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井岭乡,隶属于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地处
壶关县东南部,东与
树掌镇相连,南与
晋城市陵川县交界,西与
店上镇、
百尺镇接壤,北与
石坡乡搭界,乡人民政府距壶关县城约30千米,行政区域面积78.25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东井岭乡户籍人口为18066人。
历史沿革
1949年,属壶关县东井岭区。
1956年,属壶关县郭堡庄乡。
1958年,属壶关县战斗公社。
1961年,属壶关县东井岭公社。
1984年,东井岭公社改东井岭乡。
2001年3月,将常行乡并入东井岭乡。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61年,东井岭公社辖郭堡庄、口头、东井岭、高岸上、三郊口、东脑后、石盆、塔店、东掌、南湖、碾谷驼、大井、牛家掌13个生产大队。
1962年,东井岭公社增设南岸上生产大队,辖14个生产大队。
1984年,东井岭乡辖14个村民委员会。同年,增设上庄村民委员会,辖15个村民委员会。
2001年3月,东井岭乡增辖贾庄、常行、北行头、南行头、罗掌、崔家庄、西河沟、东马安、西马安、南、合观、城寨、岭后、盖家川底、西坡15个村民委员会,辖30个村民委员会。
2011年末,东井岭乡辖东井岭、郭堡庄、口头、高岸上、三郊口、东脑后、石盆、大井、东掌、南岸上、碾谷驼、南湖、牛家掌、塔店、上庄、贾庄、常行、北行头、南行头、罗掌、崔家庄、西河沟、东马安、西马安、南凹、合观、城赛、岭后、盖家川底、西坡30个村民委员会。
区划祥情
截至2021年10月31日,东井岭乡辖21个行政村:东井岭村、郭堡庄村、高岸上村、高山村、石盆村、大井村、东掌村、合兴村、南湖村、牛家掌村、塔店村、南行头村、北行头村、崔家庄村、罗掌村、岭后村、常行村、城寨村、马安村、南四村、盖家川底村;乡人民政府驻东井岭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东井岭乡地处
壶关县东南部,东与
树掌镇相连,南与
晋城市陵川县交界,西与
店上镇、
百尺镇接壤,北与
石坡乡搭界,乡人民政府距壶关县城约30千米,行政区域面积78.2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东井岭乡地处县境东南部石质山地,地势东高西低。主要山脉有神山岭、松坡岭、分水岭、磨盘山,境内最高峰神山岭位于北行头村,海拔1508.5米;最低点盖家川位于盖家川底村,海拔1220米。
自然灾害
东井岭乡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霜冻等。冰雹灾害年均发生0.6次,主要发生在6-8月,最严重的一次冰雹灾害发生在1951年6月28日塔店等村,雹厚1~2寸,大似山杏,小如酸枣。
自然资源
东井岭乡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煤炭、硫黄等。
2011年,东井岭乡农业耕地面积19435亩,人均1.1亩。森林面积57301亩,林地面积50700亩,林木覆盖率48.6%。
人口
截至2011年末,东井岭乡辖区总人口17849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676人,城镇化率3.8%,另有流动人口200人。总人口中,男性9059人,占50.75%,女性8790人,占49.25%;18岁以下3948人,占22.1%;18~35岁4430人,占24.8%;35~60岁6832人,占38.3%;60岁以上2639人,占14.8%。人口均为汉族。2011年,东井岭乡人口出生率10‰,人口死亡率5‰,人口自然增长率5‰。
截至2017年末,东井岭乡常住人口为17847人。
截至2019年末,东井岭乡户籍人口为18066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东井岭乡农民人均纯收入2650元。
截至2019年末,东井岭乡有工业企业3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5个。
农业
2011年,东井岭乡农业总产值3203万元,比上年增长15.2%。
作物以玉米为主。生产粮食8029吨,人均449.8千克。主要经济作物有蔬菜等。
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生猪饲养量2950头,年末存栏1059头;羊饲养量1082只,年末存栏282只;家禽饲养量10365羽,上市家禽9870羽。生产肉类321吨;畜牧业总产值10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1.2%。
水果种植面积600亩,产量3.1吨,主要品种有梨、桃、苹果。
2011年,东井岭乡有大型农业机械62台(辆)。
工业
2011年,东井岭乡工业总产值达到2.51亿元,比上年增长20%;工业增加值占全乡地区生产总值的2.54%。
商贸
截至2011年末,东井岭乡有商业网点74个,职工654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250万元,比上年增长17.5%;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3210万元,比上年增长21.3%。
邮电业
2011年,东井岭乡邮政业务收入60万元,全年电信业务收入120万元。
交通运输
东井岭乡境内有225省道、327省道过境。有县乡级公路4条,总长20千米。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东井岭乡有幼儿园12所,在园幼儿539人,专任教师15人;小学24所,在校生550人,专任教师8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3所,在校生350人,专任教师45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科学技术
截至2011年末,东井岭乡有各类科技人才67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21人,经营管理人才17人,技能人才340人,农村实用人才301人。
文体事业
截至2011年末,东井岭乡有各类文化艺术表演团体5个,文化站1个,农家书屋30个。文化行业从业人员124人。
截至2011年末,东井岭乡98%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60%。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东井岭乡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1个,其中卫生院1所;病床16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0.9张。专业卫生人员12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0.7人。
