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卿将军上尊号碑
曹魏年间碑刻
《公卿将军上尊号碑》是刊刻于曹魏黄初元年(220年)的一方碑刻,全称“公卿将军上尊号奏”,又称“上尊号碑”“上尊号奏”“劝进碑”“百官劝进表”等,无撰书人姓名,属隶书书法作品,现藏于河南临颍县繁城镇汉献帝庙。
碑刻内容
碑阳
(碑额)公卿将军┘上尊号奏┘
相国安乐乡侯臣歆,太尉都亭侯臣诩,御史大〔夫安𨹧亭侯臣朗〕,使持莭〔行都督督军车骑将军〕□□〔臣仁〕,〔辅国将军清苑乡侯〕┘臣若,虎牙将军南昌亭侯臣辅,轻车将军都亭〔侯臣忠〕,〔冠军将〕军好畤乡侯臣秋,渡辽〔将军都亭侯臣柔〕,〔卫将军国明亭侯臣洪〕,┘使持莭行都督督军镇西将军东乡〔侯〕臣真,使〔持莭行都督〕督军领杨州刾史征东将军〔安阳乡侯臣休〕,〔使持莭行都督督军征〕┘南将军平𨹧亭侯臣尚,使持莭行都〔督督军徐州刾史镇东〕将军武安乡侯臣霸,使持莭〔左将军中乡侯臣郃〕,〔使持莭右将军建〕┘乡侯臣晃,使持莭前将军都乡侯臣辽,〔使持莭后将〕军华乡侯臣灵,匈奴南单于臣𤽄,奉常臣〔贞〕,〔郎中令臣洽〕,〔卫尉安国亭侯臣〕┘昱,太仆臣夔,大理东武亭侯臣繇,大农〔臣霸〕,〔少〕府臣林,督军御史将作大匠千秋亭侯臣照,中〔领军中阳乡侯臣楙〕,〔中护军臣陟〕,┘屯骑校尉都亭侯臣祖,长水校尉关内侯臣淩,步兵校尉关内侯臣福,射声校尉关内侯臣质,〔振威将军涅乡亭侯臣题〕,〔征虏〕将┘军都亭侯臣触,振武将军尉猛亭侯〔臣当〕,忠义将军乐乡亭侯臣生,建莭将军平乐亭侯臣〔圃〕,〔安众将军元就亭侯臣神〕,〔翼卫将〕┘〔军都〕亭侯臣衢,讨夷将军成迁亭侯臣慎,怀远将军关内侯臣巽,绥边将军常乐亭侯臣俊,安〔夷将军高梁亭侯臣昺〕,〔奋武将军〕┘长安亭侯臣丰,武卫将军安昌亭侯臣楮䓁,稽首言:臣䓁前上言,汉帝奉天命以固禅,群臣因〔天命以固请〕,而┘陛下违天命以固辞。臣䓁顽愚,犹知其不可,况神祗之心乎?宜蒙纳许,以福海内欣戴〔之望〕。〔而丁卯制书诏臣䓁曰〕:“〔以德〕,〔则孤不〕┘足;以时,则虏未灭。若以群贤之灵,得保首领终君魏国,于孤足矣。若孤者,胡足以辱四〔海〕,〔至乎天瑞〕、〔人事〕,〔皆〕┘先王〔圣德遗庆〕,〔孤何〕有焉?是以未敢闻命。”臣䓁伏读诏书,于邑益甚。臣䓁闻《易》称“圣〔人奉天时〕”,〔而〕《〔论〕》〔曰〕:“〔君子畏天命〕。”〔天命有去就〕,┘然后帝者有〔禅代〕。是以唐之禅虞,命以在尔;虞之顺唐,谓之受终。尧知天命去已,故不得〔不禅〕;〔舜知历数在躬〕,〔故不敢不受〕。〔不得〕┘〔不禅〕,〔奉天时〕也;不敢不受,畏天命也。汉朝虽承委末,𨹧迟之余,犹务奉天命,以则尧道,是〔以愿禅帝位〕,〔而归二女〕。┘陛〔下正〕于〔大〕魏受命之初,抑虞夏之达莭,尚延𨹧之让体,所枉者大,所直者小,所详者轻,所〔略者重〕,〔中人凡士犹为〕┘陛〔下陋之〕,〔殁者〕有灵,则重华必忿愤于苍梧之神墓,大夏必郁邑于会稽之山阴。┘武〔王必〕不悦〔于〕┘〔高𨹧〕之玄〔宫矣〕。是以臣䓁敢以死请。且汉政在奄宦,禄去帝室七世矣。遂集矢石于其〔宫〕殿,而二京〔为之𠀌虚〕。〔当此之时〕,〔四海荡〕┘覆,天下〔分崩〕。┘武〔王〕亲衣甲〔而〕冠胄,沐雨而栉风,为民请命,则活万国;为世拨乱,则致升平。鸠民而立长,筑宫而置吏,元〔元无过〕,〔罔〕于〔前叶〕,〔而始有〕┘造于华裔。┘
