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江镇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下辖镇
下江镇,隶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地处从江县西北部,东抵丙妹镇谷坪乡,南与雍里乡刚边壮族乡毗邻,西邻停洞镇东朗乡,北与往洞乡停洞镇交界。镇人民政府驻地距县城37千米。总面积270.92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下江镇户籍人口27092人。
历史沿革
清雍正九年(1731年)七月,设置下江厅。
民国二年(1913年),下江厅改下江县。
民国三十年(1941年)7月1日,成立从江县,下江县同时撤销,县政府机关由下江迁至丙妹镇。撤下江县后,下江建区,属从江县。从江县解放后,下江设为第三区。
1958年12月29日,从江县并入榕江县时,下江区改下江公社,其辖地域不变。
1961年8月18日,恢复从江县建制,下江公社改区。
1984年,撤公社建乡镇,下江区辖下江镇、高岑乡、巨洞乡、党九乡、摆亥乡、平正乡、刚边乡。
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巨洞乡、高岑乡、下江镇、党九乡、摆亥水族乡和加哨乡的良文村、岑送村合并为下江镇。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61年8月18日,辖巨洞、高岑、下江、党九、摆亥5公社。
2011年末,辖下江1个社区,下江、平江、平茶、归江、勤龙、三合、光明、恰新、恰老、前进、美满、宰养、宰俄.秋老、秋新、高良、高林、六洞、民族、子温、宰弄、宰告、巨洞、岑约、塘谷、公纳、腊俄、岑界、陇里、郎洞、高平、高联、高明、黄朗、祥心、加迪、党九、摆仰、联心、良文、岑送、中华、新华、团结、松陇、分佐、宰瓦、苗岭48个行政村;下设218个村民小组。
区划详情
截至2020年6月,下江镇辖2个社区、26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下江村下江街。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下江镇地处从江县西北部,东抵丙妹镇谷坪乡,南与雍里乡刚边壮族乡毗邻,西邻停洞镇东朗乡,北与往洞乡停洞镇交界。镇人民政府驻地距县城37千米。总面积270.9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下江镇有都柳江由北向南贯穿全镇,河两岸为河谷。两侧层峦叠嶂。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高山有5座。最高点位于党根坡,海拔1181米;最低点位于都柳江恰里出境处,海拔213米。
气候
下江镇多年平均气温18.5℃,1月平均气温7.9℃,极端最低气温-4.3℃;7月平均气温27.7℃,极端最高气温39.3℃。无霜期年平均32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302.8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183毫米。
水文
下江镇境内河道属珠江流城西江水系,地处都柳江中段,都柳江从北面境内平江村流入辖区,在恰里流入丙妹镇辖区,境内河段长30余千米。
自然灾害
下江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暴雨、洪涝、泥石流、干旱、风灾、冰雹等。暴雨灾害年均发生0.2次,主要发生在5~7月间。
自然资源
2011年,下江镇有耕地面积19230亩。2011年,下江镇森林覆盖率55.59%。
人口
2011年末,下江镇辖区总人口3.47人。总人口中,男性1.82万人,占52.4%;女性1.65万人,占47.6%。2011年,下江镇人口出生率15.5‰,人口死亡率8.73‰,人口自然增长率6.77‰。人口密为每平方千米122.7人。
截至2019年末,下江镇户籍人口27092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下江镇农民人均纯收入3554元。
截至2019年末,下江镇有工业企业29个,其中规模以上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6个。
第一产业
2011年,下江镇农业总产值5895万元,比上年增长2.33%,农业增加值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38.6%。
下江镇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11887吨。
下江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出栏7069头,年末存栏10334头;耕牛存栏10509头,山羊出栏660只,年末存栏895只;家禽年末存栏80765羽。2011年,畜牧业总产值1861万元。
2011年,下江镇桃柑种植面积855亩;林业总产值1834万元。
第二产业
2011年,下江镇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415万元,实现工业增加值9078万元。
第三产业
2011年,下江镇有商业网点276个,从业人员834人。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104.4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下江镇有幼儿4所,在园幼儿135人;小学31所,在校生3318人,专任教师14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59%;初中1所,在校生1929人,专任教师76人, 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100%。
文化事业
2011年,下江镇共建成村级广播室37个,广播覆盖率98.8%。电视用户8190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8.6%。
2011年末,下江镇有影剧院1座,座位500个;文化站1个,农家书屋6个,藏书1万多册;各类业余文艺表演队伍9支。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
医疗卫生
2011年末,下江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1个,其中镇卫生院1所,村卫生医疗室40个;病床43张。专业卫生人员43人。
2011年,下江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9928人,参合率99.73%。
体育事业
2011年末,下江镇有足球场1个,篮球场28个,旱冰场1个。民间体育组织有健身队、秧歌队等。
基础设施
2011年末,下江镇有电信企业2家,服务网点85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000门,固定电话用户823户,移.动电话用户7890户,宽带接入用户133户。
2011年末,下江镇镇区有自来水站1座,铺设干线水管9.33千米,日供水量200吨。
2011年末,下江镇镇区有110千伏变电站1座,主变压器6台。全镇通电率100%。
2011年,下江镇镇区有公共绿地0.8万平方千米。景观树7株占地1.2万平方千米。
交通运输
2011年,下江镇有321国道从镇内穿过。下江汽车站日均发送33辆客车,日客运量1000人次,年货运吞吐量20万吨。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民俗文化
每逢农历三、八是下江街的赶集日,这天四邻八乡的各族群众数万人汇集下江镇购易物品、助通有无,不同村寨的少数民族青年男女,身着节日盛装,借赶集之机会传情达意,以歌为媒倾诉衷情。集上的“汤锅”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一些商贩为解赶集者饥饿之忧,在集市固定的位埋锅生火,摆开桌子,做当地的特色饮食牛(羊)瘪、庖汤为主的露天饮食服务——“汤锅”,它不但价廉物美,而且蕴藏有深厚地域饮食文化。
风景名胜
下江镇旅游景区主要有:大山深处的古老侗寨——高仟,“震撼人心”的巨洞江上侗歌,从江县的水族风情旅游区——摆亥。
参考资料
下江镇2020年区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29 18:23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