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河村
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梅岭镇下辖村
下河村又名霞河村,位于福建诏安县梅岭镇政府驻地北部,直距0.5公里,诏安至宫口公路两侧。
地理环境
下河村位于梅岭半岛中部,东隔诏安湾与东山岛相望,西临前江东西溪入海口,北倚梅岭主峰岈头山侧脉后山头,南对环列碧海烟波中的沔洲、腊洲、烟墩、蛇洲诸小岛。梅岭古道南下宫口渡而通粤东沿海各地。北绕岈头山西麓通风吹岭、油柑岭与古关官道连接通往漳、泉。
沿前江溯东溪入诏邑不及十浬,旧时“溪舟留”穿梭其间,岛民进城、行贩商旅上岛俱各赖之。岭港古渡为通铜山、两埔、南澳各港之要津,南来北往,商旅络绎不绝,诚海陆交通之要塞也。
自然气候
下河村年平均气温21.3℃;1月平均气温14.9℃,7月平均气温28.9℃;极端最高气温39.2℃,极端最低气温-0.6℃;≥10℃积温7628.8℃。日照时间长,气候温暖,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年降水量1447.5毫米,集中在4-9月,尤以6-8月为甚。无霜期360天。风向以东南,西南风为主,西北风次之。7-9月为台风季节,台风暴雨为境内主要灾害。
主要人口
霞河村由后厝、前厝、西河三社组成,地域面积约2.2平方公里;全村近1500户(含侨胞160多户),总人口约6500人(含侨胞500多人);其中后厝振基堂40多户,近200人;后厝祀先堂700户,近2800人;前厝光前堂480户,约2300人;两河孝思堂近80户,约350人;西河祀先堂220尸,950人。迁台及旅外尚有相当部份宗裔因联系不上而未详其情。民国时属梅中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第一、第三区高霞乡。1955年1月属桥东区高霞乡。1956年属四都区傅厝乡。
1958年属东方红公社下河管理区。1961年月属桥东区下何公社下河大队。1964年4月属桥东公社。1978年1月属于河公社。
1980年地名普查因重名,更改为下河大队。1982年属梅岭公社。1984年10月属梅岭乡下河村委会。1991年10月改为今名。
相关典故
本村自明初开基以来,族人世代以捕渔、航运为主,务农及经商为副,世代沿续至今。
民国前,行政管理隶属四都,民国间属梅中乡;建国后,由一区而转辖桥东,1978年2月设下河公社,1982年改梅岭公社,1984年设梅岭乡,1991年10月改梅岭镇。宋元时代,这里的原住民为张氏族群,村庄遗址在今后厝古井东南畔,村名“张厝”,其昌盛期曾衍至五、六十户。
元末我祖应全公在此开基,于张厝东隅筑宅,至四世而子孙分衍各地。明弘治(1488启元)间,八世祖辈大兴,霞河三社已集200余灶。张厝族群分化(1465启元)间开始陆续外移,弘治末年基本散乡,其所遗田产宅舍悉数卖与我族。
明永乐(1403启元)至正德(1506启元)百年间,是朱明王朝全盛期。其时烽烟久熄,阉党未兴,国家无事,政治清平,生民得以乐业。梅岭半岛各村社人口骤增,农渔工商各业繁荣。我祖慧眼独具,凭天下升平之天时,踞半岛要冲之地利,劈东隅近百亩之域开创贸易市场,广招行商走贩、工匠艺人,沿街开行布肆,衡规量矩。集市初由农产、农需、鱼货、渔具互市而始,渐及船舶修造、航运经纪,进而引领日杂百货、糖粮棉布,直至当店钱庄,可谓百业咸集。既方便岛民之需,又增加族人就业取利,奠定了我村为梅岛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基础。明中叶以降,举凡地方政府机构,以及教育、卫生、邮政、银行俱驻于此。二十世纪末,商业街的系统开发进一步推动半岛的商贸发展。
支柱产业
农耕时代,种粮养家是头等大事,我历代先人深明海岛少地缺粮之弊,注重田园拓展之计,并为之拼搏不息。有明一朝,除开垦村子周围坡地、购置张厝遗产外,近两百年间,族人继往开来,围后埭海湾,填造滩涂;拓前江沼泽扩大陆地,凡垦水、旱良田千有余亩。清代而后,岛上已无可造田之地,族中稍有积蓄者,无不结伴向外地买田, 以为儿孙糊口计也。旧时,远至梅洲、四都、东、西沈畔,近在“七乡村”,内、外凤楼,皆有我族田产。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政府组织前江沿岸各村再次围垦前江海滩,我村又得田六百多亩。这些耕地是族群赖以生存、壮大的源泉。八十年代后,前江埭田及后埭部份低水位田,为增收起见,相继改建为虾蟹养殖池,成为仅次于渔业捕捞的第二支柱产业。
至明弘治朝间,我族在梅岛已衍八世,历二百余年,成为岛上大族。其时,渔业生产发展迅猛,投资量大、劳力密集型的“叩大舟古”围网作业应运而生。该作业集群拥有较大规模的作业船队,其作业形式以四十吨左右双桅大船两艘为指挥、放网、收网的“舟古公、舟古母”;单桅小帆船三十多条,每船配员四名,三人划桨,一人作业时拷击木鼓,驱鱼集结。此作业在当时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对族群就业、促进经济发展曾发挥过不可低估的作用,直到建国后,政府视其为禁捕作业才被取缔。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我村渔业转以潜水捞海虫间、“掺舟古”围网及小船流刺网等作业为主。六十年代中期,粤东韩江流域经济区开始萌芽,渐次崛起的民间经济拉动了这个高密度居民区的建房业。做为当时主要建材的灰砂砖需用大量海贝烧壳灰,由此催生了海上探贝壳、运贝壳行业的快速兴起,我村渔民基本都投入采捞、运载海贝壳行列。六十年代后期至九十年代初,是采、运贝壳业的全盛期,每逢传统节日船队回港,岭港海面舳舻成片,风樯如林,蔚为壮观。
