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云相(1895—1969年8月8日),字纪青,山东商河人。1910年入
山东陆军小学堂,四年后入陆军第二预备学校。1917年入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科,两年后毕业。历任
孙传芳部排长、宪兵营长、团长、第七师第十三旅旅长。曾参与对
红军的“围剿”,是
皖南事变的主要执行人、直接指挥者。1969年8月8日在
台北病故。
人物生平
出生商河
上官云相,山东商河县人。1895年2月26日出生。商河地处鲁北,土地相对贫瘠,上官家族世代居县城西北三十里的小街子村。祖辈世代务农,家境贫寒,仅有薄田数亩,终年劳苦,仅能维持生计。他的父亲上官维主持家务时,在农事之外又兼营泥水匠,农暇时为人营建房屋以营生。上官维粗识文墨,常外出他乡,见识结交日广,逐渐具有鉴赏瓷器古董的知识,遂开始从事古瓷生意,致家境渐趋小康。母亲王氏是一个农村妇女,向以纺织为副业,以补家用。上官云相是长子,有弟二人(云廷、云明),妹四人。
两次娶妻
上官云相早年沉静寡言,行动拘谨,但是聪慧好学,成绩优良。阎姓垫师深赏其才,观其志向,断言其将来必成大器,遂不嫌其家贫,将女儿阎树芝配给上官云相为妻。后来上官云相长期在外过军旅生活,少返故里。阎树芝于二十年代初迁居济南大明湖附近抱厦庙。上官云相在外同一浙籍女士易某结婚,携她随军迁移。
学习经历
1910年7月,上官云相赴省城济南,考入山东陆军小学。陆小三年毕业后,于1914年6月赴武昌,考入湖北陆军第二预备学校。1917年1月,又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预备生队,半年后转入该校第六期步兵科。在他同期的同学中,有顾祝同、余汉谋、叶挺、韩德勤等人。
进入军营
1919年3月,上官云相在保定军校毕业后,以见习生的身份被派往湖北陆军第二师第二十一混成旅(旅长孙传芳)任卫队排长、连附。从此他追随孙传芳左右,随孙的升迁而升迁。1920年,孙传芳接任湖北督军王占元的第二师长。他仍随侍孙,负警卫之责。1923年,孙传芳率部入闽,任福建军务督理,上官云相升任督理公署少校参谋。不久发生江苏和浙江地方军阀之间的齐(燮元)卢(永祥)之战,孙传芳趁机率部进入浙江,于1925年改任闽浙巡阅使兼浙江军务督理,他升任督理公署中校宪兵营长。
主要任职
1936年赴欧考察;1937年任豫鄂皖边区绥靖主任;1938年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部总参议、第三十二集团军总司令。参与制造围剿新四军的“皖南事变”;1943年任第三战区副司令氏官;1945年5月任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1947年任保定绥靖公署副主任。1948年1月任华北“剿匪”总部匡总司令。
逝世于台
上官云相于1949年3月携眷属飞往香港。在香港期间,上官云相在对友人说话时承认,人民解放军的战略、战术都比国民党军队“高出一筹”,认为国民党的失败是势所必然。他不久后去了台湾,于1950年月去职。后来,他在高雄市隐居生活,惟每年春节出席一年一度山东同乡会的团拜活动,以与同乡联络增进乡谊为慰。他的晚年生活十分消沉、悲观。1969年,上官云相患病住进了台北荣民总医院,于8月8日去世,终年七十四岁。
人际关系
长姐:上官懿贤
二弟:上官云廷
三弟:上官云明
妻子:阎淑芝、易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