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句相传始于
汉武帝的《
柏梁诗》,由两人或多人共作,联合成篇。这首诗是一人两句,首尾一韵。
贾充初娶尚书仆射
李丰女,淑美有才行,生二女荃、濬。后来李丰被司马师所杀,李氏坐流徙乐浪,充乃另娶郭氏。晋武帝即位,李氏以大赦得还,并特诏许贾充置左右夫人。郭氏大怒,不许并列,充惧郭之妒,只得为李氏筑室于永年里而不相往来,一直不敢去探望李氏,李氏的两个女儿每号泣请充前往,充也未去。贾充之母柳氏临终时,充问她有什么话要对他说,柳氏说:“我教汝迎李新妇(媳妇)尚不肯,安问他事!”事见《晋书》。李氏名婉,郭氏名槐。
此诗一作《定情联句》,似非新婚时作,当是李氏因流徙而分离时作,这时贾充尚未娶郭氏,观诗中内容,也只写李氏恐贾充日后变心,未涉“新欢”事。
陆侃如《中古文学系年》系此联句于公元254年(魏齐王曹芳六年),这时贾充三十余岁。
全诗由贾充领起,“室”便是两人婚后所居之室。贾充明知叹息出于李氏,却故作疑问,就因祸起仓卒,始料不及,说明他们平日相处原很安逸亲密,室中从来不曾听到悲声。李氏感到夫妻情缘将从此而断绝,自然难免悲叹,可是悲叹又有什么用处。贾充即用深情宽慰:夫妇大义本同胶漆,我心尤非石头那样可以转移,这是用《诗经·邶风·柏舟》的“我心匪石,不可转也”语意。李氏听了,虽感丈夫的温存,但此去塞外,再见无期,每一个人都为自己的终身考虑,何况妇女。以日月的合离,比喻人事的难测,言下之意,便是怕贾充变心。贾充再以“我心子所达,子心我所知”二语答之。诗无法详细叙述两人在分别前所说的种种话,但事实上必有说不尽的缠绵凄恻之言,这两句诗就是两人当时谈话的概括,最重要的还是前一句“我心子所达”。李氏听了,才始安心,“宜”便是“宜室宜家”之宜。
从这首联句看,贾充对李氏的情义也还真挚的,未必虚伪敷衍,后来的另娶郭氏,固然可以说是食言,但也有可以宽谅之处:他不会想到改朝换代之后,李氏会获赦回来。只是李氏回来后,始终不去见她,却是太薄情了,也不能完全推到郭氏头上。这首联句,还告诉读者这样一个事实:父亲被杀,还得牵连女儿去充军,因而除夫妻生离之悲外,又包含父女的死别生累之痛。
(216—282)西晋权臣。字公闾。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县)人。他历经曹魏数代,在魏晋交替之际,为司马氏集团的篡魏活动立下功劳,因而成为西晋开国时期的重要权臣。晋武帝时官车骑将军、尚书仆射,散骑常侍,封为郡公。贾充操纵晋朝中枢权力近20年,权势煊赫,为维护晋朝的统治费尽了心力,也为稳固自已的地位玩尽了各种权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