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审判》是由
高群书执导,唐灏、张思涛、张弛编剧,
刘松仁、
曾江、
英达、
朱孝天、
Daniel Albert Ziskie、
John Henry Cox、
星野晃、
小池荣、
名取幸政、
平松慎吾等人主演的犯罪,剧情,历史,战争电影。该片于2006年9月1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剧情简介
1946年3月20日,受中国国民政府的委任,作为远东国际大法庭的中国法官的
梅汝璈抵东京。梅汝璈携同检察官
向哲浚、
倪征燠为代表的正义力量,势要将
日本战犯送上绞刑架,给中国人民一个交代。然而法官们因审判因量刑的问题出现分歧,梅汝璈据理力争,终于以六比五的微弱优势将以
东条英机为首的七名战犯送上绞刑架的故事。
影片还穿插着《
大公报》记者
肖南对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跟踪报道,而且还有肖南与女主角
和田芳子、拒绝接受战败的极端分子
北野雄三人之间的情感纠葛。
演职员表
演员表
参考资料:
职员表
总监制:汪天云、郑全刚
美术设计:杨浩雨
作曲:安栋
剪辑:崔莉
化妆设计:刘红曼
服装设计:刘晓莉
道具设计:李成山
副摄影:盛宁、李晓玲
纪录片制作:刘晓梅、马莉
动作特技:李忠志
制片管理:高群书
乐队演出:上海首席交响乐团
参考资料:
角色介绍
拍摄花絮
(1)
刘松仁在拍这部电影的时候入戏较深,不但在演戏的法庭上对日本演员怒目相向,戏后还对他们不交一语;
(2)
刘松仁在拍戏前一天都要背诵大段的英文台词,但是通宵才背下来的台词往往面临着被改动的命运,这让刘松仁感到痛苦;
(3)
林熙蕾为了背熟日文台词,用拼音给日文做标注;
(4)导演
高群书为了拍好这部片子,给
曾江看了很多丰富的历史材料,包括各种纪录片、当时的法庭文字资料等;
(5)为了1:1还原
远东军事法庭,剧组花费了近1000万元按照原法庭搭景拍摄;
(6)整部电影投入近3000万元,开拍后却遭遇投资商中途撤资,一度面临停拍的窘境。为了顺利完成拍摄,导演
高群书借债500多万元;
(7)在电影的拍摄过程中,由于拍摄场地涂完油漆,所以气味很难叫人适应。只要导演喊停,所有人都蜂拥而出;
(8)在开拍之前演员都需要等六个多小时,拍摄过程也很辛苦,然而在一次次的后期剪辑后,有的演员一个镜头都没有留下,戏份全部被删;
(9)本片导演多年前曾经与主演刘松仁约定,将来要一起拍一个片子,该片正好完成了两人的心愿;
(10)本片在拍摄过程中,由于遭遇40度的高温,演员以上身西装下身短裤的装扮拍摄;
(11)在拍摄审判日本战犯的一场戏的时候,剧组成员被日本演员感动;
(12)本片在电影局审查时获全票通过,一刀未剪,并被给以五分满分,被誉为政治性与艺术性俱佳;
(13)整部电影投入近三千万元,影片开拍后遭遇出资方撤资,一度面临停拍。导演高群书不得已借债500多万元,最终将影片拍摄完成。当电影局通过审查并给予影片好评时,高群书回想起拍片的种种艰辛忍不住嚎啕大哭;
(14)上海联和院线做出决定,将在2006年8月16日从上午9时至晚上9时,举行一次史无前例的“全市《东京审判》接力放映”,为影片9月正式公映预热。 此种放映形式堪称上海史无前例;
(15)电影预演后效果极佳,有投资方拿着3000万元的投资邀请导演拍摄《东京审判》的电视剧版,但被他拒绝了。他说:“《东京审判》能拍出来简直是个奇迹。”;
(16)导演特别感谢
曾志伟的演出,“当时一些香港演员看了剧本都推辞了,但曾志伟不仅没有推辞,并且在脚受伤后依然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场拍摄。”;
(17)扮演东条英机等7名日本甲级战犯的日本老演员,都十分值得尊敬,“刚刚装修好的法庭内景,充满了气味,40度高温的室内,每场拍完工作人员都逃出现场,他们几位老演员却毕恭毕敬地端坐那里。原来没有导演的指示,他们不会随意行动。”
参考资料: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东京审判》是导演
高群书的首部电影,也是中国导演第一次以几乎全外语的形式拍摄国际题材。为了还原历史的恢弘与真实,
高群书导演和全剧组查阅了无数资料。从书献到纪录片,从国内到国外,剧本数易其稿。高群书表示,“影片法庭戏的台词有80%是真实的。”而且《梅汝璈日记》中的精彩话语也作为影片中的画外音(旁白)贯穿始终。
导演并不想以狭隘的民族复仇心理来对待这场战争,所以在将沿着法庭审判轨迹渐次推进的同时,亦将进入一个与战争和审判息息相关的日本家庭。在这个家庭里,战争的阴影一直徘徊不去,并且随着审判,随着几个年轻人感情的变化,战争的伤痛反而与日俱增,终至爆发。
经典语录
(一)
卫勃:“你想想看,照现在的安排,你的近邻将是美国法官和法国法官,而不是那位俄国将军,这对你将是很愉快的。”
梅汝璈:“爵士,您这样说是侮辱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必须郑重地提醒您,我不是为了愉快才来到东京的!”