九十年代中期,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渐次取代了土木结构房屋,采、运贝壳业结束其历史使命。然而,大部份族人在十几二十年的采、运海贝壳行业中,已初步完成了原始积累,为转向机船拖网、铁网笼诱捕、灯光围网等外海捕捞作业奠定了经济基础。渔船逐步向大型化、机械化、科技化、冷冻化、钢质化发展,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
经济发展
海运业、外海捕捞业的崛起,不但繁荣了我族经济,同时也催生了以妈祖信仰为依托的传统文化事业。明成化间,祖辈长者择后江临海之岭港山“涉水金狮”吉地兴建妈祖庙,并赴莆田祖地的湄洲岛祖庙敬引香火,雕塑妈祖神像奉祀,五百年来神灵显赫,沿海渔民咸被其泽。与此同时,入闽始祖祀庙及塑像、诏邑大宗祠及族中奉祀先祖的各社家庙,亦相继建就,对于凝聚族群的向心力,弘扬以“孝”为基础的儒家文化,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霞河村又是诏安何氏各支派的祖地,族群繁衍的摇篮。自明初始,我族先人为家族的繁衍,矢志不渝地开拓发展空间,不断向适宜生息的地域迁徙。明永乐(1403启元)而后,除在本诏衍开玉墩头、水潮系列、江亩坑、北门外、下寮、西山、寮雅、菜园埔、唐厝寨各集族而居村落,以及插居于东门、腊洲、田厝、羊坑、院前、长埔、县城各社区,凡俱三千余灶的村区外。永乐初年,四世祖万二郎公操航海船运业,南下广州,定居珠江下游之砂湾;四世祖万三郎公继承祖上经营、销售鱼货,采办船料之生意,常年往返粤北闽南之间,为事业发展需要而择居梅州市梅县区;明正德间,下寮十二世祖见可公则因为官任职广西太平,其后嗣亦留居宦所并有迁澳门者;清乾隆初,水潮十五世祖款、强、算三公兄弟东渡台湾,定居台中何厝,于今衍成泱泱大族。至于清末民初及内战、抗日的国难时期,为避难、谋生而迁中美西欧、台湾、东南亚,特别是南洋诸岛国者,更是难计其数,且代有精英贤达,为侨居地,为人类社会进步做出贡献,为祖国、家族争得荣光。
旅游资源
天后宫,岭港“湄洲行宫”妈祖庙(又称:“天后宫”)位于诏安县梅岭半岛中部霞河村东侧“岭港山”之南麓,与东山岛隔海相望。
岭港山是梅岭半岛起始端之凤山岭——峰岐岭(别称“岭南”)山脉,自北向南海边延伸的突出部小山丘,型貌犹如一只俯卧于海滩上的雄狮,虎视眈眈于海上的妖魔海怪!古曰:“落水金狮”。岭港山树林茂密,林中有数十棵三百多年的古榕树,形奇状怪,盘根交错于岩缝石隙之中。被列入诏安县名木古树名录。
相传古时,岭港山南麓之“狮嘴”,每逢午夜时分,常隐约出现一簇红光,村民称之为“神火”认为是神显灵,乃是旺气之地。于是,霞河村祖先便在“狮嘴”显神火之处搭建一座名曰:“姑婆妈”的神棚,供村民奉祀朝拜。渔货船出海捕鱼运输,夜间返航回港,以此红灯为标志,顺利平安回港锚泊。
明英宗天顺六年(公元1462年),村民捐银集资在岭港山南麓“狮嘴”下兴建一座妈祖庙宇“湄洲行宫”。庙中妈祖神灵系霞河先民耆老前往莆田湄洲“天后宫”朝拜妈祖神灵请香入庙,并塑像安身庙中供万民奉祀朝拜,至今已五百四十七年,可谓诏邑首建之妈祖宫庙。
岭港妈祖神灵自五百多年前从莆田湄洲“分身”请香入奉岭港“湄洲行宫”庙中,供四里八乡奉祀朝拜的数百年中,妈祖神灵十分灵验,农耕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海上作业航行安全、顺风得利;百业兴隆,万民平安。本邑城乡民众和海外善男信女络绎不绝,香火十分旺盛。尤其逢年过节及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妈祖华诞,庆典活动更是隆重,妈祖“出社”巡视四门子民,礼炮喧天动地,龙腾狮跃五彩旗帜迎风飘扬,锣鼓乐队节奏和鸣,梨园演唱华诞献艺,万民烧香朝拜,热闹非凡。
为弘扬妈祖文化,颂扬妈祖高尚品德,保护民族历史文化遗产,诏安县人民政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于2003年7月15日批准霞河岭港“湄洲行宫”及此山古树为县级文物保护景点,并挂牌立碑,以予公示。
元宵花灯
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村里的各大祠堂皆挂起了彩灯。人山人海看花灯,无不热闹。
参考资料
概况.世纪之村.2012-12-25
霞河族群渊源.世纪之村.2013-02-25
霞河岭港天后宫.世纪之村.2013-02-25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20 00:49
目录
概述
地理环境
自然气候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