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分析》是2009年1月1日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刘李胜。本书是一部提供一种能比较全面和规范地分析上市公司的理论框架和评价上市公司质量的理论体系的著作。
《上市公司分析——一种基于新理论和事实的分析框架》根据全球资本市场的发展和上市公司面临的挑战等诸多因素及情况,来修正并完善上市公司分析的理论框架。 力求通过科学的分析范式减少分析工作的盲目性和杂乱性,提高分析的自觉性和系统性。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1.上市公司作为符合特定条件(依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
证券监管机构及
证券交易所的不同规定而不同)的公开发行和交易其股票及其衍生品的公众公司,一般是企业界中比较优秀的群体。当代世界各国(地区)的企业越来越多地选择公开发行上市的方式,通过在境内外资本市场建立开放的、
国际化的融资平台获得资金支持,并通过资本市场依据其未来的盈利能力重新获得市场价值评定,来实现其做强做大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世界500强企业中的大多数企业是上市公司。广大的机构投资者和公众投资者作为上市公司的股东,越来越关注上市公司的质量,关注自己所投资的上市公司的发展前景。因此,提供一种能比较全面和规范地分析上市公司的理论框架和
评价上市公司
质量的
理论体系是需要的。
应当说,世界各国(地区)的投资银行的
证券分析师每天都在从事不同上市公司及其股价走势的分析研究工作。上市公司分析正在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分析方法也正在从分门别类的分析(比如
行业分析、
财务分析、
股价分析等)向全面综合分析过渡,分析工作更加重视上市公司的
基本面和整体素质。证券投资者和投资银行的证券分析师所关注的上市公司对象不同,对股价分析的侧重点也不同,很多时候是由于分析师的研究分工不同,容易习惯性地不假思索地运用自己早已形成的范式去分析,很少从总体上系统地审视自己的分析范式能否适应现代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情况。这就需要根据全球资本市场的发展和上市公司面临的挑战等诸多因素及情况,来修正并完善上市公司分析的理论框架。
从理论上说,任何分析框架都是有局限性的,它不可能囊括一切可以分析的因素,也不可能适用于一切上市公司对象。但是,一种相对科学的分析框架或称分析范式仍然是必要的,它可以减少分析工作的盲目性和杂乱性,提高分析的自觉性和系统性。
刘李胜,经济学博士后,曾任
CSRC资深官员,主要从事政策研究、投资者教育、国际合作和境外上市等业务。他曾由中央组织部选派到三峡工程挂职。从事投资控制、战略发展和公司上市等工作。他曾获得中国多家著名大学学位,并在美国
SEC、
东京证券交易所、
香港证监会和
联交所等国际知名金融机构学习工作。他是中国国家级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员、教授及导师。也是香港
注册财务策划师和英国
ACCA资格获得者。他撰写并出版有40多部中文著作和15部外文翻译著作。有数千家企业和境外机构接受过他的培训。
一定的外部宏观环境是任何组织生存的土壤,它既为组织的活动提供了条件,也必然对组织的活动起制约作用。以上市公司为例,上市公司经营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资源需要从外部环境中获得,这些外部环境包括原料供应市场、能源市场、
资金市场和
劳动力市场等,离开这些相应的市场,上市公司经营就失去了基础和活动舞台。同样,上市公司获得并转换上述各种资源用以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也必然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市场结构、政治法律、人文社会、技术进步等无一不对上市公司经营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离开了这些因素的支持,上市公司的产品销售、消耗补偿都会产生问题,经营活动难以为继,更不用说更大规模的扩张了。
外部环境为上市公司生存提供了条件,也必然会限制上市公司的生存。上市公司只能根据外部能够提供的资源种类、数量和质量来决定
生产经营活动的具体内容和方向。产品既然要通过销售市场才能实现,那么在生产之前和生产过程中就必须考虑到这些产品能否被市场所接收。因此,外部环境在对上市公司提供经营条件的同时,也制约着上市公司的经营活动。
《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做好上帝布置的作业》是一部阐释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的理论和实务的著作,它汲取了国内外的许多研究成果,并力求针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加以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