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胡
三弦胡琴
三胡,是20世纪70年代在二胡的基础上改制而成的一种新乐器。音色明亮淳厚,表现力强,可用于独奏重奏、器乐合奏或为歌舞伴奏。琴筒有八方形、六方形、双筒等几种。
历史发展
彝族三胡是源于奚琴类型的拉弦乐器。从清代初年起,随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日渐频繁,使拉弦乐器出现了许多新的品种。中国著名的音乐史学家杨荫浏先生在《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三十四章)中说:“到了清代,除了原有二弦的胡琴或二胡之外,又出现了四弦的四胡,专用于伴奏京剧的京胡……少数民族地区也出现了不少拉弦乐器,如……西南阿细族的三弦胡琴。”这种三胡大约出现于清代晚期的咸丰、同治年间(公元1851年—1874年),是在汉族竹筒二胡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七十年代制成的三胡,造型优美、协调,3 个螺丝弦轴横列琴杆上部,琴头呈弯脖形。琴杆是前平后圆的椭圆杆,不仅增强了抗弯强度,而且便于演奏、手感良好。琴筒为扁八方形,蒙以皮板厚实的蟒皮。3 条琴弦在千斤和弦马上都呈阶梯排列。采用双毛弓,一束弓毛夹于d1 、a1 弦之间,另一束弓毛处于 a1 弦之外。它既有二胡的音色,又有中胡的低音音色,既能演奏单音旋律。又能演奏和弦。
七十年代末制成的三胡,琴筒为六方形,较二胡筒稍大,蒙以较厚蟒皮。琴杆直径较粗,并在靠近琴筒的上方向内凹进。采用固定千斤,凹形弦马、琴弦按四、五度定为a 、d1 、a1 。低音a 弦的音色柔和、淳厚,二、三、四把位尤能与小提琴G 弦的音色媲美。由于四、五度定弦,增加了表现能力,使所奏乐曲的民族风格更加鲜明。
八十年代初研制成功双筒三胡。它的琴筒分内筒和外筒两部分。内筒呈八方形,筒后口装音窗。并开有一圈立体音孔。外筒前口呈扁八方、后口为正八方形。弦马也分内马和外马。3 条弦定为(g 、d1 、a1 )音,外筒张g 弦,内筒张(d1 。a1 )两弦,使用双毛弓。这种双筒三胡。有二胡的传统音色,音响宏亮,并可运用二胡的全部演奏技巧,丰富了和声效果。
三胡尚未定型,它的研究和改进工作仍在进行中。
彝族三胡是彝族特有的弓弦乐器,是民间乐舞“阿细跳月”的主要乐器。流行于云南路南、圭山、弥勒、沪西和宜良等彝族阿细人和撒尼人聚居地区。阿细人称“嘿胡”,撒尼人称“嘞胡”,木制琴筒,蒙蛇皮(或羊皮),琴杆用紫竹,杆端有三个森轸,三弦。琴弓略粗、竹制弓形、双股马尾,分别穿于一、二弦及二、三弦之间。演奏时一、二弦与二、三弦同时发音,音色丰富独特,柔和、圆润,可以独奏、合奏或为歌舞伴奏。
演奏时,奏者多用一条细绳拴住琴头与琴尾,系于胸前纽扣上,将琴筒置于腰间,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执弓拉奏。阿细人嘿胡定弦由里至外为(g1、C2、C1),中弦音高,外弦音低,里弦音居中;撒尼人嘞胡定弦为(g1、c1、c2),外弦音高,中弦音低。
三胡因马尾分开两股,不论拉奏里弦或外弦,中弦都同时发音,形成自然和音。三胡因琴弓短小,弓法上多用灵巧的分弓,指法的特点是滑奏,多用装饰音。旋律多变,音响丰富、甘润。
乐器文化
