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李翰林建书
唐代柳宗元散文作品
《与李翰林建书》是唐代柳宗元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是作者向友人叙述自己贬永州后的生活遭遇以及艰难处境。
作品原文
与李翰林建书
杓直足下:州传递至,得足下书,又于梦得处得足下前次一书,意皆勤厚。庄周言,逃蓬藋者,闻人足音,则跫然喜。仆在蛮夷中,比得足下二书,及致药饵,喜复何言!仆自去年八月来,痞疾稍已。往时间一二日作,今一月乃二三作。用南人槟榔余甘,破决壅隔大过,阴邪虽败,已伤正气。行则膝颤,坐则髀痹。所欲者补气丰血,强筋骨,辅心力,有与此宜者,更致数物。忽得良方偕至,益善。
永州于楚为最南,状与越相类。仆闷即出游,游复多恐。涉野则有蝮虺大蜂,仰空视地,寸步劳倦;近水即畏射工沙虱,含怒窃发,中人形影,动成疮痏。时到幽树好石,暂得一笑,已复不乐。何者?譬如囚拘圜土,一遇和景,负墙搔摩,伸展肢体,当此之时,亦以为适,然顾地窥天,不过寻丈,终不得出,岂复能久为舒畅哉?明时百姓,皆获欢乐;仆士人,颇识古今理道,独怆怆如此。诚不足为理世下执事,至比愚夫愚妇,又不可得,窃自悼也。
仆曩时所犯,足下适在禁中,备观本末,不复一一言之。今仆癃残顽鄙,不死幸甚。苟为尧人,不必立事程功,唯欲为量移官,差轻罪累,即便耕田艺麻,取老农女为妻,生男育孙,以供力役,时时作文,以咏太平。摧伤之馀,气力可想,假令病尽已,身复壮,悠悠人世,越不过为三十年客耳。前过三十七年,与瞬息无异。复所得者,其不足把玩,亦已审矣。杓直以为诚然乎?
仆近求得经史诸子数百卷,尝候战悸稍定,时即伏读,颇见圣人用心、贤士君子立志之分。著书亦数十篇,心病,言少次第,不足远寄,但用自释。贫者士之常,今仆虽羸馁,亦甘如饴矣。
足下言已白常州煦仆,仆岂敢众人待常州耶!若众人,即不复煦仆矣。然常州未尝有书遗仆,仆安敢先焉?裴应叔、萧思谦各有书,足下求取观之,相戒勿示人。敦诗在近地,简人事,今不能致书,足下默以此书见之。勉尽志虑,铺成一王之法,以宥罪戾。不悉。某白。
注释译文
[1]李翰林建:元和四年李建为殿中侍御史,书称其“李翰林”,盖以前官称之。李建字杓(biāo)直,进士第,补校书郎,擢左拾遗、翰林学士。顺宗时左迁太子詹事,改殿中侍御史。宪宗元和间为比部、兵部、吏部郎,出为澧州刺史,召拜刑部侍郎。见新、旧《唐书》本传。韩愈《故太学博士李君墓志》历数为药饵所误者,有“刑部尚书李逊,逊弟刑部侍郎建……刑部且死,谓余曰:‘我为药误。’其季建一旦无病死。”可知李建迷信仙药,故此书首及服药事。
[2]传(zhuàn):传车,古时驿站用来传送公文、邮件等的车辆。遽:忽然。
[3]梦得:即刘禹锡,字梦得。时刘禹锡为朗州司马。
[4]勤厚:殷勤深厚。
[5]庄周:战国时人,其思想属道家。著有《庄子》。
[6]蓬藋(diào):蓬草和灰藋。此以指草莽荒僻之地。灰藋,一年生草本植物,似藜。
[7]跫(qióng)然:脚踏地声。柳宗元误解为欢喜貌。以上所引见《庄子·徐无鬼》。光聪谐《有不为斋随笔》辛:“按《庄子·徐无鬼》‘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司马彪以跫然为喜貌。李颐云:‘犹逃窜之闻人者,安能不跫然改貌。’此子厚所本者。其实‘跫’字从足,当为足音,非喜貌也。”
[8]蛮夷:古代称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为蛮夷。此指永州。
[9]比(bì):近来。
[10]药饵:服用的药物。
