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兴
华东交通大学教授、工程师
上官兴,1939出生,江西南昌人,从事专业:桥梁工程,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在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测设计院任职。
个人经历
1957年-1962年 中南土木建筑学院(湖南大学)土木系桥梁专业学习1962年-1982年 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工程师
1983年-1991年 湖南省路桥建设公司总工程师
1992年-1996年 湖南省公路设计公司经理兼总工程师
1997年 中交四航设计院路桥所总工程师
现今 华东交通大学特聘教授
社会兼职历史:
长沙交通学院特聘教授
主要业绩
1、担任《中国现代公路桥梁技术丛书》主编。
2、1978年《连拱简化计算法》和《双跨缆索吊装》获湖南省科学大会奖。
3、1983年-1985年担任常德沅水大桥总工程师。
4、1985年由于多年来在双曲拱桥的成绩,获国家首届“科技进步二等奖”。
5、1986年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称号
6、1989年“DM7预应力体系研究与应用”技术获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7、1989年《斜拉索热挤PE索套》荣获交通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8、1989年广东九江大桥工程获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9、1990年广东九江大桥工程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0、1990年湘潭湘江二桥,实现多孔箱梁连续顶推等新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11、1991年“预应力砼斜腿刚架连续梁”技术获湖南省交通厅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2、1994年荣获湖南省综合科技最高奖——《科技兴湘》奖。
13、1995年“HM预应力锚具”技术获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14、1997年《288M吊拉组合桥》荣获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15、2000年起为华东交通大学土建学院特聘教授。
16、2003年被聘为交通部苏通长江大桥建设指挥部专家。
17、2007~2008年被聘为湖南“矮寨特大桥”专家组专家;广州“黄埔大桥”建设公司专家;江西“九江二桥”专家。
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70余篇并出版有三本专著。
科技成果
上官兴先后16次获得科技成果奖,其中省、部级一等奖五项及国家二等奖两项。
由上官兴提出并解决关键技术的、新颖的“钢纤维砼吊拉组合索桥”桥型方案,在重庆交通学院和贵州路桥公司共同努力下,于1998年在贵州乌江大桥(中跨288m)实施建成,荣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荣誉称号
1、1986年国家人事部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2、1987年获湖南省委省政府“湖南省优秀科学技术工作者”称号 。
3、1989年获“湖南省特级劳动模范”、“交通部双文明劳模”和“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
4、1990年~1991年任湘潭湘江二桥副指挥长兼总工程师。利用其“连续千斤顶”专利,实现了多孔“(7×42.86m)箱梁连续顶推和(90m跨20m宽)箱悬拼施工的液压提升两项新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荣获“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称号。
