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性
会计,是指一种状况或处境的最终结果是利得或损失,只有在发生或不发生一个或若干个不确定的未来事项时才能确认。企业经营中与会计信息有关的不确定性事项,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
基本原则
1.
充分披露原则。充分披露是财务会计的基本原则之一,特别强调这一点,是因为不确定性会计的重点与目标就是要充分揭示财务传说示能确认的事项。
2.时效性原则。基于不确定性会计事项具有时效性的特点,对于提供相对确定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会计,必然也建立在较严格的时间基础上。
3.科学方法计量原则。不确定性会计事项的不确定性与可测性要求,必须采用较特殊的方法估计、判断,须借助于数学、统计、信息工程及其他知识来实现其确认和计量。
基本要素
不确定性会计要素可简单分为不确定性资产、不确定性负债、不确定性权益。
不确定性资产包括:商誉、应收账款、风险性股票投资、新金融工具资产(期货、无期合约、互换和期权合约)等。在企业的
资产负债表中,这些事项难以确认,通常采用不予确认或表外披露的方法。
不确定性负债包括:贴现应收票据、应收账款让售、未决诉讼承诺、新金融工具资产可能引起的企业债务等。
不确定性权益包括:企业与他方签定合资协议后,尚未收到或尚未支付的资产,股份制企业股利分红方案公布后,或企业承诺分配收益而尚未支付的资产。这一部分会计信息将为报表使用者的决策提供依据。
确认原则
1.谨慎性与科学方法计量相结合原则。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竞争与风险日益加剧,需要企业在会计计量中遵循
谨慎性原则。但一味强调预计可能损失而完全不确认可能利得,将会违背充分披露与可靠性原则。
2.实现原则与可能性估计相结合原则。实现原则是必要的,但须有所放宽,如果不确定性事项发生的可能性极大,理应揭示出来。
3.权责发生原则。它是确认经济事项的基础。
4.全面估计原则。全面估计历史成本原则,要求采用一定方法,对历史成本进行客观修正,并通过公认机构予以确认。
5.充分披露相关信息原则。随着世界性商业信息网络的扩展,未来企业经营中的公开信息将越来越多,社会对企业的各种评价指标将更客观,更趋于标准化,同时会计法规也更为完善,此类相关信息的充分披露,对确认不确定性会计事项提供有力的依据。
事项披露
1.统计方法与数学模型相结合。宏观上,国家和社会权威机构运用数学与统计方法对社会经济的运行进行评价,制定出各种经济指数。微观上,运用一些较为适当的方法,也可对企业的经营进行评价。对企业的信用等级,资金营运效果级别,自有资产运行状况及数额等指标的披露,可对企业偿债、收债、风险资产的估算提供有力的证据。同时采用一定的数学方法,也可将多年的统计数据转化为有一定价值的会计信息。
2.充分利用信息工程全面揭示。财务会计是针对企业财务信息的,而企业财务信息又与企业其他相关信息紧密相联。随着世界性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企业作为网络的终端,其接收公开的信息将日趋广泛与深入。企业不确定性事项的不确定程度将大为降低,计量将更加趋于准确。
3.运用多种方法揭示。不确定性事项由于性质特殊,种类不同、时间不同,其不确定程度也不同。因此要通过表内确认、表外附注、补充报表说明、专题分析等形式进行披露。
会计处理
1.对商誉的处理。一般而言,自创商誉存在于那些长期具有超额获利能力的少数企业中。它既可以通过未来现金流量的贴现值确定,又可以通过股票市价总额与其净资产重估价进行比较来确定。就现实来说,自创商誉可分两步确认:①表外披露;②表内确认。作为企业无形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并在若干年内进行分摊,计入损益中。
2.对应收账款的处理。企业通过计算其应收账款以相应概率为权数的
加权平均数,可得到比较准确的应收账款额,列示在
资产负债表中,这样做可以提高报表数额的可信度,向使用者提供真实的企业资产的信息。
3.对或有事项的处理。对贴现应收票据、应收账款让售、新金融工具资产可能引发的企业利得或损失,同样可采用概率估算结合多种方法揭示。对或有事项的控制、确认,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基础工作:①完善法律法规。即要用法律法规规范企业的行为,要加大对有不合法规。即要用法律法规规范企业的行为,要加大对有不合法规、欺诈行为企业的制裁力度。②发展信用担保及社会公证行业。③进一步加强企业与社会、公众的信息交流。
4.对新金融工具的处理。对于确认与计量新金融工具,我们要把握好三点:①突破实现原则,允许在收益表中确认“交易中证券”的未实现收益。②突破传统计量原则,允许按公允价值计量在交易中和可供销售的两类证券价值。③充分揭示风险,防止错误诱导。
总之,不确定性会计是以财务会计中不确定性事项为研究对象的,它的最终目标就是确认与计量企业经营中的各种未确定事项,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全面、可靠的信息。如果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就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对不确定性事项予以确认是不可改变的趋势,这也是符合会计信息真实性、可靠性发展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