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拼音:bù míng zé yǐ,yī míng jīng rén)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战国·
韩非《
韩非子·喻老》。
成语出处
最早出处
战国·韩非《韩非子·喻老》:“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
衍生典故
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淳于髡说之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成语典故
战国时代,齐国有一个名叫
淳于髡的人。身高仅四尺多,个子矮小,但他能言善辩,幽默诙谐,他常常用一些有趣的隐语,来规劝君主,使君王不但不生气,而且乐于接受,曾多次代表齐国出使其他诸侯国。
齐威王本来是一个很有才智的君主,但是当他即位后,却沉迷于酒色不管国家大事,每日只知饮酒作乐,而把一切正事都交给大臣去办理,自己则不闻不问。因此,政治不上轨道,官吏们贪污失职,再加上各国的诸侯也都趁机来侵犯,使得齐国濒临灭亡的边缘。虽然,齐国的一些爱国之士都很担心,几次想劝谏齐威王,可又怕弄不好,触怒了君主,轻则削职罢官,重则脑袋搬家,所以没有人敢出来劝谏。
其实齐威王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很喜欢说些隐语,来表现自己的智慧。淳于髡知道这点后,便想了一个计策,准备找个机会来劝告齐威王。
有一天,淳于髡见到了齐威王,就对他说:“大王,为臣有一个谜语想请您猜一猜:齐国有一只大鸟,栖在王宫的庭院里已经整整三年了。它既不飞又不鸣叫,大王您可知道这是一只什么鸟?”
齐威王本是一个聪明人,一听就知道淳于髡是在讽刺自己,像那只大鸟一样,身为一国之尊,却毫无作为,只知道享乐。而他实在也不是一个昏庸的君王,于是对淳于髡说:“嗯,这一只大鸟你不知道,它不飞则已,一飞就会冲到天上去,它不鸣则已,一鸣就会惊动众人,你慢慢等着瞧吧!”淳于髡听了便笑着说:“多谢大王英明的指点。如今大臣们正等着大鸟一飞冲天,一鸣惊人呢。”
从此齐威王不再沉迷于饮酒作乐,开始整顿国家。首先召见全国的官吏尽忠负责的,就给予奖励;而那些腐败无能的,则加以惩罚,全国上下,很快就振作起来,到处充满蓬勃的朝气。另一方面他也着手整顿军事,强大武力,莫定国家的威望。各国诸侯听到这个消息以后都很震惊,不但不敢再来侵犯,甚至还把原先侵占的土地,都归还给齐国。
成语寓意
人生在世,难免要与各色人等交往,与无处不在的危险相遇,陷阱与雷区更是防不胜防。保护自己的生命和事业,需要韬光养晦的智慧。中国有一句老话说:“性有巧拙,可以伏藏。”它告诉人们,善于伏藏是事业成功和克敌制胜的关键。所以曾国藩说:“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成大事者有才能但不会轻易使用,而是要等待时机。时机不成熟的时候,必须像猎人一样耐心潜伏着,时刻不放松警惕,积极准备着,等待猎物的出现。
成功者需要“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和心态,急功近利只能收到短暂的利益,却会失去将这些利益保持下去的实力。那这些短暂的利益就真的成了过眼烟云,转瞬即逝了。只有暂时收起还不算锋利的剑,再低下头好好打磨,等到真正锋利到吹毛可断了再出鞘,才会一招致命。只要不耽于一时的成败,不在乎别人的眼光,暗中积蓄能量,终会有厚积薄发、一鸣惊人的一刻。
成语运用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指不叫则罢了,一叫就使人惊奇。比喻平时表现一般,突然做出了使人惊异的业绩。复句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清·李清《
南渡录》卷四:“水太濡则玩,故当以震踔奋迅者,示天下以雷轰电掣之象,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者。”
王小鹰《丹青引》十二:“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它个不鸣则已,一鸣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