5、由于上官兴在科研工作中的优异成绩,1994年荣获湖南省综合科技最高奖“科技兴湘”奖;1996年又被授予《湖南省十大杰出职工》的光荣称号。
6、2003年上官兴在苏通长江大桥(世界第一斜拉桥)基础工程中提出取消钢管桩施工平台,直接用钢护筒代替的创意,节省钢材6000t.通过优质P.H.P泥浆的研制,解决了120m深桩的桩底沉淀难题,从而在1000余根钻孔桩中取消昂贵、复杂的桩底二次注浆工艺,节省2000万元。2005年苏通大桥建指授予上官兴“科技创新先进个人”的光荣称号。
创新业绩
2008年与江西省公路科研设计院合作,该桥型获得了国家专利(ZL2007201091561.9)。
1、2004年上官兴作为广州新光大桥专家在审查桥型方案时,力排众议建议将设计的人行道从拱内移至拱外,将提篮拱优化平行拱,在郑皆连院士和业主支持下得到通过。经监理测算节省费用高达三千万元。
2、2007年上官兴在解决南昌英雄大桥后锚螺旋形索的斜塔施工难题中,建议采用钢内模方案,使塔的每节周期由30天缩短到12天,全桥缩短工期三个月。为确保大桥按期建成作出贡献。
3、2008年上官兴担任广州珠江黄浦大桥专家,在国内最大跨径移模技术总结时,提出充分利用大桥MSS625设备并改用分块浇筑的方法将中国移模跨径推进到80m的方案构思,震惊全国。科技工作者的楷模——记桥梁专家上官兴
1993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在全省上千位获得科技进步奖成员中,精选出十名最优秀者授予省综合科技的最高奖——“科技兴湘”奖。获此殊荣的有一位是享有“科技工作者的楷模”美誉的全国劳动模范、国家级桥梁专家上官兴。在湖南省交通系统乃至全国许多省市的交通部门,都知道上官兴这位长年累月不知疲倦工作的杰出怪才,传颂着他为中国桥梁建设事业默默奉献的感人事绩。
上官兴现任湖南省公路设计公司总经理兼总工程师。30多年来他一心扑在桥梁建设事业上,在技术上创新繁多,硕果累累。到1995年为止已设计施工了80多座桥梁,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5次(其中省、部级一等奖以上的7次);多项成果达到全国乃至世界先进水平,节省建设经费数以千万元计。由于业绩突出,先后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湖南省特等劳模”、“交通部双文明劳模”、“全国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被同行们公认为中国著名的桥梁专家。
上官兴并未读过硕士、博士,也未留洋深造过,且工作条件也一向相当艰苦,更不要说在那极左路线时期他由于出身“黑五类”而受到种种不公正待遇。他之所以能创造出巨大业绩,除了得益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和领导与同事们的关怀帮助外,特别重要的就是因为他具有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的精神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一) 立志兴国 主动进取
上官兴成功的动力来自“科技兴国”的崇高理想。上官兴的父母亲都是桥梁专业工作者。因此,他从小就爱上了桥梁、向往着造桥。父亲的教诲令他刻骨铭心:中国古代的桥梁技术灿烂辉煌,领先于世;著名的赵州桥建于公元608年,跨径达37米,而1300每年过去了。中国的石拱桥仍不过只有60米,平均每60年才跨进一米,这样的状况中国怎么能强盛!上官兴从小立下修桥志向,要为中华民族争光。
有了志向还要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高中毕业时,上官兴为事业着想选定了被认为条件艰苦、流动奔波性大的湖南大学公路专业。在找对象的问题上,上官兴为事业着候,刻意要找一位勤劳朴实、善理家务的对象,学历低点也没有关系。后来果真如愿以偿,找到了虽只念过小学,却十分贤惠能干的爱人。几十年来,她尽力操持好家务,让丈夫得以全身心地投入科学事业中。在那人们热衷于多养小孩的年代,上官兴却坚决只要一个小孩。当时他已想到,小孩多了,什么事业也就别想干成了。虽说只一个儿子,却仍然忘不了为桥梁事业出力后继有人,他给儿子取名为上官桥。