卫勃:“博士,那我也不得不再次提醒你,这样安排,是盟军最高统帅的意思。如果因为你拒绝这个安排而使中美关系陷入了不愉快,那将是非常遗憾的,你的政府也未必同意你的这种行为。”
梅汝璈:“中国是受日本侵略最深、抗战最久、牺牲最大的国家。它应有的席位,竟然降低到了一贯只知道向日本投降的英国之下,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我不相信中国政府会同意这个安排。同时,我也怀疑这个安排真正是最高统帅做出的。”
(二)
(倪征燠以翔实的证据驳倒了板垣征四郎的所有证言,使其心理全面崩溃)
倪征燠:“你在任陆军大臣的后期,曾经派人去中国,去见两个人,这两个人一个是曾经担任过民国政府第一任国务总理的唐绍仪,一个是前北洋军阀的头头吴佩孚,是吗?”
板垣征四郎:“是。”
倪征燠:“你派人去拉拢这两个人,目的就是要成立大规模的傀儡组织。是吗?”
板垣征四郎:“我、我不知道!”
倪征燠:“那你派谁去的你总知道吧?那个人是不是就是当年僭充沈阳市市长、扶植傀儡溥仪称帝、勾结关东日军、阴谋华北自治、煽动内蒙独立、到处唆使汉奸成立伪政权和维持会、喧赫一时、无恶不作,而今危坐在被告席右端的土肥原贤二?!”
板垣征四郎头低头不语。
倪征燠:“是不是他?!马上给我回答!”
板垣征四郎点了头。
土肥原贤二长长呼吸了下,闭了眼睛……
(三)
(法国法官柏奈尔反对死刑,认为死刑不应在文明的国度存在)
梅汝璈起一个杯子:“如果说,杯代表人类,水,代表了文明……”
杯子在地上砸碎,水花四溅……
梅汝璈盯着柏奈尔:“文明是人类创造出来的,可如果人的生命都被无情地毁灭,那文明还从何谈起呢?”
(印度法官巴尔以佛教慈悲为由反对施用死刑)
梅汝璈:“巴尔先生,我再次提请您注意,您是一个法官!法官的职责是什么?是对罪行进行审判进行认定!然后根据法律给予他们惩罚!我不知道您为什么要来做法官,您具有一个佛教徒的伟大情怀却在纵容犯罪,这决不是一个法官应该有的立场!如果您要坚持这样,那您没有资格坐在审判席上,您应该回到印度的寺庙里去!”
(中国法官梅汝璈面对全体法官)
梅汝璈:“死刑是什么?死刑是法律对犯罪最严厉的惩罚!为了掠夺别国的资源为了扩张自己的领土为了占领亚洲甚至全世界,日本干了什么?他们杀中国人杀朝鲜人杀菲律宾人杀新加坡人杀美国人杀英国人杀无数无数无辜的平民!他们抢劫、他们强奸、他们放火、他们杀戮……难道这些不足以让他们受到法律最严厉的惩罚吗?!如果法律不给日本不给这些战犯以最严厉的惩罚,谁敢保证日本有一天不会再次挑起战争?!谁敢保证日本不会再侵略别的国家?!谁敢保证日本军国主义的幽灵不会再次复活?!”他瞪着眼,强忍着泪:“在座哪位先生敢作这样的保证?!”
参考资料:
获奖记录
参考资料:
上映时间
参考资料:
播出信息
制作发行
参考资料:
影片评价
大众评价
专业评价
正面评价
电影中法庭的戏拍挺不错,演员的表演出色,特别是老律师,说台词能做到咄咄逼人、抑扬顿挫。(中国山东网)
部分上海影评人认为这部电影成功地运用了大事件、小细节的艺术手法。(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本片优点之一就是反省历史的态度,它不是以狭隘的民族情感去增加彼此间的仇恨,而是以健康的心态去激发对民族自尊的热爱,表达对和平的追求。(中国新闻网)
无论从题材上,还是从艺术风格上,《东京审判》都堪称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中国教育报)
负面评价
电影中的历史并非完全真实,有些部分过度夸大情绪却略过关键谈判的环节。(国际先驱导报)
本片容易给人产生一个错觉,好像东京审判审的就是电影里的几个人,力度不是很足够。除了影片中受审的几个人,还有许多乙级、丙级战犯受审,这些其实应该在影片结尾的字幕中提及。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要不得,正视历史,就是尊重今日的和平。(中国山东网)
全剧将故事空间局限于审判庭、小酒馆产生的狭窄视觉和开篇时刻意营造的“大片气氛”严重脱节,而且春晚直播般的摄影机运动和《
珍珠港》式的音乐其实都是虚张声势,并未能掩饰住作品骨子里的小气。(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