[11]痞(pǐ)疾:腹内有痞块的病。痞,腹内硬块。已:好,痊愈。
[12]间(jiàn):间隔。作:发作。
[13]槟榔:热带植物,果实可人药。唐慎微《证类本草》卷一三:“槟榔味辛温,无毒,主消谷逐水,除痰癖,杀三虫伏尸,疗寸白。生南海。”余甘:《文选》左思《吴都赋》:“其果有丹橘余甘。”刘渊林注引薛莹《荆杨已南异物志》:“余甘如梅李,核有刺,初食之味苦,后口中更甘。高凉、建安皆有之。”《证类本草》卷一三:“庵摩勒味苦,甘寒无毒,主风虚热气。一名余甘。生岭南交、广、爱等州。”
[14]壅隔:气血不畅。大过:即太过,太过分。
[15]阴邪:体内阴伏的邪气。
[16]膝颤:膝盖颤抖。
[17]髀(bì)痹(bì):大腿麻木。髀,大腿及股部。痹,肢体疼痛或麻木。
[18]宜者:指适合的药物。
[19]更:再。
[20]偕至:一起带来。
[21]楚:此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为古代楚地。
[22]越:此泛指岭南地区。
[23]蝮虺(huǐ):蝮蛇,细颈大头焦尾,色如绶文,一种有剧毒的蛇。大蜂:一种毒蜂。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一七:“毒蜂,岭南有毒菌夜明,经雨而腐化为巨蜂,黑色,喙若锯,长三分余,夜入人耳鼻中,断人心系。”
[24]射工:即蜮,一名水弩、短狐。《诗经·小雅·何人斯》:“为鬼为蜮。”葛洪《抱朴子·登涉》:“又有短狐,一名蜮,一名射工,一名射影,其实水虫也。……口中有横物角弩,如闻人声,缘口中物如角弩,以气为矢,则因水而射人,中人身者即发疮,中影者亦病。”沙虱:《抱朴子·登涉》:“又有沙虱……其大如毛发之端,初着人,便人其皮里,其所在如芒刺之状,小犯大痛。可以针挑取之,正赤如丹,著爪上行动也。若不挑之,虫钻至骨,便周行走人身。其与射工相似,皆杀人。”
[25]窃发:偷偷发射。
[26]疮痏(wěi):皮肤上的肿烂溃疡。
[27]圜土:《周礼·地官·司救》:“三罚而归于圜土。”郑玄注:“圜土,狱城也。”
[28]和景:风和日丽的好天气。
[29]负墙:背靠着墙。搔摩:搔痒按摩。
[30]寻尺:言活动范围内之小。古代八尺为寻。
[31]明时:政治清明之时。
[32]理道:即治道,治理天下的道理。
[33]怆怆:悲伤凄怆。
[34]理世:治世。下执事:下等小官。
[35]窃:私自。自悼:自我哀怜。
[36]曩(nǎng)时:过去,从前。所犯:指与王叔文等人在一起。
[37]适:恰好。禁中:指皇宫。李建当时为翰林学士,为皇帝起草诏书。唐时翰林学士为机要职务,禁例不得与外人相来往。
[38]备:全都。本末:指事情的全过程。
[39]癃(long)残:弯腰曲背,身体衰残。顽鄙:顽固鄙陋。
[40]苟:姑且。尧人:尧民。尧为古人所称颂的贤明君主。
[41]立事程功:事业成就,建立功业。
[42]量移官:调近处任职。唐代官员因罪贬谪到远方,遇赦可酌量移至距京城近处,称量移。
[43]差:稍微。罪累:所受罪罚。
[44]艺:种植。
[45]摧伤:摧残毁伤。
[46]悠悠:形容漫长。
[47]越不过为三十年客耳:超不过再做人间三十年的客人了。越,超过。
[48]三十七年:元和四年,柳宗元三十七岁。
[49]瞬息:形容时间极短。瞬,眨眼。息,呼气。
[50]复:再。
[51]把玩:本义为拿在手里观赏,此用作“欣赏”意。
[52]审:明显。
[53]诚然:的确如此。
[54]战悸(jì):颤抖、心跳过度。
[55]伏读:伏案阅读。
[56]分:本分。
[57]心病:指难以告人的思想负担。
[58]次第:条理,次序。
[59]但:只是。自释:自我消解愁闷。
