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环大笪地
香港大笪地的起源
上环大笪地是香港大笪地的起源,由1840年代香港开埠初期开始出现,差不多有近150年的历史,到1990年代才正式被社会淘汰。
历史
1841年1月,英军于上环水坑口街一带登陆,并且于该处建立了一个军营。其后,该处的军营迁往了上环尾至西环头,即大约高阩街至东边街一带,因此这个地方现时仍叫做“西营盘”,意思即是“军营盘地”。军营搬出后留下一块有树木的旷地,吸引附近居民在此歇息,逐渐形成了一个夜市,被称为“大笪地”或“平民夜总会”。
初时的上环大笪地以江湖卖艺者的表演为主,包括马骝戏、画炭相、木偶戏、耍功夫等,亦有讲古佬及医卜星相的人聚集讲故事及占卜,为附近居民提供娱乐。其后该处发展成一个墟市,有着跳蚤市场的特色,售卖廉价的日常用品。往后更发展出大牌档一类的食肆,当中以避风塘炒蟹、豉椒炒蚬、鱼蛋鱿鱼海鲜粥糖葱饼当当糖、麦芽糖及炸萝卜饼等食品最为著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部份人转到上环港澳码头对开的“新填地”成立另一个大笪地。1970年代,随着当时香港市政局将旧大笪地土地收回发展荷李活道公园,整个上环大笪地也搬到港澳码头一带。到了1992年,随着中区填海计划需要将该地发展成中环(港澳码头)巴士总站,加上大笪地已逐渐式微,上环大笪地也正式结束其历史使命。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1-07 07:23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