1962年大学毕业后,正遇上风行“阶级斗争为纲”,科学技术一文不值。“文化大革命”中他来到茶陵浣溪大桥工地“接受再教育”。当时许多人心气不顺逍遥度日,上官兴心中却始终关注着桥,一到工地他就如鱼得水。没有人传授他技术,他就偷偷地向老造桥工人请教;没有学习技术和钻研业务的风气,他就自己默默地观察、思考,努力开发自己。当时一场百年未遇的大水冲倒了桥墩围堰,工程遇到难题!上官兴大胆提出了当时桥梁界还很生疏的空中吊装法施工,在吊装工人的帮助下终于一举取得了全国第一座多孔双曲拱桥无支架施工的成功。后来几十年中.上官兴又把它不断完善提高,还为人民交通出版社写出了《双曲拱桥缆吊无支架施工》一书。上官兴回到省公路设计院,当时设计院并没有科研任务,可上官兴坚信“科技兴国”的真理,一个劲地独自搞起了科研,一步步朝最先进的桥梁技术迈进,杰作不断出现。
改革开放后,许多人恋上了出国留洋、学外语、搞电算,而上官兴却看准了方向,主动要求从设计院调到施工单位。他要充实自己的实践经验,要从工程实践中去寻找研究新课题。在施工单位他又不满足于常规技术的实施而总是主动搞科研,要用新技术来解决施工中疑难问题,变被动为主动。1992年在省交通厅和公路局领导支持下,上官兴毅然组建起交通部第一家面向市场、科研与设计密切结合的专业设计公司——湖南省公路设计公司。经过30年的曲折历程他又找到一个可以大显身手、为中国桥梁事业作贡献的好舞台。
(二) 顽强拼博 刻意创新
一名科技人员,他可以是按部就班地照已有的技术规范与规章去从事他的工作,可以按现有的工程模式去设计,这丝毫不影响个人的工作成绩,而且可以担保工作上相安无事。上官兴不愿停留在这一低层次的要求上,认为只有不断创新、勇攀高峰才是科技工作者应有的品德。在改革开放以前人们害怕谈技术,缺乏探索与科研的风气。上官兴长期在地方看到由于公路落后给农民带来的痛苦,要修桥经费却不够,他想到必须从科学技术中去挖潜。为此,他走火入魔似的,独自一人日夜钻研,还居然大胆成立起一个“拱桥研究小组”,其实成员也就只有他一个人。当时很少有人能理解他,但经过10多年的顽强拼搏,上官兴的拱桥研究还真出了成果。例如1970年他提出的拱桥设计中“连拱简化计算法”,被誉为“湖南法”。他创造的石砌版肋拱新结构,能将拱桥体积减少30%。特别是1971年他在长沙湘江大桥中提出的双跨缆吊施工方法,创造了64天完成1万吨构件吊装任务的奇迹,为一年建起1400米大桥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一成果被日本土木工程界赞誉为中国70年代桥梁建设的杰出代表。由此上官兴获得了国家首届科技进步二等奖。
多年来,上官兴一直保持着勇于创新的拼搏精神,因而优秀科研成果一个接着一个。在常德沅水大桥,他设计了大跨径50t缆吊和首例无平衡重挂篮,解决了工程难题,荣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广东九江大桥,他组织攻关将电缆PE防护技术移植到斜拉索防腐中,完成国内新一代的斜拉索,该项技术获交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他在深水基础中首创提出的无承台变截面大直径桩技术,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他提出并实施斜拉桥全截面箱梁预制拼装技术,获得199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湘潭湘江二桥,他研究发明了“一机三用”的连续千斤顶,解决了大吨位箱梁的吊装和无间隙连续顶推的技术难题,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1989年,湖南省重点工程——五强溪电站公路大桥主孔因施工条件太恶劣、技术复杂,国家水电八局和省建委请了外省许多单位都不敢接手,拖了2年还迟迟不能开工,严重影响了电站大坝工程。上官兴临危受命,心怀赤诚,大胆构思,首创斜拉贝雷式钢拱架上砌箱形预制块的新工艺,终于使湖南省这座跨径最大、难度最大的拱桥提前15天建成,刷新了国内双跨径桥梁施工速度的新纪录。上官兴技高胆大、妙手回春的本领受到陈邦柱省长的表彰。当年他光荣地上北京参加了国庆40周年大典。上官兴的探索与创新,不只是满足于一般技术问题的简单解决,他心中念念不忘的是要大步迈进,要攀登世界桥梁建设的高峰。