碑阴
陛下即位,光昭文德以翊武功,勤恤民隐,视之如伤。惧者宁之,劳者休之,寒者以煖,饥者以充,远人〔以德服〕,〔寇敌以恩降〕。〔迈恩种〕┘德,光被四表。稽古䔍睦,茂于放勋。冈漏吞舟,裕于周文。是以布政未朞,人神并和。皇天则降甘露而臻四〔灵〕,〔后土则挺芝草而〕┘吐醴𤽄。𧆞豹鹿菟,咸素其色;雉鸠燕爵,亦白其羽。连理之木,同心之瓜,五采之鱼,珍祥瑞物,杂遝于其间者,无〔不毕备〕。〔古人有言〕:“〔微〕┘禹,吾其鱼乎?”微大魏,则臣䓁之白骨既交横于旷野矣。伏省群臣内外,前后章奏,所以陈叙┘陛下之苻命者,莫不条河洛之图书,授天地之瑞应。因汉朝之款诚,宣万方之景附,可谓信矣,著矣,□矣,裕矣,高矣,邵矣。〔三王〕无┘以及,五帝无以加,民命之悬于魏邦,民心之系于魏政,卅有余年矣。〔此〕乃千世时至之会,万载壹遇之秋,达莭广〔度〕,〔宜昭于斯〕┘〔际〕,拘孪狭□,不施于此时。久稽天命,罪在臣䓁,辄营坛场,具礼仪,择吉〔日〕,昭告昊天上帝,秩群神之礼,须禋祭毕,〔会群寮于朝堂〕,┘〔议秊〕号,正𦍤服色,当所以施行,臣谨拜表朝堂,臣歆、臣诩、臣朗、臣仁、臣若、臣辅、臣忠、臣秋、臣柔、臣洪、臣真、臣休、〔臣尚〕、〔臣霸〕、〔臣郃〕,臣┘晃、臣辽、臣灵、臣𤽄、臣贞、臣洽、臣昱、臣夔、臣繇、臣霸、臣林、臣照、臣楙、臣陟、臣祖、臣淩、臣福、臣质、臣题、臣触、臣当、〔臣生〕、〔臣圃〕、〔臣神〕、〔臣衢〕、┘〔臣〕慎、臣巽、臣俊、臣昺、臣丰、臣楮,诚惶诚惧,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说明:□,表示一个无法确认的字;〔〕,表示补字;加粗,表示碑作异体;┘,表示分行。)
创作背景
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回北方,三方势力鼎立。东汉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去世,其次子曹丕继承王位。此时,朝中部分大臣联名上表汉献帝,谏议曹丕登上大统,汉献帝见大势已去便决定禅位于曹丕。之后,汉献帝三次禅让,曹丕谦让三次而弗授,最终在汉献帝第四次禅让时才接受,于东汉延康元年十月二十九日(220年12月11日)在今许昌以南的繁城筑台举行禅让仪式。受禅仪式结束后,在此地立《公卿将军上尊号奏碑》和《受禅碑》纪念。《公卿将军上尊号碑》传为卫觊王朗撰文、钟繇梁鹄书写、钟繇镌刻,但难以确证,故碑的撰文者、书写者、镌刻者历来没有定论。
艺术鉴赏
风格
风格上,《公卿将军上尊号碑》碑阳文字书写较为工整,结体也较为均衡,安静之中不乏雄健与变化隐寓其间。如第三行的两个“督”字,外形方正严整,但中间部分的几个小竖笔却书写得有轻有重,有长有短,变化多端;第十二行“魏”字将“山”放在右旁的左下角,显得方正。而碑阴文字笔痕古意尚存,笔画轻重变化清楚可见。其中有一定的汉隶精神,与《尹宙碑》有相似之处。