2011年末,东井岭乡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8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7849人,参合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东井岭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953户,人数1459人,支出166.4万元,月人均95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50人,支出15.58万元,比上年增长72.2%;农村五保分散供养94人,支出19.92万元,比上年增长17.8%;农村医疗救助36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669人次,共支出9.5万元,比上年增长0.6%;农村临时救济150人次,支出3万元,比上年增长0.8%。
邮政电信
截至2011年末,东井岭乡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42千米,投递点15个,乡村通邮率100%;征订报纸23万份、期刊2万册。固定电话用户350户,移动电话用户1100户。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东井岭乡因乡人民政府驻东井岭村而得名。
文化艺术
上党梆子是
山西省四大梆子之一,流行于山西东南部。享有与蒲剧、晋剧同等历史的文化资格,是上党戏的代表
剧种。它在道光年间称为本地土戏,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赴省城太原演出时称作上党宫调,1954年定名为上党梆子。上党梆子以演唱
梆子腔为主,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卷戏,俗称“昆梆罗卷黄”。
文物古迹
常行民兵窑洞保卫战旧址纪念馆位于壶关县东南30千米的东井岭乡常行村。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日寇侵占壶关县城后,国民党二十七军占领了壶关南部地区并成立了国民党政府,驻扎常行村。该村民兵在共产党领导下,与罗掌、崔家庄等村民兵成立了联防区,不但保卫家乡,除奸锄恶,还常袭击陵川的草坡、
平城一带的敌人。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农历七月常行窑洞保卫战共歼灭日伪军118余名,缴获武器300余件,极大的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当时的《
新华日报》曾以“惊天动地的四天四夜”为题作了报道,使窑洞保卫战名震华夏。同年十一月,晋冀鲁豫边区太行区在黎城南委泉召开的“太行区群英会”上授予徐顺孩、张小保“腹心地区一等民兵杀敌英雄”的称号,并颁发了“杀敌英雄”奖章。 邓小平同志在会上盛赞“太行山是豪杰辈出之地,感谢太行人民为中国革命尽了一切力量”。抗战胜利后,徐顺孩、张小保分别于1951年9月、1960年5月出席了全国民兵代表会议,在
北京怀仁堂和天安门受到毛主席、周总理、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当时民兵用过的枪、炮仍展览在
中国军事博物馆内,作为红色的象征永久珍藏。
常行民兵窑洞保卫战旧址纪念馆,一九六五年五月公布为山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九九五年确定为爱国主义和
国防教育基地。该旧址坐北朝南,西南环山,北为村民居舍,由窑洞、碉堡、展厅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旧址的窑洞是一九四三年,常行村党支部组织全村民兵利用旧的采煤坑道,修筑长3000余米的“爪”字形坑道。村中、
南山、西山设置三个洞口,村中的洞口上修筑三层结构碉堡一座。2005年对该旧址重新维修。展厅内布设展板50块,展线60.55米,展板总面积75.49平方米,并配有纪录片、解说词供游人参观,展览以“
永远的丰碑”为主题,图文并茂,史物结合,以详实的历史资料再现了当年民兵抗日的战斗场面。
20世纪50年代初,作家申双鱼同志撰写的革命故事《窑洞保卫战》引起上党革命老区的轰动。后由上海美术出版社改编出版连环画《窑洞保卫战》向全国发行。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4月24~26日,朱德总司令赴洛阳与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谈判,路经新一旅驻地郭家驼村,鉴于当时本县国共军队不断发生摩擦的情况,朱总司令与同行的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高级参谋王葆贞进行了大井划界谈判。界约规定:“以大井村为界,界北为八路军驻地,界南为友军(国民党军队)驻地;界上不驻兵,双方不越界;消除摩擦,共同抗日”。大井划界,暂时制止了国民党对抗日根据地的骚扰,为本县抗日民主政府争取了立足之地。
高山寨位于王莽岭西东井岭东南的群山之巅,因高山有寨而得名。拾阶而上,可目击森林近20万亩,这里的森林不是天然而成,而是20世纪80年代壶关人民用汗水浇灌起来的人工森林。在这里还可以看到由壶关人民人工垒造的森林防护墙如同一条巨龙在山谷中盘旋飞舞,耸立在山顶的那座
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石碑刻着:世界最长的森林防护墙,长2600千米,建成于2001年6月6日,共动用土石方1113万立方米,砖3399.4万块,累计投工4442万个。
壶关县东井岭乡罗掌村有一棵棠梨树,主干高25米,胸径110米,冠幅225平方米,树龄约340年,该树生长在大石上,且长势旺盛,实为罕见的树木。棠梨树,又叫铁梨树、鹿梨、野梨,落叶乔木;以枝、根、果实入药。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江苏、安徽、湖北、浙江等省。
高岸上龙凤松位于壶关县东井岭乡高岸上村东,栽植年代不详。高5米,径围0.8米,根部裸露呈龙形,盘踞在高2米的土岸上,龙松中植一径围1米,高10米的榆树,奇特怪状。古称“龙凤松”。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著名人物
东井岭乡著名人物有岁进士皇封乡饮正宾王伟栋、赐同进士出身太原府教授郝世俊、天门会起义领袖李官全、民兵战斗英雄
徐顺孩、张小保、抗美援朝二级战斗英雄
牛保才、全国造林绿化劳动模范
王五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