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保护是
安全软件的一种防护功能,一般是指安全软件在用户从网上下载文件时,对要下载的文件进行安全检查,防止用户不小心下载到
木马病毒的功能。
一般拥有下载保护功能的
安全软件,会在用户
下载完一个文件的时候告知用户这个文件是否安全(或者仅仅在这个文件危险的时候进行提示)。当
安全软件的下载保护功能发现用户已经
下载或即将
下载的文件是病毒或者包含病毒时,一般会提醒或拦阻用户继续下载,或者在下载后提醒用户进行
清除病毒的操作。
1.2007年,
快车(Flashget)1.82版推出了
下载软件后调用
杀毒软件进行查杀的功能,支持在下载文件后调用用户装在本地的
杀毒软件进行查杀。该功能查杀效果取决于用户安装的
杀毒软件病毒库的更新情况。
3.2010年7月20日金山网盾在3.6版本中最早出现了专门的下载保护功能。截止2010年8月,其下载保护模块先后支持覆盖12款主流
下载软件、
浏览器和即时聊天工具。并基于先进的
云安全技术,可支持
未知病毒的在线云鉴定,可以有效拦截各种通过
下载传播的病毒。
病毒
下载是当今互联网病毒传播的主要渠道之一,与
网页挂马、
U盘病毒感染并称当今木马病毒传播的三大法宝。尽管几乎所有
杀毒软件企业都在告诫用户:“不要从不可靠的渠道
下载软件,因为这些软件很可能是带有病毒的”,但是这种通过诱使用户主动
下载病毒,从而感染用户计算机系统的方式,仍然是
黑客最喜欢的攻击方法之一。
(3) 通过聊天工具的文件传输功能,假冒用户给用户的好友发送病毒程序,比如
QQ尾巴从近年(2005年以来)的情况看,互联网上的以下几类文件是最常携带
木马病毒的“高危分子”:
通过网络
下载进行病毒传播具有传播效率高、传播成本低的特点,又可以通过
社会工程学的手段诱导用户运行,不需要太高深的漏洞挖掘技术,因此是目前非常流行的一种
黑客攻击手段。据某国内著名安全专家提供的数据,通过
下载传播的病毒在2010年已经占据所有用户感染病毒案例的88% 。
由于广大网民的计算机当中基本上都安装了
杀毒软件,因此黑客为了确保
下载的病毒能够成功落地,往往采用各种
免杀技术对病毒程序进行修饰,使得病毒程序看起来像一个全新的文件,导致传统
杀毒软件无法有效识别。因此,用户即使安装了
杀毒软件,也仍然有可能
下载并感染病毒。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用户经常问“为什么我安装了XX
杀毒软件,但是系统还是中毒了?”的原因。
正因为网上下载已经成为威胁广大互联网用户安全的主要渠道,因此许多
安全软件都开始提供下载保护功能。
迅雷、
QQ等应用软件也通过各种手段来防止用户
下载时感染病毒。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目前利用
下载传播的病毒木马仍然非常广泛,在下载方面病毒与
反病毒的较量,注定还要长期的持续下去。
既然各个
安全软件厂商都推出了各自的下载保护功能,那么我们在选择安全软件时,在下载保护功能方面,一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首先,我们应该尽量选择那些有专门的下载保护功能的
安全软件。没有专门的下载保护功能的安全软件往往没有针对网络下载的病毒进行专门优化,因此在识别与处理最新下载病毒方面响应效率可能有欠缺。另外,没有专门
下载保护功能的安全软件一般是通过在
迅雷、
QQ等软件的设置中设置下载后扫描选项而实现下载保护的,对于不提供这类设置的软件就难以有效提供防护。目前的主流
安全软件如
360安全卫士中的
360网盾(无需设置即可),
瑞星杀毒软件(需要在
下载工具中设置关联)等均可
嵌入式杀毒。
其次,我们要比较的是
安全软件下载保护功能的全面性。目前用户
下载软件的入口很多,比如:
浏览器(比如IE浏览器、
傲游浏览器、
搜狗浏览器、FireFox、Chrome等)、
下载工具(如
迅雷、
快车、QQ旋风等)、聊天工具(QQ、MSN、阿里旺旺等)。假如一个
安全软件的下载保护功能不能比较全面的监控这些下载入口,那么就有可能导致一些病毒木马绕过安全软件的监控,成功感染用户电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