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里镇,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覃塘区,地处
覃塘区南部,镇龙山东部,东接西江农场及
石卡镇,南与
五里镇毗邻,西与南宁市
横州市镇龙乡接连,北与覃塘镇、
黄练镇为邻,行政区域面积127.64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三里镇户籍人口为63057人。
历史沿革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为分为8个区时为覃塘区山里乡。
1949年12月,设立50个乡镇时为三里乡。
1950年5月,设16个区时属第二区,称为三里乡。
1958年2月,设6个区时,也称三里乡。
1959—1984年,称三里公社。
1984年11月,撤公社建三里镇。
1987年,分出五里乡。
行政区划
2011年末,三里镇辖三里1个居民委员会,大零、龙田、九岸、双凤、大周、水仙、隆兴、吉塘、石社、甘道10个村民委员会;下设37个居民小组、276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1年10月,三里镇辖1个社区、10个行政村:三里社区、龙田村、九岸村、双凤村、大零村、大周村、隆兴村、水仙村、吉塘村、石社村、甘道村,镇人民政府驻三里社区北华街58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三里镇地处
覃塘区南部,镇龙山东部,东接西江农场及
石卡镇,南与
五里镇毗邻,西与南宁市
横州市镇龙乡接连,北与覃塘镇、
黄练镇为邻,行政区域面积127.6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三里镇地处镇龙山脉东南侧,地势为西高东低,属半山区半平原地区,中部平原区,西北部丘陵区。地面高程一般在海拔70—130米,最高点三等岭海拔795米,最低点石社甘塘56米。
气候
三里镇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春暖秋凉,夏长炎热高温多雨,冬短寒冷。多年平均气温21.5℃,1月平均气温11.8℃,7月平均气温28.6℃。境内平均风速2.5米/秒。年生长期340天,无霜期年平均331天,最短为301天。年平均降水量1600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66天。降雨集中在每年4—10月,7月最多。
水文
三里镇主要河流有义渡江。发源于镇龙山北麓及东龙、樟木、覃塘等多条小河于境内双凤村汇合后,称义渡江,进入港北区后称鲤鱼江。境内该河段长18.9千米。
自然灾害
自然资源
三里镇境内主要矿藏资源有铝土、白云岩和石灰岩等。有中小型水库6座,常年有效库容1112万立方米。
2011年,三里镇有耕地面积5.5万亩。
人口
2011年末,三里镇总人口60963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9140人,城镇化率15%。另有流动人口2500人。其中男性31320人,占51.38%;女性29643人,占48.62%;14岁以下11326人,占18.58%;15—64岁44114人,占72.36%;65岁以上5523人,占9.06%。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41363人,占67.85%;壮族19600人,占32.15%。2011年,人口出生率14‰,人口死亡率5.6‰,人口自然增长率9.49‰。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458.37人。
截至2019年末,三里镇户籍人口为63057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三里镇完成财政总收入998万元,比上年增长8%。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480万元,增值税423万元,企业所得税90万元,个人所得税38万元。人均财政收入770元,比上年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7439元。
2019年,三里镇有工业企业171个,其中规模以上1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个。
农业
2011年,三里镇实现农业总产值2.77万元,比上年增长8.9%,农业增加值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28.1%。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2.09万吨,人均308千克。主要经济作物有甘蔗、花生、木薯、水果、蔬菜等。2011年,甘蔗种植面积1.97万亩,产量达9.6万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出栏2.5万头,年末存栏2.7万头;家禽出栏38.7万多羽,年末存栏14.5万多羽。2011年养殖黄沙鳖1.5万多只,罗非鱼产量18.75吨。2011年末累计造林2.7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9.2%。2011年,农业机械机具总量约1.5万台(套)。
工业
三里镇以木材加工业、建筑材料为主。2011年末,工业总产值达到75000万元,比上年增长6%。各类民营企业103多家,职工6500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家。完成工业增加值2.69亿元,比上年增长15.03%。
商业外贸