1985年,国内外的4个集团公司争夺交通部首次项目工程招标——广东九江大桥。香港建筑界认为这是当时国内除南京长江大桥以外技术最复杂的桥。上官兴是拱桥专家,在预应力桥梁领域中还没有什么名气。面对强手他苦苦思考,终于用新颖的构思提出了独塔斜拉桥和长梁顶推方案,结果以技术先进、造价合理而一举中标。那些落标的外国专家不服气,断言中国人没有能力在3年内建成此桥。恰好在同一时期日本一家公司也承建了下游的另一座大桥,并已定于1988年6月13日通车。九江大桥在紧张的施工中老天不作美,百年不遇的龙卷风将墩上龙门吊机吹倒,工期耽误了半年。上官兴憋足了劲,果断地将原设计的现浇工艺改为箱梁预制悬拼新工艺。充分运用了他在桥梁吊装领域中的特长,在全体职工的奋力拼搏下硬是提前108天抢在日本人之前于6月12日通车,为国争了光。在广东九江大桥这项世界瞩目的工程中,上官兴率领湖南公路桥梁建设公司和广东公路工程处等5个单位合作,在技术上共夺得大小16项全国第一,其中还有3项为世界首例。广东九江大桥在二年半建设中先后获得省、部级3个科技一等奖和国家二等和三等科技进步奖,其数量之多、级别之高为国内罕见。广东九江大桥被美、德桥梁专家誉为80年代中国桥梁工程的杰出代表。
(三) 注重实践 实事求是
科技工作者要想有所创造、多出成果,这光有干劲还不行,还得有注重实践、实事求是的作风,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善于学习借鉴,善于杂交学科,注重科学研究的科学方法。上官兴正是特别讲究这一点。他特别注重自己知识素质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工作中将科研、设计、施工三方面的知识能力融汇贯通。自参加工作起,上官兴一方面注意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经常关心桥梁技术的最新进展,另一方面特别热心深入施工工地。在吃“大锅饭”的年代,人们大多想往条件优越、工作舒适的设计院钻,想方设法想调离条件艰苦的施工单位。上官兴却相反,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理想,1983年他毅然要求从设计院调进条件艰苦的路桥公司。这一步走对了,上官兴从懂得施工的设计人员,又变成为懂理论、懂设计、懂科研的施工指挥。10年后他又以施工、设计双精的资格再返回到设计岗位上。随着大跨径桥梁的修建,工艺成了桥梁工程发展的拦路虎。相当多的设计人员不熟悉自己的设计如何付诸实施,因此,许多“优秀”的设计不能实现。上官兴从解决中国施工工艺的难点出发进行优化设计,在桥梁工程上一个接一个地获得了成功。
上官兴选择的研究课题特别注重将实践需要与技术发展相结合。其课题都是源于工程实践的需要,符合中国的国情。其研究不只是简单地解决实际问题,而还要上升到桥梁理论的进步。例如,在我国广大山区经济不发达,建桥经费困难,但山区建桥又有石料丰富、地基好的特点,上官兴在70年代就选中了当时被不少人讥笑为“土包子”的改造石拱桥课题。他研究出了可大幅度降低造价的石砌板肋轻型拱桥,又在湖南大学刘孝平教授的帮助下,先后用了6年心血,终于提出“两平铰”、“腹拱三平铰连拱”和“拱上构造联合作用”等简单实用的石拱桥新计算方法。这项成果使古老的右拱桥完成技术改造而得到了新生。1993年在张家界市建成了国内最大规模的6×48m石砌板肋拱桥,1990年在凤凰县乌巢河上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跨径120m的新型石拱桥,惊动了国际桥梁界。又如,在粮棉产地洞庭湖区,公路是一个薄弱环节。90年代起在湘北公路干线上要修建不少大跨径长桥,但普遍存在地基软弱的问题。对此上官兴提出开发大直径预应力空心桩新结构来解决承载力的问题,还实验用薄壁结构来实现轻型化。这种想法已列入交通部“八五”行业联合科技攻关计划,该课题在湘北干线4座大桥中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上官兴还十分注重研究方法上多方面知识的结合、本人经验与他人已有成果的结合、经典科学与新兴科学的结合、桥梁知识与非桥梁知识的结合。例如,针对桥梁预制悬拼工程控制需要进行大量的繁琐计算,上官兴将新型的工程控制理论与自己丰富的吊装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预应力配索的“零弯距、零位移”工程控制方法。新方法实行起来既快捷又方便,极易被广大施工人员接受。已用于多座斜拉桥、连续梁桥梁施工,达到了合拢标高差仅为厘米的精度,这使专搞工程控制的计算机专家都深为佩服。