[60]常:常情,常态。《列子·天瑞》载荣启期曰:“贫者士之常也,死者人之终也。”
[61]羸馁(léinéi):瘦弱饥饿。
[62]饴(yí):糖浆。
[63]白:告诉。常州:指李建之兄李逊,时为常州刺史。《旧唐书·宪宗纪上》:“(元和五年八月)以常州刺史李逊为越州刺史、浙东观察使。”煦:关怀、存问之意。
[64]众人待:像对待一般人一样地对待。
[65]遗(wèi):赠,给。
[66]先:指先去信。
[67]裴应叔:裴埙,字应叔,裴墐之弟。裴墐则是柳宗元姐夫。柳宗元有《与裴埙书》。萧思谦:萧俛,字思谦。元和初为右拾遗,迁右补阙。元和六年(811)召充翰林学士。柳宗元有《与萧翰林俛书》,系编集时书其后来之官。
[68]敦诗:崔群字敦诗。柳宗元在长安时曾作《送崔群序》,云“崔君有通家之旧”。元和初崔群为翰林学士,故下文云“简人事,今不能致书”。近地:指宫禁之地。
[69]见之:给他看。
[70]勉尽志虑:即“勉志尽虑”,勉力心志,尽心尽力。
[71]一王之法:指皇帝的政令。《汉书·儒林传序》:“(孔子)因鲁《春秋》,举十二公行事,绳之以文武之道,成一王法。”
[72]宥:宽容,宽恕。戾:罪过。
[73]不悉:不再详细多写。为书信用语。
[74]白:告白。
创作背景
韩醇(《诂训唐柳先生文集》卷三〇)、陈景云《柳集点勘》卷二皆定此书元和四年(809)作于永州。元和四年,柳宗元一连写了好几篇书信,较重要的除此篇外,尚有《寄许京兆孟容书》《与萧翰林俛书》《与裴埙书》《与顾十郎书》。
作品鉴赏
此篇叙述作者自己贬永州后的生活遭遇以及艰难处境,后半则感人生岁月之促,情绪比较低沉,但情真语切,读来凄婉感人。茅坤说:“予览子厚书,由贬谪永州、柳州以后,大较并从司马迁《答任少卿》及杨恽《报孙会宗书》中来。故其为书多悲怆呜咽之旨,而其辞气环诡跌宕,譬之听胡笳、闻塞曲,令人断肠者也。”(《唐宋八大家文钞》卷一七)孙琮则比较了各篇异同,评论说:“子厚谪居后诸书,其文意大略相似,然合诸书读之,其详略之法各极其妙。如《答许京兆书》,详写被罪之由,不写谪永之苦。此篇独写谪永之苦,不写获罪之由。《萧翰林书》详写居永之苦,不兼写贫病。此篇写居永之苦,兼写贫病。《答许京兆书》详写娶妻嗣续,此篇略写娶妻嗣续。只此数意,详略写来,各臻其妙。”(《山晓阁选唐大家柳柳州全集》卷一)这些评论都很符合实际。
第一段:高步瀛:“以上得书及近状,并望致药物。”(《唐宋文举要》甲编卷四)
第二段:高步瀛:“凄戾,令人不忍卒读。以上谪居异域之苦。蝮虺大蜂、射工沙虱等,虽属实物,而意含比况。若果尽如此,则永州诸游记乌能作哉?”(《唐宋文举要》甲编卷四)
第三段:陆梦龙:“情至之语,缕缕无限。”(《柳子厚集选》卷三)高步瀛:“以上愿为老农没世,且不可得,念岁月易逝,愈增悲怆。”(《唐宋文举要》甲编卷四)
第四段:高步瀛:“以上读书安贫。”(《唐宋文举要》甲编卷四)
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西)人。世称“柳河东”。贞元九年(793),二十一岁的柳宗元进士及第,授校书郎。二十六岁又中博学宏词科,调蓝田尉,升监察御史里行。与刘禹锡等参加主张改革的王叔文集团,任礼部员外郎。“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并称“韩柳”。散文峭拔矫健,说理透彻。山水游记多有寄托,尤为有名。寓言笔锋犀利,诗风清峭幽远。著有《河东先生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06 12:47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