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汝州城楼
唐代李益诗作
《上汝州城楼》是唐代诗人李益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写三十年后诗人重登此楼,听见军中悲凉的鼓角声与三十年前大不相同,战争的气氛很浓,好象不断受侵扰的边地。全诗借景抒情,语言凝练自然,诗意含蓄深长。
作品原文
上汝州城楼1
黄昏鼓角似边州2, 三十年前上此楼。
今日山川对垂泪3, 伤心不独为悲秋4。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白话译文
秋日黄昏鼓角声声中原像边地,三十年前我也曾登上汝州城楼。
今日眼见山河破碎泪流满面,满怀伤心不单是为了悲秋。
创作背景
该词大约写于唐德宗贞元二十年(804年),当时李益五十七岁。唐代宗李豫大历四年(769年),诗人李益考中了进士,年龄大约是二十岁左右。此后,漫游大河南北,可能到过汝州(今河南临汝),上过城楼。三十年后,唐王朝愈来愈走向没落,藩镇割据的局面积重难返,汝州本为腹地,也成了军阀混战的地区。作者重来旧地,写下了这首诗。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这是一首触景生情之作。境界苍凉,寄意深远。诗的首句中,“黄昏鼓角”写的是目所见、耳所闻,“似边州”写的是心所感。李益曾久佐戎幕,六出兵间,对边塞景物特别是军营中的鼓角声当然是非常熟悉的。这时,他登上汝州(州城在今河南汝州市)城楼,眼前展现的是暗淡的黄昏景色,耳边响起的是悲凉的鼓角声音,物与我会,情随景生,曾经对他如此熟悉的边塞生活重新浮上心头,不禁兴起了此时明明身在唐王朝的腹地而竟然又像身在边州的感慨。这个感慨既有感于个人的身世,更包含有时代的内容,分量是极其沉重的。这里虽然只用“似边州”三字淡描一笔,但这三个字寄慨无穷,贯串全篇。
首句是从空间回忆那遥远的边塞生活,诗歌第一句通过描写日暮黄昏,凄凉的鼓角声不断地传到城楼上来,登楼环顾,恍惚中觉得置身于边境,营造出一种荒凉颓败、充满战斗气氛的意境;接下来,第二句“三十年前上此楼”则是从时间回忆那漫长的已逝岁月。这句看来很平常,而且写得又很简单,既没有描绘三十年前登楼的情景,也没有叙说三十年来人事的变化;但字里行间,感慨系之,联系上一句读来,正如孙洙在《唐诗三百首》中评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诗所说,“世运之治乱,年华之盛衰,……俱在其中”。
三十年的变化是如此之大。他旧地重来,想到此身,从少壮变为衰老;想到此地,经受干戈洗礼,是腹地却似边陲。城郭依旧,人事全非。这时,抚今思昔,百感丛集,忧时伤世,万虑潮生,不能不既为岁月更迭而慨叹,又为国运升降而悲怆。这就是诗人在这首诗里紧接着写出了“今日山川对垂泪”这样一句的原因。
这第三句诗,会使人想起东晋过江诸人在新亭对泣的故事以及周顗所说“风景不殊,举目有江山之异”的话,也会使人想起杜甫《春望》诗中那“国破山河在”的名句。而在李益当时说来,这面对山川、怆然泣下的感触是纷至沓来、千头万绪的,既无法在这样一首小诗里表达得一清二楚,也不想把话讲得一干二净,只因他登楼时正是秋天,最后就以“伤心不独为悲秋”这样一句并不说明原因的话结束了他的诗篇。这里,李益只告诉读者,他伤心的原因“不独为悲秋”,诗篇到此,戛然而止。而此诗篇外意、弦外音只能留待读者自己去探索。
这首诗在构思上的显著特点,就是用三十年前后两登城楼所闻所感的相似,来集中表达对衰颓不振的唐王朝的深沉感慨。由于它充分发挥了绝句长于含蓄的特点,虚处传神,含蕴丰瞻,颇经咀嚼。
名家点评
明代诗人敖英《唐诗绝句类选》:感慨含蓄,新亭堕泪,恐亦尔尔。
明代高棅《批点唐诗正声》:调苦、绝处极有意。
作者简介
李益(748—827年),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市)人。大历四年(769年)进士,任郑县尉,郁郁不得志,弃职而去,浪游燕赵之间。后曾参佐军幕,去过边塞。官至礼部尚书。他的诗以边塞诗著称,尤长七绝,后人以为可媲美李白王昌龄。《全唐诗》 辑其诗为二卷。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27 08:39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