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夷不惠
汉语成语
不夷不惠(拼音:bù yí bù huì)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汉·杨雄《法言·渊骞》。
成语出处
汉·杨雄《法言·渊骞》:“不夷不惠,可否之间也。”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不夷不惠”。
成语故事
伯夷和叔齐是商朝末年孤竹国国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君在世的时候,非常喜欢小儿子叔齐,于是,他在临死前立下遗嘱让叔齐继位。但是,在孤竹君去世以后,叔齐却想将王位让给哥哥伯夷。伯夷拒绝说:“让你即位是父亲的遗命,我不能违背父亲的心愿。”于是,他逃出了孤竹国。叔齐想来想去,也不愿继承王位,于是也出逃了。
后来,兄弟俩碰巧在半路遇见,他们听说西伯姬昌行善积德、爱护子民,两人决定前去投奔。可是,等他们到达西岐时,西伯已经逝世了,他的儿子周武王正用车拉着灵牌去讨伐纣王。
武王左右的士兵要杀死他们,军师姜子牙急忙制止说:“这是正义之士啊!”于是命人将他俩扶走了。而伯夷、叔齐却以此事为耻辱,发誓不吃周朝武王灭掉商朝后,天下人都归服了周朝,的粮食。他们隐居在首阳山,靠采摘薇菜充饥,最后饿死在了首阳山上。
柳下惠是春秋时期鲁国人,本名叫展获,字子禽。因他的封地在鲁国柳下邑,死后谥号为“惠”,所以后人尊称他为“柳下惠”。柳下惠,遭到三次贬职,而他表示毫不在乎。到了汉代,杨雄在其所著《法言·渊骞》中阐述道:“不夷不惠,可否之间也。”表示可否既不像伯夷那样过于清高,也不像柳下惠那样过于随和,而是采取一种适中、平和的态度对待人和事。
成语寓意
过于坚持清高守节的做法,会形成气度狭小的缺点;太过于随和、宽容,又会有不严谨的缺憾。二者都有过与不及的问题,不如中庸之道来得周到。伯夷叔齐“不食周栗”,以至饿死。柳下惠,三次贬职,而他表示毫不在乎。孟子曰: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与不恭,君子不由也。”以为伯夷太狭隘无所含容,而柳下惠又太不在乎,这两种处世态度,各有所偏,所以“君子”不取,不应该走他们的道路。
成语运用
“不夷不惠”指不像伯夷,也不像柳下惠。比喻为人处世采取折中而不偏激的态度。联合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形容中庸温和。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黄琼传》:“盖君子谓伯夷隘,柳下惠不恭,故传日:‘不夷不惠,可否之间。””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邱生》:“若夫不夷不惠,可否之间,固处世之所珍,非用情之可贵也。”
唐·李百药《北齐书·阳斐等传》:“惟兹数公,心安宠辱,不夷不惠,坐镇流俗。”
宋·王林《野客丛书》卷三十:“人不疑伯夷之贪,不信盗跖之廉,何者?以其不贪不廉之实素著于听闻,人信之极也。惟其望实不著,又处于不夷不惠之间,此疑心所不能免。”
清·李渔《十二楼・合影楼》:“管提举有个乡贡同年,姓路字子由,既不喜风流,又不讲道学,正合着古语一句:在不夷不惠之间。”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06 11:06
目录
概述
成语出处
成语故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