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量力(拼音是bù zì liàng lì)是一则来源于历史典故的汉语成语,最早出自《
左传·隐公十一年》。
成语出处
先秦·左氏《左传·隐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
后人据此概括出成语“不自量力”。
成语故事
春秋时,在现今河南省内有两个诸侯国,一个叫郑国,一个叫息国。公元前712年,息国向郑国发起战争。虽然看上去郑国和息国都是小国,但实际上,郑国的人力和物力都要强于息国。在军事实力上,息国也不是郑国的对手。最终息国被打败了,其国力也大为消耗,变得更加衰弱。
此时,一些有真知灼见的人分析后认为:息国即将灭亡。他们的理由有这样几个:其一,息国不注重自己国家的德行;其二,息国过高地估量了自己国家的实力,无论是人力、物力还是军事实力;其三,息国没有处理好与自己亲近的国家间的关系;其四,息国没有阐明出兵郑国的原因;其五,息国没有弄清楚为什么会失败以及由谁负这个责任。息国犯了以上这五条错误,由此推断它会面临亡国的境地,难道不是合情合理的吗?
这些人的预言果然变为现实。没过多久,楚国向息国发起攻势,一举吞并了息国。
成语寓意
不自量力者,往往会遭到失败,所以人们要在进行某项决策时,首先要做到“知己知彼”,准确分析情况,然后根据“敌我”双方的优劣势做出有利于解决问题的决策方案并付诸实施,这样才能“百战不殆”。当然,人们也不能拘泥于凡事一定要做到有准备,有把握,确保胜券在握;事实上,这样的情况是不多的;恰恰相反,什么事都能做到知己知彼的情况是很不容易的,况且对方的情况也不是那么轻易就让去看得一清二楚的,其中有许多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只要有一线希望,人们就有必要去尝试一下,争取一下。也许这种大胆与尝试也能给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过于追求保险,过于强调稳重,过于恪守有把握,就容易落入畏首畏尾、患得患失的保守自封臼套,这就很难形成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没有进取就没有创新,这不符合时代与事业发展需要。
成语用法
成文用法
“不自量力”意思是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比喻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该成语自身结构是动宾式,在句子当中一般充当谓语、定语、状语;多含贬义。
运用示例
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今诸外道不自量力,结党连群,敢声论鼓,惟愿大师摧诸异道。”
清·
李汝珍《镜花缘》:“我们殿试都是侥幸名列上等,并非真才实学,何敢自不量力,妄自谈文。”
现代·
丰子恺《丰子恺散文选集》:“这个叮怜的不自量力的妄人,我最初曾经断定他是永远不能入音乐之门的,不料他的毅力的奋斗果然帮他入了音乐之门。”
当代·
杨沫《不是日记的日记》:“它对一些美好事物的热烈的憧憬、向往,常不自量力地奔扑过去。”
当代·
杜鹏程《保卫延安·重印后记》:“写着,写着,有多少次,遇到难以跨越的困难,便不断地反悔着,埋怨自己不自量力。”
成语辨析
不自量力——蚍蜉撼树
“不自量力”和“蚍蜉撼树”,都有不量力行事,自高自大的意思。“不自量力”是直陈性的,“蚍蜉撼树”是比喻性 的,在对比中讽刺了蚍蜉的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