技法
技法上,《公卿将军上尊号碑》的用笔多为中锋,起收杂以方笔,转折灵活,波磔分明,笔画粗细变化自然,古朴凝重,部分竖画取斜曲状,如“得”字、“国”字、“领”字、“足”字等。结体严谨慎密,沉稳端庄,基本上传承了东汉隶书风格,字形略长,有摆脱汉隶扁形的趋向。章法严整,似同一般汉碑。
(图册来源:故宫博物院)
作品评价
清代书法家翁方纲:《古文苑》载闻人牟准《魏敬侯碑阴》云:魏群臣上尊号,钟元常书;魏受禅表文,卫觊金针八分书。方纲按:此二碑实出一手,书盖纯取方整,开唐隶之渐。(《两汉金石记·卷十八·附魏受禅碑》)
近代书法艺术家杨守敬:①至若《曹全》之流美,《白石神君》之柔润,已至汉季,古意稍漓。然三国之《孔羡》《范式》《上尊号》《受禅表》,下笔如折刀头,风骨凌厉,遂为六朝真书之祖。(《学书迩言·评碑》)②世传钟繇书,或云《受禅表》梁鹄书,所谓如折刀头者。然汉法一变矣,就二碑而论,《上尊号》尤如斩钉截铁,大抵汉碑浑古遒厚,气象雍容,如入夫子庙堂,令人起敬。魏晋则峭厉严肃,戈戟森列,如入细营,令人生畏。(《激素飞清阁评碑记·卷二·魏·受禅表》)
历史传承
据传,明末清初时《公卿将军上尊号碑》被剜剔过。1963年6月20日,“受禅碑及公卿将军上尊号碑”被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河南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版本信息
《公卿将军上尊号碑》的拓本主要有6种:
①宋拓本。每行字下部约十余字基本可见,碑阳第二十一行“风”字未损。
②明初拓本。碑阳第一行“太尉都亭侯”的“尉”字稍损,“都”字可见下半,“亭”字完好无损;第七行“长水校尉关内侯”的“关”字右上角稍损,“福”字完好,“质”字完好;第十行“汉帝奉天命”的“天”字完好;第十九行“玄”字右部稍损。
③明中期拓本。碑阳第一行“夫”字及其下“安陵亭”三字可见;第二行“轻车将军都亭侯”的“都”字未损;最后一行“华”字存左半,“裔”字完好。碑阴第二行“降”字未损;第三行最下“物杂”等七字未损;第六行“无以加”的“以”字未损泐。
④清初拓本。碑阳第一行“夫”字及下面“安陵亭”三字已泐;第二行“轻车将军都亭侯”的“都”字左旁下部稍损。
⑤清中期拓本。碑阳第二行“轻车将军都亭侯”的“都”字存上半;第五行“军华乡侯”的“军”字损左半,“常奉臣”的“臣”字完好;第十四行“后”字损右半。
⑥清道光年以后拓本。碑阳第一行“太尉都亭侯”的“都”字字全泐损;最后一行“裔”字首笔点、横两画泐损。碑阴第三行“杂”字以下三字泐损,“间”字损右下角,“者”字损右半。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23 08:41
目录
概述
碑刻内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