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漂,也称沪漂一族。是特指来自非上海地区的、非上海
户口(即传统上的上海人)的、在
上海生活和工作的人们。
近来出现的“沪漂一族”一词,在特定的意义上,是指那些从其他地方来到上海(“迁移”应是“漂”的第一层含义),在上海生活但却没有上海固定住所的人群,他们或已经有职业,或正在寻找发展机遇(“未扎根”应是“漂”的第二层含义)。这些人几乎都是青年人,多数人往往具有一定学历或较高的文化素养、知识技能,他们主要寻求在文化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一展抱负。
沪漂,对于漂泊在上海的知识阶层,所谓漂泊、就是没有正式的上海户口,不算正式的上海居民,仍然不能算
上海人;但又不是打工的农民,那些建筑工地上的农民工还有菜场里摆摊的人,不算沪漂,叫打工仔,因为他们的根还在老家,老家有房有地。沪漂,没有根,没有老家,生活在这个城市,这个城市给他们一份职业,一个饭碗,一间出租屋,却不承认他们属于这个城市。
沪漂,作为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沪漂族”是指那些从其他地方来到上海(“迁移”应是“漂”的第一层含义)。 在上海生活但却没有上海房产的人群,他们或已经有职业,或正在寻找发展机遇(“未扎根”应是“漂”的第二层含义)。这些人几乎都是青年人,多数人往往具有一定学历或较高的文化素养、知识技能,他们主要寻求在文化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一展抱负。 这些人在心理上更是一种漂的状态,也许很多沪漂人很成功,但很多人的内心,却还缺少一种心灵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心理的漂”应该是“漂”的第三层含义)。从养老、医疗、福利方面讲漂泊一族同样交税,但在享受待遇上因为各种原因还有现实的区别。在这方面,沪漂白领们在心理上没有优越感。
上海第一次大规模的移民最初源于
太平天国战争时期,1860年代初太平军大规模进攻苏杭地区,这期间长江中下游地区尤其是江、浙、皖一带的大批占据社会各阶层的难民躲入有外国势力保护的
租界,直接造就了租界的繁荣,并为日后源源不断地吸引移民奠定了基础。从1855年到1865年,上海人口一下子净增90万。第二次则是日军侵华期间,上海两租界人口增加78万。第三次是解放战争期间,上海人口增加208万。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上海市的人口迁出量甚大,但流入量则大为减少,现代上海人的群体逐渐稳定下来。这一情况直到1990年前后才被彻底改变。
从移入方式上看,多属零散、自发、非组织性移民,而不是古代那种以宗族为单位的集团性移民。按1950年1月的统计,人数最多的是江苏、浙江人,均超过百万。这么多的外地移民涌入上海,迅速地改变了上海的人口结构,使得客籍即非上海籍人口远远多于上海本地人口,因此在当时,上海籍人口仅占15%。按照说法,另外的85%比例的来沪人员都是“沪漂”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