代,东兰土州隶庆远府。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东兰土州迁治今武篆乡上圩村旧州屯。明代嘉靖十三年(1534年),东兰土州复迁治今县城。
清代,雍正七年(1729年),东兰土州改土归流为东兰州。
民国元年(1912年),东兰州改为东兰县。次年六月,东兰县隶属柳江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11月),直隶广西省。同年,那地土州改流并人河池县。民国十九年(1930年),东兰县属百色民团区。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4月),东兰县改属柳州行政监督区。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东兰县改属庆远行政监督区。民国二十八年(1940年4月),东兰县改属第十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3月),东兰县改属第五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6月),东兰县改属第十二行政督察区。
1949年11月29日,东兰县解放,治城关,属庆远专区。次年,东兰县改属百色专区,设东兰镇。
1956年3月2日,东兰县改属桂西僮族自治州百色地区。
1958年1月25日,东兰县改属百色专区,设城厢公社。
1965年5月18日,东兰县改属河池专区。
1971年,东兰县改属河池地区。次年,设城关镇。
1984年10月,城关镇改称东院镇。
1987年7月,东院镇改为东兰镇。
2002年,东兰县改隶河池市。
行政区划
截至2020年6月,东兰镇下辖3个社区和17个行政村:城东、城西、向阳、新烟、巴拉、伦界、达文、委荣、同拉、那亨、水洞、田洞、百豪、板逢、乐里、弄华、仁义、五联、江洞、拉岂。镇政府驻东兰县东兰镇民和街82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东兰镇地处
东兰县境西北部,东接
隘洞镇,南连三石镇,西邻
泗孟乡,北与
长江乡交界。东兰镇行政区域面积262.92平方千米。
自然灾害
东兰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干旱、洪涝、大风、低温、霜冻、雷击等。雹灾平均3年一遇。风灾一年四季均有发生。
自然资源
2011年,东兰镇耕地面积1.89万亩,人均0.36亩,其中水田0.98万亩,旱地0.92万亩。
人口
2011年末,东兰镇辖区总人口5.24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68万人,城镇化率19.6%。另有流动人口0.5万人,总人口中,男性27708人,占53%;女性24715人,占47%;14岁以下8384人,占16%;15—64岁35684人,占68.1%;65岁以上8331人,占15.9%。总人口中,以壮族为主,达48260人,占总人口的92.1%;其他民族4139人,占7.9%。2011年,人口出生率12.3‰,人口死亡率5.4‰,人口自然增长率6.9‰。
截至2019年末,东兰镇户籍人口57297人。
经济
综述
截至2019年末,东兰镇有工业企业124个,其中规模以上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34个。
农业
2011年,东兰镇农业总产值1.4亿元,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6%。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2011年,东兰镇生产粮食6981吨,人均133千克,其中稻谷4090吨,玉米2412吨。主要经济作物有木薯、旱藕、芋头、红薯、火麻等;主要经济林有板栗、油桐、油茶、八角、桑蚕等,2011年,东兰镇耕地面积1.89万亩,人均0.36亩,其中水田0.98万亩,旱地0.92万亩。八角种植面积3200亩,产量1100吨;油茶种植面积6500亩,产量6470吨。桑蚕种植面积1200亩,鲜茧产量1040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东兰镇耕地面积1.89万亩,人均0.36亩,其中水田0.98万亩,旱地0.92万亩。生猪饲养量14500头,年末存栏10887头;山羊饲养量1163只,年末存栏317只;家禽年饲养量12.27万羽。
商业
2011年末,东兰镇商业网点163个,职工1013人。
2011年,东兰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4.8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城乡集贸市场5个,年成交额1.3亿元。
工业
东兰镇有水泥砌块成型机械厂、破碎机厂、火砖厂、机修厂、木材加工厂、桐油加工厂等。
2011年,东兰镇完成工业总产值1.5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5%。
电信业
2011年末,东兰镇全年电信业务收入280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东兰镇幼儿园10所,在园幼儿650人,专任教师89人;小学17所,在校生3603人,专任教师22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4100人,专任教师223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3600万元,比上年增长29%。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比例为34%,比上年提高了11.9个百分点。
文体事业
2004年,东兰镇建镇广播电视站。2011年末,有线电视用户1.3万户,入户率85%。
2011年末,东兰镇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20个,各类文化专业户25户;各类图书室21个,藏书50余万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队伍成员163人。
2011年末,东兰镇体育场14个,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3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东兰镇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9个,其中村卫生室17个,病床50张。固定资产总值5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54人,其中执业医师16人,执业助理医师17人,注册护士21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3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88%。
社会保障
2011年,东兰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567户,人数5241人,支出384万元,比上年增长11%,月人均61元,比上年增长7%;医疗救助163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5746人次,共支出28.7万元,比上年增长11.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542户,人数8138人,支出281万元,比上年增长6.5%,月人均28元,比上年增长12%。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09人,抚恤事业费支出48.58万元,比上年增长12.3%。有老院1家,床位20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12人。社区服务设施2个,其中社区综合服务中心1个,社区服务站1个。
基础设施
2011年末,东兰镇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7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5万门,固定电话用户2.13万户,电话普及率85%;移动电话用户0.5万户,宽带接入用户0.2万户。
交通运输
2011年,东兰镇已形成由公路、水路2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G323国道过境,东兰镇19个村(2个社区)有8个村通二级公路,6个村通柏油路,其余村通四级砂路,全镇等级公路里程达128千米。红水河航道傍镇而过,同拉码头紧靠G323国道(二级公路),上可通南丹、天峨、贵州,下可达岩滩、大化、梧州、香港,可谓水陆交通便利。
历史文化
文物古迹
2011年末,东兰镇自治区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