(四) 科技兴桥 效益显著
作为一名桥梁工作者,上官兴对于节省造桥费用的意义体会最深。无论山区人民还是水乡人民,都希望在当地修造桥梁、改善交通、发展经济,可因经费紧张而造不起来。在漫长的工作实践中上官兴深深体会到桥梁工程的节约关键首先在于设计。数十年来他之所以刻苦钻研技术,不断优化设计,就因为他心中一心想着要用新技术来优化设计,取得最大的效益。湖南省最高科技奖“科技兴湘”奖的硬指标是得奖者的科技成果推广后要创造一千万元以上的经济效益。上官兴以自己的业绩迈入了这一行列。
作为一位搞设计、搞科研的桥梁专家,上官兴总是把能节省资金、能产生效益这一点当作他是否成功的一项重要标准。他长年苦苦探索的就是如何根据我国设备少、工价较低的国情来选择最适宜的结构和施工技术,从推广新技术出发来达到用较少的资金来建起尽多尽好的桥梁。1977年至1983年间上官兴研究成功的“石砌板肋拱桥新结构”在不少省市广为推广。仅在湖南省境内就已节省资金达500万元。他设计的大跨度50t缆吊工艺在湖南省多座桥梁施工中推广使用,经济效益达200万元。1985年在广东九江大桥招标工程中,他代表粤湘公司提出的构思独特及施工技术先进的中标方案为甲方节约标价2200万元。1986年他组织研究成功的“斜拉索热挤PE防护技术”推广运用在国内许多著名的大跨径斜拉桥中,例如长沙湘江北大桥、上海南浦大桥、杨浦大桥、武汉长江二桥、铜陵长江大桥等。节省经费累计为数千万元之巨。1990年在湘潭湘江二桥工程设计中,他提出无承台截面φ3.5m大直径桩基础方案,取消水中围堰,节省资金达200万元。1994年在常德石龟山大桥施工设计图中,他提出的φ4m独桩独柱空心结构和逐孔浇筑连续梁新工艺,与初步设计相比节省标价达1000万元。这是湖南省建国以来桥梁工程设计优化中取得的一次最大的节约效益。1995年在桃源沅水大桥施工图设计中他提出新颖的中承连拱和φ5m大直径挖孔空心墩新结构,又减少资金500万元。1993年上官兴参加江西省鄱阳湖大桥初步设计竞选。他领导的湖南省公路设计公司运用“洞庭湖区桥梁建设新技术开发”课题中的研究成果所提出的方案中选,为江西省节约资金高达1.2亿元之巨,从而轰动了全国桥梁界。
(五) 迷恋事业 虽苦犹甜
上官兴年轻时兴趣十分广泛,绘画、摄影、提琴、手风琴、诗词样样都精通。但从事桥梁设计工作以后,“钻研技术优化设计”、“解决难题为民造福”给他精神上带来了极大的兴奋和幸福感,原有的一些爱好则都感到索然无味了。人们送了他一个绰号“桥痴”。上官兴自己也常不由自主地说:“对事业的追求是我最大的幸福,忘我的工作是我人生的最大快乐。”
上官兴一年到头,不是在工地就是在工作室,总是工作到深夜才回家。至于家务事,那真辛苦他夫人一辈子了。他也很想分担部分家务,但实在是工程中有那样多疑难问题等待他解决,为此不得不付出加倍的辛勤劳动和刻苦钻研。由于对事业执着的追求,上官兴欠下不少“家务债”。20多年前,一生从事桥梁设计的父亲含冤去世。上官兴当时在工地上,不巧妻子又难产,家里要他火速赶回去。在公与私的矛盾剧烈冲突下,上官兴不得不委曲了妻子。当拱肋开吊后再赶回家时,妻子在同事们关心下早已动过了手术。
每年隆冬腊月是河道枯水时期,也正是桥梁基础施工的黄金季节。作为一名以身作则的技术负责人,上官兴已记不清有多少年春节是在工地上过的了。只有他的亲友知道,多年来都难得见他在家里吃上一顿团年饭。上官兴年迈的母亲曾病瘫6年,全靠他几位弟妹招呼。看到上官兴为事业而忙碌,无法招呼老母,他那几位好弟妹也一致提出决不让他分心,要全力保大哥搞科研。1988年在修建广东九江大桥合拢的关键时刻,他母亲病逝。上官兴本已到了广州火车站准备回南昌去奔丧,但想到广东省领导对大桥安全合拢的担心,作为总工程师的责任感促使他毅然返回工地。对他这种公而忘私的精神,广东省交通厅党委第二天特别赶来表示慰问。“自古忠孝难两全”,上官兴坚守在大桥岗位上,他饱含热泪遥望亲人,向母亲默默致哀。
早已年过半百的上官兴,现任设计公司总经理,既要搞管理还要搞设计,时时还忘不了搞科研。任务多人手少,为圆满完成交通部“八五”攻关课题他不知疲倦地工作,几乎天天要忙到半夜12点。多年来,他从来没有休息什么星期天、节假日。一些跟他一起干的年青人一个个都说吃不消了,上官兴叫他们去休息,自己仍留下来继续工作。
