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青年话剧团编剧、导演、演员、舞台美术等业务人员绝大多数是上海戏剧学院历届毕业生,功底扎实,行当齐全,演出风格具有鲜明的整体感。1966年前演出较为成功的剧目有《吝啬鬼》、《无事生非》、《大雷雨》、《战斗的青春》、《年青的一代》等。1977年后,致力于探索话剧民族化和现代化的实验,有影响的创作剧目有《再见了,巴黎》、《人生》等。1981年,又以《孙中山与宋庆龄》、《毋忘我》、《地狱边沿的曼陀花》参加上海首届戏剧节,一并获创作奖。前两剧还获表、导、舞美等奖励。另外,剧团还首演了业余作者的《
秦王李世民》,并参加市戏剧节获奖。
中国话剧团体前身是1957年创办的
上海戏剧学院实验话剧团。创办时团长熊佛西,副团长石炎、伍黎。1963年,该团归属上海市文化局,改名
上海青年话剧团,罗毅之、田稼先后兼任过领导。1985年,
娄际成任团长。
剧团把青年观众作为主要服务对象,经常举办“青话之友”活动。在近30年的演出中,共上演了大型话剧60多台,其中本团创作的剧目占20%。通过演出培养了一批艺术人才,如演员娄际成、施锡来、吴娱、郑毓芝、张名煜、李家耀、焦晃、杜冶秋、卢时初,导演胡伟民,编剧程浦林、耿可贵、李婴宁,舞美设计李汝兰、胡成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