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经典是结集了佛陀弘法四十五年的教义,以
巴利文记录的佛教经典。 其中包括:
律藏、
经藏和
论藏。佛教的三藏经典是由亲耳听闻佛陀言说的
阿罗汉们所结集的。
历史文化
佛陀虽然已经入灭,但是他生前的教诲却一直流传下来。佛陀虽然没有著书立论,可是他的教义,却由他的弟子们以超凡的记忆,一代一代的以口头方式流传下来。
佛陀入灭后,五百名上座阿罗汉弟子即刻召集了结集大会,重覆地审核了佛陀的教义,当时,由阿难达尊者诵出经藏,伍巴离尊者诵出律藏。在第一次结集一百年后,当卡拉索喀(alasoa)王朝时,举行了第二次结集。这是因为有部分信徒提出要求修改十项戒律(十事非法),但是,遭到上座弟子们反对,他们认为佛陀所订立的戒律是完整的,不需要做任何的更动,要求修改戒律的信众决定举行另外的结集,这称为大众部结集,这导致僧团的分裂。
到了公元前三世纪,阿首咖(Asoka)时代,举行了第三次结集。在这次结集中,僧众们对经藏和律藏都发表了意见,也一致的对经藏和律藏做了再次结集。
在这次结集后,主持莫噶里普塔.提萨(Moggalputta Tssa,古译:
目犍连子帝须)尊者,从经藏中整理出第一部「论」《辨宗义论》(Atthaatthu),让信徒们更容易的理解佛陀的教义。上座部通过和接受了论藏(
阿毗达摩,Abhidhamma)为佛教经典的一部分,到这时候,三藏经典才完全的定了型。
公元 80 年,第四次结集在斯里兰卡举行,由国王瓦塔噶米尼.阿巴鸦(Vattagamn Abbaya)主持。这是在佛教史上,第一次将三藏经典以文字记载下来。
三藏宝典分为三个部分:律藏、经藏和论藏。
律藏
律藏记录了比库和比库尼生活的戒律。它详细的记载了佛陀所教化的戒律和道德生活的渐次进展。它也记载了佛陀弘法的生涯,也间接的记载了当时印度的历史、风俗、习惯、艺术和科学等有价值的史料。
佛陀证悟后的二十年内,并没有订立任何戒律。后来僧团逐渐庞大,所带来的问题也多了,因此,佛陀开始为僧团制定戒律。
在律藏中保留的五种:
二、巴吉帝亚 (Pàcittiya,古译:波逸提)。
三、大品律 (Mahā-vagga)。
四、小品律 (Cullaagga)。
五、附随 (Parivāra)。
经藏
经藏主要收录了佛陀在各种场合所讲述的教义。其中也包括了佛陀的弟子如:沙利子(Sàriputta)、阿难达(ananda)和马哈摩嘎喇那(Mahàmoggallàna)等的弘法记录。经藏是一套非常究竟的经典,佛陀为了弘扬佛法,将这些教义善巧的加以解说,以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和不同性格或理解力的人。
经藏分为五大部:
一、长部 (D?ghanikàya)
二、中部 (Majjhimanikàya)
三、相应部 (Saüyuttanikàya)
四、增支部 (A?guttaranikàya)
五、小部 (Khuddakanikàya)
小部经藏共收录了十五部经:
1、小诵(Khuddaka patha)
2、法句(Dhammapada)
3、自说(Udana)
4、如是语(Itivuttaka)
5、经集(Suttanipata)
6、天宫事(Vimanavatthu)
7、饿鬼事(Petavatthu)
8、长老偈(Theragatha)
9、长老尼偈(Therigatha)
10、本生(Jataka)
11、义释(Nidesa)
12、无碍解道(Patisambhidamagga)
13、譬喻(Apadana)
14、佛种姓(Buddhavamsa)
15、所行藏(Caciyapitaka)
论藏
论藏,对一个肯思考的人来说,是重要和有意义的。它包含了佛教所有高深的哲理,与经藏深入浅出的说教方式,刚好成为一个强烈的对比。经藏中所提出的问题,是属于个人或众生。但是,在论藏中不同于这些传统的名目,我们面对的是一些探索
生命本质的名词,如:假合、名、色等等。在经藏中所记载的是普通的教义(普法,ohara Desana),在论藏中所记载的是究竟的教义(对法,Paramattha Desana)。
在论藏中,每一件事物都加以详细的分析和说明,因此称为分析的教义。
论藏中包含了四种有关于生命终极的究竟法(Paramattha),它们是:心法(Citta)、心所法(Cetasa)、色法(Rūpa)和涅槃法(Nibbàna)。这四种究竟法,对众生进行了细微的分析和详细的解说,一切都是因缘条件和四大的假合。最后,它更将所有有关于达到终极目标的方法和细节都加以更详细的分析和解释。
论藏包括以下七部经典:
一、法集论(Dhammasa?ga??)
二、分别论(Vibha?ga)
三、界 论(Dhàtukathà)
四、人施设论(Puggalapa¤¤atti)
五、论 事(Kathàvatthu)
六、双 论(Yamaka)
七、发趣论(Pa??hàna)
分类法
根据佛陀的论说,而分为九类(九分教):
一、契经(Sutta):散文体,是佛陀在各种场合宣说的各种长、中、短的经文、如:《祝福经》(Mangala Suttaü)、《宝经》(Ratana Suttaü)和《慈心经》(Metta Suttaü)等。律藏的全部经文都属于这个体裁。
二、重颂(Geyya):以散文体的论说于前,偈颂结尾,有重新宣示之意。如:《相应部经》等等。
三、记说(Veyyàkara?a):即广分别说,整部论藏都属于这类,在三藏中除了其它八类外,都全部属于这类。
四、偈颂(Gàthà):诗偈体,全部经文以诗偈诵出。如《法句经》、《长老偈经》、《长老尼偈经》等。
五、自说(Udàna):是佛陀即兴发表的言说。这类经文一部分收录在《小部》 中。
六、本事(Itivuttaka):共有一百一十二部经。每部经都以「如是我闻」作为开始。也是《小部》十五部中之一。
七、本生(Jàtaka):收录了五百四十七个佛陀自说过去世因缘的故事。
八、稀有法(Abbhuta dhamma):解说一切绝妙稀有的事,如:《稀有法经》(《中部》第 123 经)。
九、方广(Vedalla):意义方广大的经文,如:《大毗陀罗经》(《中部》第 43 经)、《毗陀罗经》(《中部》第 44 经)、《正见经》(《中部》第 9 经)等。这些都是佛陀回答发问者而令他们充满法喜的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