2011年末,三里镇有商业网点25个,其中消费品市场1个,在册个体工商户490户。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6亿元,比上年增长14%。出口总额110万美元,主要产品树脂等。
金融业
2011年,三里镇金融产业实现增加值2120万元,比上年增长5%,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2.2%。2011年末,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2.58亿元,比上年增长24.04%。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三里镇有幼儿园10所,在园幼儿1720人,专任教师60人;小学11所,在校生4772人,专任教师26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2692人,专任教师158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9.6%,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410万元。
文体事业
2011年末,三里镇有镇文化广播电视站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3个,农家书屋12个,藏书6万余册。农民艺术演出队(业余艺术演出队)3支,演出人员40人。2011年末,收视率达88%。
2011年末,三里镇有中小学体育场2个,全镇共有55个篮球场,其中灯光球场24个。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3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三里镇有镇卫生院1个,村卫生室27个;病床21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3.2张。专业卫生人员75人,其中执业医师11人,执业助理医师22人,注册护士13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53309人,参合率94.12%。
社会保障
2011年,三里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85户,人数292人,支出4.2万元,比上年增长10%,月人均171元,比上年增长9%;城市医疗救助74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65人次,共支出2.5万元,比上年增长18%。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702户,人数2260人,支出22.6万元,比上年增长12%,月人均68元,比上年增长13%;农村五保集中供养208人,支出70万元,比上年增长4%;农村医疗救助4110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3300人次,共支出37.3万元,比上年增长9%。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20人,抚恤事业费支出50万元,比上年增长8%。年末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3.21万人,比上年增长4%,参保率达94.12%。
邮政电信
2011年末,三里镇有邮政局1处,电信通信服务网点11个,固定电话用户0.8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3万户。
基础设施
2011年,三里镇境内有水电站1家,年发电量达450万千瓦时。
给排水
2004年,三里镇建成甘道水厂。2011年,供水量达48万立方米,圩镇居民100%用上自来水。圩镇道路两边均铺设排水管道。
2011年,三里镇有35千伏和110千伏变电站各1座,供电所1家。2011年,全镇用电2851.7万千瓦时。
交通运输
三里镇境内有209国道纵贯全境,黎湛铁路复线傍境而过,等级公路53千米,其中二级公路20千米。
历史文化
三里镇因镇人民政府驻地位于三里圩得名。清乾隆五年(1740年)由中元迁来,此地距中元埒约3华里,故取名三里圩。
风景名胜
据民国《贵县志》记载:“相传三里圩辟于乾隆五年(1740年),初甚草昧,后渐繁盛。民国四年八月日,大雨滂沱,午夜山洪怒发,该圩平地水深八尺,坏屋舍三里二十余间,淹毙牲畜无算,家具货物漂荡殆尽,同时附近带都村亦毁庐舍数十间。”
中共广西省代表会旧址位于三里镇西面2.5千米的罗村覃宅, 原建筑为悬山顶砖木结构。仅存一小闸门和一间敞口厅, 闸门门高2米,宽1.3米,上面砌砖秃顶;敞口厅是会场,宽4米, 进深6米,高7米,泥砖青灰瓦顶。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11月7日中共广西省郁江代表会议在这里召开,有7个县2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由
陈岸主持,会上产生省工作委员会,书记陈岸,委员有
黄彰、
彭懋桂、陈湖光、滕雪心(女)等。
甘道水库是三里镇的一座水库,位于甘道村郁江支流云表河上,建于1972年。水库正常库容为880万立方米,集雨面积为53平方千米,海拔为184.7米。
义渡桥位于三里镇,始建于1975年11月,1976年12月竣工通车,桥长146米,桥宽7.5米,为双曲拱结构桥梁,由国家投资12.6万元。义渡桥所在的位置原是只是一个渡口,古时在两岸修建有义渡码头,义渡桥横架于郁江一级支流鲤鱼江之上,义渡桥的建成开通使得覃塘圩通往五里圩的道路从此变成坦途,更使得国道209线贵港段结束过渡历史,使得贵横两地陆路通畅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