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饮盗泉(拼音:bù yǐn dào quán)是一则
汉语成语,成语最早出自于战国·尸佼《尸子》。
春秋时期,有一年酷暑季节的某天中午,
孔子带着一群学生路过盗泉。这时真是人困马乏,大汗淋漓,口渴难耐。几个学生看到这清冽的泉水,十分欣喜地嚷道:“老师,快停车。让我们去打几桶水来,让大家喝个痛快。”
盗泉的故事,虽然只是一个传说,但却能给人们为人处世以教育和启迪。面对各种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物欲横流,能不能经受住考验,就看有没有“不饮盗泉”的定力和自持力。要增强“不饮盗泉”的定力,可以加强思想修养,培养各种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努力做到洁身自好,增强抵御各种诱惑的能力,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人需要时刻给自己订立下一条底线,一方雷池。有底线的人做事才能有分寸,惧雷池的人才能恪守法度戒律。
西汉·
司马迁《
史记·卷六一·伯夷传》(或择地而蹈之)句下
司马贞索隐:“谓不仕暗君,不饮盗泉,裹足高山之顶,窜迹沧海之滨是也。”
南朝·宋·
范晔《后汉书·卷八四·列女传·乐羊子妻传》:“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