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闻达(拼音:bù qiú wén dá)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三国·蜀·
诸葛亮《出师表》。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东汉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刘备客居荆州时,曾求贤于隆中,三顾草庐,他向刘备提出占据荆(今湖南、湖北)、益(今四川)两州,谋取西南各族统治者的支持,联合孙权,北伐曹操,以统一全国的建议。从那时起,诸葛亮就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后来,刘备根据他的建议,联孙攻曹,占领了荆益两州,建立了蜀汉政权。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后,诸葛亮被拜为丞相。
公元223年,刘备病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政事无论大小,都由他决定。在他当政期间,励精图治,赏罚严明,积极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与此同时,他东联孙吴,北伐曹魏,力图复兴汉室。公元227年(后主刘禅建兴五年),诸葛亮率军离开成都进驻汉中,出师伐魏。临行前他深知后主刘禅昏庸,颇有后顾之忧,故上表进行恳切的劝诫。
在出师表里,诸葛亮对形势作了精辟的分析,从用人处事到励精图治、赏罚严明等都向刘禅提出了恳切的规劝。在出师表里,诸葛亮还简述了自己的身世、经历,称自己本是一个平民,亲身耕种于南阳这个地方,只想在这乱世里保住性命,并不想在诸侯中谋求名誉和高官显爵(不求闻达)。然而先帝刘备却不因为地位低下,见识浅陋,竟亲自屈就,三次到草庐里来访问,征询对当时的大事的意见,因此诸葛亮深为感激,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
欲望产生时,得到再多都不会满足,只会变得越来越贪婪。淡泊名利,就不会浮躁,不会焦灼,不会被欲望腐蚀,更不会让灵魂搁浅在无氧的空间里。人生没有真正的输赢,万事万物都是互为因果、互相转变的。今日的富翁,说不定就是明天的乞丐。保持一颗淡泊名利的平常心就拥有了一份自我超脱、自我肯定的信心和勇气,不会高估自己,更不会自甘堕落,不会只追求物质上的奢华,而把自己的灵魂淹没在如潮的尘海中。因为更多时候,生活不是让我们去追求外在的虚华,而是寻求内心的平静与安宁。在人生长河中,功名利禄、荣华富贵都如同过眼云烟。没有真正的输赢人生,保持一颗淡泊名利的平常心才是快乐人生的真谛。
唐·
李白《为宋中丞自荐表》:“臣伏见前翰林供奉李白,年五十有七,天宝初五府交辟,不求闻达。”
元·
高文秀《襄阳会》三折:“我不求闻达,不望功名,我守清贫修真养性,侍老母孝养展昏。”
王火《战争和人》卷八:“怀南赋闲在家,本不求闻达,但往昔宦途挫折,常有嗟叹,遭遇不公,能无怨尤?思前顾后,遂有不甘寂寞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