上官兴患有多种慢性病,亲人们总劝他去住院检查一下,组织上也几次安排他去疗养,可上官兴总是因为忙而没有去。总是带病拼搏,还经常带着大瓶的喉片,为技术问题嘶哑地争论着。他饱满的激情似一部永动机,支持他在不息地工作,他认为这就是他人生的最大幸福。他长年苦干、舍己忘家的精神,感动了所有和他共事的朋友、各级领导和他的家庭成员,从而得到他们的共同理解和支持,这就是上官兴之所以能出色地完成时代所付予的重任的重要原因。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一个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的人是必定会取得事业成功的。
(六) 不计名利 无私奉献
1994年,湖南省总工会要选派3名劳动模范去北京参加五一节观礼,其中有1名是知识分子,条件之一是能赚钱而本人又不要钱。在湖南几百万知识份子中终于选上了上官兴,而他的确是一位廉洁无私的知识分子能人。上官兴又何止是一般的廉洁。他一向不计名利,一贯乐于奉献。他每年为公司创收百万元,为国家节省上千万元资金,而他本人虽有不少收入,但都没有收进自己的腰包,依然是个穷知识分子。有人劝这位极会挣钱的大专家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不要总是热天一件背心、冬天一件工作棉袄。他回答说:“生活上只要过得去就行了,钱,要用在推动事业进步上。”
早在1986年,上官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奖金5000元。他把这笔奖金全数赠与省公路学会,作为全省各地区各派二名代表去改革开放先行的广东省参观学习费用。1988年,上官兴在广东九江大桥修建中,由于工期一再提前及大批新技术夺魁,获得46万元巨额奖金。他用麻袋把这笔钱拿回来,马上就全数分给了参加突击会战的全体员工。1990年上官兴获得6万元专利转让费,又都全部分送给了多年来帮助与支持他搞科研的同志。1994年上官兴获得“科技兴湘”、“科技兴交”奖奖金3万元,全部用作了江西湖口大桥设计经费。他总是这样“公私不分”,将自己所得的技术咨询费和专利转让费用于科研,3年内其金额累计达数10万元之巨。省交通厅领导知道上官兴总是将自己的奖金充作公用,于是在颁发“科技兴交”奖奖金时特意交给他夫人。而上官兴的夫人段天姿最了解丈夫的秉性了:他从不把奖金拿回家,反倒经常挪用家里的钱。
对于名誉,上官兴同样不计较。当年修建长沙湘江大桥时,他所提出和指挥实施的双跨缆吊方案创造了工程奇迹,但由于历史原因被宣传是一位工人发明的。直到14年后他的这一功绩才被承认,但在这14年间他并未因此而停顿前进半步。在科研中上官兴十分谦虚好学。他知道自己在外语、电算和机械方面的知识不足,就主动结交在这些领域中有专长的朋友。很多科技进步奖,都是他和朋友们合作的产物。当别人提出好的构思时,他全力支持,并亲自组织实施,但在获奖时他总是主动把自己的名次排在后面。例如,φ7预应力体系是与某大学合作开发的。由于国内尚无先例,科研具有一定的风险,为了鼓励××老师,他在合同上写出如下条款:“研究成果鉴定后归××大学所有,如在工程中使用出了问题,由上官兴总工承担责任。几年后在上官兴的主持下该项目取得了成功,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时,上官兴排名果然列在其后,终使××老师心中由衷地佩服。上官兴这种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感动了他身边的人们。不少人从内心钦佩他,从而诚心地协助、支持他,心甘情愿地与他一同苦干。
对于年轻人上官兴更是倍加爱护。一是在技术上毫无保留地耐心传授;二是作风上认真言传身教;三是工作上大胆启用。在他的关怀下,公司里一批年青人得到了不同寻常的进步,往往毕业不久就能拿下一些有相当难度的桥梁工程设计任务。
在市场经济形势下,有人劝上官兴不要去花钱搞科研,要他去套标准图,按已有经验搞设计,立竿见影多赚钱;甚至还可卖牌子转包工程来赚大钱,早致富。对此他总是坚决拒绝。他认定了“科技兴国”、“科技兴桥”的硬道理,作为一名国家级专家不应该只顾眼前利益,而应坚守岗位,带头开发科技,推进桥梁技术质的飞跃。上官兴决心继续发扬艰苦奋斗作风,把科研与设计紧密结合起来,努力为我国桥梁技术早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作出新贡献。这正是一位真正的桥梁专家具有的高尚的职业道德。
