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镇(已撤销),隶属于贵州省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地处
惠水县中南部,东与
和平镇、鸭绒乡接壤,南抵好花红乡,西与
大龙乡毗邻,北与和平镇、大龙乡相连,辖区总面积64.75平方千米。2011年末,三都镇辖区总人口23647人。
历史沿革
明、清时期,为卧龙番、小龙番、大龙番、罗番、金石番等长官司司治驻地。
民国三年(1914年),为定番县西一区辖地。
民国十九年(1930年),称三堵镇。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改称三都联保。
民国三十年(1941年),设三都镇,直属县。
1952年,鸣钟、赤土寨、旧司等地划入。
1958年,分设三合、三都生产管理区。
1963年,分建三合、三都2公社。
1983年,改三合、三都2乡。
1984年,三合乡更名金石乡,三都乡改三都镇。
1991年,原三都镇、金石乡合并为新的三都镇。
2014年2月,撤销三都镇、好花红乡、甲戎乡,设置
好花红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三都镇辖三都、金田、小龙、上衙、九门、栗木、百鸟河、平地8个村民委员会,下设125个村民小组。
截至2013年8月,三都镇辖8个行政村:三都村、百鸟河村、平地村、上衙村、金田村、栗木村、小龙村、九门村,镇人民政府驻三都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三都镇地处
惠水县中南部,东与
和平镇、鸭绒乡接壤,南抵好花红乡,西与
大龙乡毗邻,北与和平镇、大龙乡相连,辖区总面积64.7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三都镇地处苗岭山地向广西丘陵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势呈东西高、南北低的阶梯走向,沿河两岸地势平坦,海拔990—1080米。
气候
三都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春冬两季较长,夏秋两季较短,雨热同季。多年平均气温15.8℃。年平均降水量1213毫米。
自然灾害
三都镇主要自然资源有干旱、冰雹、低温连阴雨、凌冻、洪涝等。
自然资源
三都镇境内矿藏资源主要有煤炭、方解石、页岩等。煤炭总储量785万吨,方解石和页岩的储量和品质均居全县之首。森林资源丰富,全镇森林覆盖率38%。
2011年,三都镇有耕地面积2.68万亩。
人口
2011年末,三都镇辖区总人口23647人。另有流动人口2270人。总人口中,男性12226人,占51.7%;女性11421人,占48.3%。2011年,人口出生率13.84‰,人口死亡率6.08‰,人口自然增长率7.76‰。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65.2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三都镇农民人均纯收入4930元。
农业
2011年,三都镇生产粮食10433吨。
工业
2011年,三都镇工业总产值达到5927.56万元,比上年增长13%。企业19家。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三都镇有初中1所,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文化事业
2011年末,三都镇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8个,农家书屋8个,藏书1万多册。文艺队8支。2011年末,有线广播站1个,电视综合覆盖率达10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三都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9个,其中镇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8个;病床22张。专业卫生人员26人。
社会保障
2011年,三都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9户,人数95人;城市医疗救助95人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38户,人数1254人。
邮政电信
2011年末,三都镇有邮政代办点1个。乡村通邮率100%。电信服务网点1个。
基础设施
2011年末,三都镇有自来水厂1座,铺设干线水管13千米,日生产能力800吨。年工业用水1000吨,生活用水29.2万吨,居民自来水普及率95%。
2011年末,三都镇有变电站1座,全镇实现了户户通电。
交通运输
2011年,三都镇境内村村通公路。101省道贯穿全境,境内有80%的村寨位于省道沿线和涟江河流域,往北可直达县城和省会贵阳,是周边乡镇、罗甸、望谟等地通往惠水县城、省会的交通要道;往南可经罗甸直达广西,是贵阳、惠水南下广西、广东等地的交通枢纽,往西可到长顺县。
历史文化
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有记载为“三堵寨”,据说这里是定番州南部的第三道关卡,故称“三堵”,后取同音命名三都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