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鼓
汉语词语
三鼓,读音为sān gǔ,汉语词语,意思是渭三度击鼓,出自《左传·庄公十年》。
解释
(1).渭三度击鼓。
(2).三更。
出处
《左传·庄公十年》:“ 齐 人三鼓。” 宋
杨万里
《仲良见和再和谢焉》诗:“吾才三鼓竭,君思九江宽。”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 汉 魏 以来,谓为
甲夜
、
乙夜
、
丙夜
、
丁夜
、
戊夜
;又云鼓,一鼓、
二鼓
、三鼓、四鼓、
五鼓
;亦云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皆以五为节。”《红楼梦》第一回:“那天已交三鼓,二人方散。” 清 昭连 《啸亭杂录·马僧》:“未三鼓,公起视,自饲马。”
参考资料
三鼓
.汉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3-03-11 15:25
条目作者
小编
资深百科编辑
目录
概述
解释
出处
参考资料
Copyright©2024
闽ICP备2024072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