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治铮
中国科学院院士,沉积学、海洋地质学家
业治铮(1918年4月11日—2003年1月3日),南京人,沉积学、海洋地质学家,中国古海洋学研究和理论沉积学的倡导者,海洋地质科学事业的奠基人,同时是中国地质学教育事业的开拓者。
人物生平
民国七年(1918年)四月十一日,业治铮出生于南京,生长在一个破落的商人家庭,童年时家庭生活维艰。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毕业于江苏省立南京中学,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央大学地质系。八一三事变后,他随学校迁往重庆,靠助学金维持生活。
民国三十年(1941年),业治铮大学毕业,到云南昭通经济部资源委员会西南矿产测勘处任实习技术员,不久升任助理工程师。他与郭文魁一起调查川西南和滇东北地质。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他们在西昌地区调查攀枝花、泸沽等地的铁矿和力马河镍矿,并顺便考察云南东北部第四纪冰川。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应中央大学地质系主任张更之聘,业治铮到该系任助教。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业治铮获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资助赴美深造,师从拉塞尔研究现代沉积、地下测井及石油地质,并参加了该校河口海洋研究所组织的近岸海洋地质调查。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二月,业治铮转赴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师从凯勒学习沉积岩石学,翌年获硕士学位,并成为美国矿物学会会员,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1950年3月,业治铮回到中国,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1951年,全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根据国家建设的需要,决定创办东北地质专科学校。由喻德渊、业治铮等负责筹建。
1952年,东北地质学院成立,业冶铮任教务长,后任教务长兼岩石教研室主任。
1964年,他与何起祥、孟祥化联名发表了《石灰岩的结构—成因分类》,提出了中国第一个基于机械沉积作用的石灰岩分类方案。
1964年—1970年,业治铮组建地质矿产部南京海洋地质研究所,任副所长。
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浪潮席卷中华大地,从而结束了海洋地质研究所初创的黄金时代,业治铮的建所思想受到批判。
1970年,海洋地质研究所撤销建制,南迁广东湛江,改为生产单位—地质部第二海洋地质大队。业治铮等几位主要技术干部暂留南京。
1970—1985年,先后任地矿部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技术负责人、所长,同时兼任地矿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所长。
1979年,业治铮兼任海洋地质研究所所长及第四纪地质中心筹备委员会副主任。
1980年,业治铮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
2003 年1 月3 日,在南京逝世享年85 岁。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业治铮对中国边缘海若干重大沉积学问题、冲绳海槽更新世沉积物的沉积机制进行研究,首次总结了生物源、火山源和浊流作用的基本特点。在对西沙群岛生物礁沉积作用研究中,他纠正了长期以来对西沙群岛灰岩海相成因的认识,首次提出晚更新世风成砂屑灰岩及古土壤层沉积序列和相模式,填补了中国滨岸风砂沉积的空白。
业治铮在沉积岩石学和沉积矿床学研究方面颇具造诣。20世纪50年代,为解决中国国家急需,在找煤、找金等地质矿产调查工作中做出重要贡献。1950年夏,根据国家基本建设的需要,他与喻德渊先生等组成“北满”地质调查队在鸡西、双鸭等地从事煤田和沙金地质调查,不久又奉命调查兰州阿干镇煤田。这些煤田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先后投产,对中国工业基本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业治铮与戴广秀发表的《松江省桦南县鸵腰子区含金砂砾之机械分析和矿物分析》一文是用沉积学方法研究冰碛矿床的一个范例。
业治铮系统研究了华北区的铝土矿,在矿产预测和找矿标志方面发表了具有指导意义的见解。1956年,他与王文远一起发表《华北铝土矿的特征与成因》,全面阐述了华北及东北南部铝土矿的分布,分析了铝土矿沉积与古地理的关系,从而得出矿产预测的宝贵结论。他认为,侵蚀间断以及基底为灰岩是形成铝土矿的优良条件,海侵时间愈晚,大陆风化时间愈长,乃对形成优质铝土矿更有利。由此提出找矿标志,即石炭纪海侵地区古陆的边缘皆有铝土矿沉积,华北地台海侵较晚的浅海地台更是探求优质铝土矿的远景地区。
20世纪60年代初,当国家开始酝酿海洋地质调查工作时,业治铮查阅大量文献,写成评述性论文《某些海洋地质现代概念及其有关的地质学基本问题》,详述了诸如现代海洋沉积与混浊流作用、海底地形、大洋盆地的结构和沉积厚度、大洋的成因、大陆的形成与地槽的发育等重大问题,为中国海洋地质科学的起步做了理论奠基和舆论准备工作。
人才培养
业治铮主持创建了长春地质学院海洋地质系,参与同济大学建立海洋地质系,兼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兼任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大地与海洋科学系教授。他毕生致力于海洋地质事业,其中10余年从事地质教育工作,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大学生、数十名硕士和博士。
荣誉表彰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社会任职
业治铮历任国家科委海洋组成员兼海洋地质组组长、地矿部南京地矿所名誉所长、研究员,上海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大地海洋科学系教授,并任中国地质学会常务理事,岩石矿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海洋地质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常务理事,《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主编,《沉积学报》副主编,三届Unesco 与IUGS 的地质对比计划(IGCP)执行成员(1985—1988),国际沉积学协会(IAS)国家通讯员(1983—1985)。
人物评价
业治铮也是中国地质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为长春地质学院、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的创建和发展均做出重要贡献。(新华网评)
他把毕生精力献给了国家和人民,为中国海洋地质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九三学社江苏省委会评)
人物纪念
2004年,为纪念业治铮而建造的“业治铮”号地质科学考察船交付使用,这是中国第一艘以科学家名字命名的科学考察船。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6 19:35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