全国劳动模范、国家级有突出贡献桥梁专家
华东交通大学上官兴教授简介
(一)、工作简历
1957年~1962年 中南土木建筑学院(湖南大学)土木系桥梁专业;1962年~1982年 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工程师;1983年~1991年 湖南省路桥建设公司总工程师;1992年~1996年 湖南省公路设计公司经理兼总工程师;1997年以来 中交四航设计院路桥所总工程师。2000年起为华东交通大学土建学院特聘教授。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60余篇并出版有三本专著。受人民交通出版社委托,担任《中国现代公路桥梁技术丛书》的主编。
(二)、科技成果
上官兴先后15次获得科技成果奖,其中省、部级一等奖五项及国家二等奖两项。
1、1978年《连拱简化计算法》和《双跨缆索吊装》获湖南省科学大会奖。1980年《石砌板肋拱桥》获湖南省重大科技成果奖。后在省内外推广建成300余座新型石拱桥,在地方公路建设中取得优异成绩。由于在“双曲拱桥的推广”工作中有突出贡献, 1985年获国家首届科技进步二等奖。
2、1986年~1988年在广东省干线公路最后一座渡口改桥工程(广东南海九江大桥)招标中,上官兴提出的“2×160m独塔斜拉桥”和“千米连续梁顶推”方案中标。在这座长1800m,跨珠江干流――西江的特大桥中,担任副指挥长兼总工程师的上官兴,先后创造出无承台变截面大直径桩、φ7预应力体系、超“千米箱梁顶推”、斜拉索热挤PE索套、斜拉桥140t箱梁全截面不对称吊装和运行中不停顿调索等10多项新技术。分别荣获交通部、国家教委和广东省三个“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三)、荣誉称号
1、1986年国家人事部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2、1987年获湖南省委省政府“湖南省优秀科学技术工作者”称号 。
3、1989年获“湖南省特级劳动模范”、“交通部双文明劳模”和“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
4、1990年~1991年任湘潭湘江二桥副指挥长兼总工程师。利用其“连续千斤顶”专利,实现了多孔“(7×42.86m)箱梁连续顶推和(90m跨20m宽)箱悬拼施工的液压提升两项新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荣获“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称号。
5、由于上官兴在科研工作中的优异成绩,1994年荣获湖南省综合科技最高奖“科技兴湘”奖;1996年又被授予《湖南省十大杰出职工》的光荣称号。
(四)、创新业绩
2、2001年,在湖南永连公路上的天子山桥,为克服100余米高的箱形拱桥施工困难,上官兴提出“钢管砼桁式索拱桥”的新构思并组织华东交大和中交四航设计院路桥所完成修改初步设计。2003年在湖南路桥公司和贵州省桥梁设计院的共同努力下,125m跨径天子山桥胜利建成,系世界上首例拉索组合拱新结构。这种采用钢管混凝土拱做下弦,φ7斜拉索做斜杆和预应力板做上弦的新技术,可将贵州省首创“桁式组合拱”跨径推进到600m,将成为V型深谷地形中最具有魅力的一种新桥型。
3、2003年~2004年,上官兴借调到江苏苏(州)~(南)通大桥建指,担任世界最大跨径(1088m)斜拉桥基础施工的“钻孔桩专家”。他提出“P.H.P专用泥浆”技术,帮助施工单位实现了120m超长桩的零沉淀(设计允许20cm)。提高桩承载力10%。他对131根钻孔桩施工平台方案进行优化,提出直接用钢护筒做钻孔桩施工平台的创意,为二公局和二航局两个施工单位节省施工钢材高达6000t。他在认真总结17根试桩资料的基础上,提出超长钻孔桩沉降曲线(σ-y)计算方法,填补了国内空白。由于他在世界桥梁最大规模的群桩基础中做出了重大贡献,2006年,上官兴荣获苏通长江大桥“创新标兵”光荣称号。
华东交通大学土建学院2006年1月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8 12:30
目录
概述
个人经历
主要业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