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事大学海洋文化研究所
上海海事大学的学术机构
上海海事大学海洋文化研究所是我国高校中成立较早的专门从事海洋文化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学术机构,主要从事有关海洋文化、沿海城市社会历史文化、沿海区域文化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上海郑和研究中心”(2006年成立)也附设在该所。
简介
上海海事大学海洋文化研究所主持和参与主办了多次海洋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出版和发表了一系列专著和论文,承担了每年度中国航海日——“中国航海日文化论坛”的举办工作,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该研究所注重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同德国、荷兰、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的许多学者和机构建立密切的学术关系。
2005年3月,学校正式批准成立海洋文化研究所,由时平教授担任所长。研究所属于跨学科的研究单位,具有教学与科研、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特点。以海洋文化研究为中心,加强学校海洋文化的教学与研究,促进学校跨学科之间的交流、合作与相互融合;加强校内外海事单位、研究机构及学者间的交流与合作。2006年7月,上海郑和研究中心成立,与海洋文化研究所合署办公。
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航海史与航海文化,中国海权理论,区域海洋文化资源研究
学科建设:开设国际法学硕士培养,研究方向“海权与海洋法”
学术刊物:《郑和研究动态》,2006年9月创刊(季刊),由上海海事大学支持,目前发行海内外13个国家地区,17个省市。
论坛与活动
中国航海日文化论坛(合署办公)
中国航海日文化论坛是上海海事大学承办的国家公共文化论坛。论坛由国家航海日活动组委会办公室、中国海洋学会中国太平洋学会、上海东方讲坛、上海海事大学等单位主办,以推进公众海洋人文素养为目的的航海文化公益系列讲座活动,旨在提高社会公众、尤其是广大青年的海洋意识、航海意识、海洋安全意识和海洋生态意识,提升航海文化软实力,服务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论坛自2006年创办以来,被列入历年国家航海日纪念活动,每年围绕海洋和航海主题,邀请海内外专家学者举行6-8场系列报告会,内容涵盖海洋文明、航海历史与文化、海洋战略、政策与安全、海洋生态文明、航海科技史、航海医学、海洋体育等多方面的内容。
论坛顾问:胡平贤 中国航海日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杨 槱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汪品先 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
陈吉余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葛剑雄 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教授
雷 波 中国海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
赵东野 中国航海学会秘书长、高级工程师
於世成 上海海事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黄有方 上海海事大学校长、教授
论坛秘书处设在上海海事大学海洋文化研究所,由时平教授担任论坛秘书长。
上海郑和研究中心(合署办公)
2006年7月,由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海事大学等6所高校的9位教授联合倡议成立上海郑和研究中心,并于7月10日在上海海事大学举行揭牌仪式。时任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中海集团总裁李绍德为上海郑和研究中心揭牌。上海郑和研究中心是上海地区跨单位、跨学科的学术研究机构。成员由上海地区部分高校、研究院所等从事与郑和研究有关的专家、学者组成,现拥有2名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30余名教授,助理研究员5人。由时平教授担任中心主任。中心宗旨:加强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的郑和研究,推进郑和研究的发展以及与海内外郑和研究组织、学者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弘扬郑和精神及中华民族的海洋文化,服务上海海洋文化、海洋经济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目前每年举办郑和研究学术年会,与国内20个省市、海外13个国家以及港台澳郑和研究组织或学者建立紧密联系。中心刊物:《郑和研究动态》,2006年9月创刊(季刊),由上海海事大学支持,目前发行海内外13个国家地区,17个省市。中心办公地点设在上海海事大学海洋文化研究所,同时在上海交通大学东方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也设立学术交流的场所。
参考资料
海洋文化研究所简介.上海海事大学科学研究院.
海洋文化研究所简介.上海海事大学.
海洋文化研究所简介.上海海事大学科学研究院.
最新修订时间:2021-03-31 05:25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