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德不德》是《道德经》第三十八章,这一章在通行本中被列为《德经》的开头。有人认为,上篇以“道”开始,所以叫做《
道经》;下篇以“德”字开始,所以叫《
德经》。但
根据帛书
老子和郭店楚简,《道经》与《德经》的分野和篇章次序安排,恐怕出于后人的踵事增华,并非
老子原意。
上德不德①,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②,是以无德③。上德无为而无以为④;下德无为而有以为⑤。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⑥。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⑦,而乱之首⑧。
前识者⑨,道之华⑩,而愚之始。是以
大丈夫处其厚⑾,不居其薄⑿;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①上德不德:不德,不表现为形式上的“德”。此句意为,
具备上德的人,因任自然,不表现为形式上的德。
②
下德不失德:下德的人恪守形式上的“德”,不失德即形式上不离开德。
④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以,心、
故意。无以为,即无心作为。此句意为:上德之人顺应自然而无心作为。
具备“上德”的人不表现为外在的有德,因此实际上是有“德”;具备“
下德”的人表现为外在的不离失“道”,因此实际是没有“德”的。“上德”之人顺应自然无心作为,“下德”之人顺应自然而有心作为。上仁之人做事,顺应自然。上义之人做事,是有意为之。上礼之人有意为之,没人回应,于是就扬着胳膊强引别人。所以,失去了“道”而后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后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后才有“义”,失去了义而后才有礼。“礼”这个东西,是忠信不足的产物,而且是祸乱的开端。所谓“先知”,不过是“道”的虚华,由此愚昧开始产生。所以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于浅薄;存心朴实,不居于虚华。所以要舍浅薄虚华而取
敦厚朴实。
《
道德经》一方面是谈“道”,一方面是论“德”。老子认为“上德”是完全合乎“道”的精神。二十一章曾写道:“孔德之容,唯道是从”;二十八章说:“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五十一章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以上所讲的“孔德”、“常德”、“
玄德”都是指这里所讲的“上德”。从政治角度去分析和理解所谓“上德”,我们认为它不同于儒家所讲的“德政”。老子批评儒家“德政”不顾客观实际情况,仅凭人的主观意志加以推行,这不是“上德”,而是“不德”;而老子的“上德”则是“无以为”、“无为”,它不脱离客观的自然规律,施政者没有功利的意图,不单凭主观意愿办事,这样做的结果当然是
无为而无不为,即把“道”的精神充分体现在人间,所以又是“有德”。但是“
下德”是“有以为”的“无为”,但却抱着功利的目的,任着主观意志办事。在本章里,老子把政治分成了两个类型、五个层次。两个类型即“无为”和“有为”。“道”和“德”属于“无为”的类型;仁、义、礼属“有为”的类型。五个层次是道、德、仁、义、礼。这五个层次中,德和仁是最高标准,但“德”只是指“上德”,不是“下德”。失道而后德,这是在无为的类型内部说的,失道则沦为下德,那就与上仁相差无几了。失德而后仁,这是指离开了“无为”的类型才有了仁。仁已经是“有为”、“为之”了,所以“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就是在“有为”范围内所显示出来的不同层次。在本章里,老子用了“
大丈夫”一词,是全书唯一使用的名词,过去有人将此解释为“智慧很高的人”,原意大约相同于此,但其中也包含有豪爽、果敢、刚毅的内容。老子感受到人际关系愈来愈难以相处,所以在十分激动的情绪下使用了“大丈夫”这个词,并说“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本章使用了一些具体的规范把人的思想行为定着在固定的形式中,即按忠信行事,不执行浅薄的礼。所以老子对政治的最低要求是摒去“薄”和“华”,恢复“厚”和“实”。
老子(约公元前571年~约公元前471年),字
伯阳,谥号聃,又称
李耳(古时“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义)。楚国
苦县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
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
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
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内容主要见《老子》这本书。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有人认为是
老莱子,也是楚国人,跟孔子同时,曾著书十五篇宣传道家之用;还有人认为是周太史儋(dān),生活在孔子死后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著名史学家
司马迁在其《
史记》的《
老子韩非列传》中即说明了当时对老子何其人有过此两种猜测。“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当时司马迁也疑老子即为老莱子。并不是道家创始人。
《道德经》,又称《德道经》、《
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
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
老子(即
李耳,河南
鹿邑人)所撰写,是
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道德经》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为
道教经典,所以有学者认为《道德经》被分为八十一章有明显的道教的九九归一的思想,在内容的分割上未免牵强。但道德经前三十七章讲道,后四十四章言德,简单说来,道是体,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
魏源首次破此惯例而分《道德经》为六十八章,相对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