每逢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彝族传统的火把节夜晚,阿细和撒尼的青年男女聚集在松林边或院坝上,男子欢快地拉起三胡、弹响大小三弦,同女子对舞,这就是著名的彝族民间传统舞蹈《阿细跳月》(又称《跳乐》)。舞步刚健,踏脚击手,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充满着青春、欢乐的气氛。三胡音量较大,且富有细腻而深刻的表现力,是阿细人和撒尼人喜爱的民间拉弦乐器。两鬓斑白的老人经常在夜晚拉奏三胡自娱,闭目冥思、回首往事,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慨;年轻的小伙子和三胡则有着特殊的感情,每当他们晚上去和姑娘相会时,总要带上心爱的三胡,用美妙的琴声向心上人表达自己真挚的爱慕之情。三胡常和彝族其它乐器一起合奏。三胡与四弦的合奏曲有《跳舞调》。在弥勒县,阿细人《跳月》时,常使用三胡、大三弦、四弦和无膜竹笛等伴奏;在路南县,撒尼人的乐队则由三胡、唢呐、无膜笛和大、中 、小三弦以及小鼓、钹、金钱棍等乐器组成,多在《跳月》时演奏,常边奏边舞,乐曲有《迎春调》和《欢乐调》等。
演奏方法
演奏时,左手于千斤处扶持琴杆,大拇指勾住细绳套,将琴筒置于左侧腰间,用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按弦。右手执弓夹于三弦间拉奏,不论拉奏里弦或外弦,中弦都同时发音,形成自然和音。三胡的定弦因奏者的不同而有异,阿细人用的勒胡,定弦由里至外为g、c1、c,中弦比外弦高八度,里弦音居中;撒尼人用的里胡,定弦由里至外为g、c、c1,外弦比中弦高八度,里弦音居中。音域一个半八度。音色柔和浑厚,优美动听,为中音乐器。由于三胡的琴弓短小,弓法上多用轻巧的分弓,左手指法的特点是滑奏,多用装饰音和泛音等技法。演奏中旋律多变,音响丰富而甘润。可用于独奏、器乐合奏或为民间歌舞伴奏,是节日《大三弦舞》、《跳月》的主要伴奏乐器。
结构构造
形制与中胡相似,琴体较大。由琴筒、琴头、琴杆、弦轴、千斤、琴马、琴弦和琴弓等部分构成(图)。演奏者多就地取材、自制自用,故规格尺寸很不一致,小者全长80厘米左右,大者全长105厘米左右。琴筒呈圆筒形,有竹制或木制两种,竹制者多使用毛竹或较粗大的凤尾竹制成;木制者多使用整块的椿木、桐木、水冬瓜木或攀枝花木掏空或旋制而成,两端通透。琴筒长18厘米~25厘米、直径10厘米~16厘米、壁厚0.8厘米~1.2厘米,筒前口蒙以蟒皮、羊皮或青蛙皮,筒后端敞口、不设音窗,筒身上下开有插入琴杆的通孔。琴头和琴杆呈圆柱形,用一根竹材或木料制成。竹制者,多采用紫竹、凤尾竹、白竹或枯竹;木制者,常用红椿木、核桃木、青杠木等制作,以核桃木为佳,其长度与琴身全长相同,直径2.2厘米~2.6厘米。 琴头平顶无饰,琴杆上端横设三轴。弦轴用黄杨木、枫木或羊角制成,轴长18厘米~22厘米,木制者轴柄呈方锥形或尖锥形,置轴方向与琴筒平行。在第三个弦轴处拴有一个细绳套,绳套并下垂至千斤处。琴杆中部设有丝弦千斤,将琴弦拢聚于一起,它是有效弦长的上端固定点。琴马竹制,置于琴筒皮面中央,它是有效弦长的下端固定点。琴杆下端插入琴筒通孔中并露于筒外。张三条丝弦或钢丝弦。琴弓较为短小,弓杆用细竹制作,弯度较大,长45厘米,两端拴以两股马尾为弓毛,分别置于三条琴弦之间。
制作技艺
琴筒 呈圆筒形,有竹制或木制两种,竹制者多使用毛竹或较粗大的凤尾竹制成;木制者多使用整块的椿木、桐木、水冬瓜木或攀枝花木掏空或旋制而成,两端通透。筒前口蒙以蛇皮或羊皮,筒后端敞口、不设音窗,筒身上下开有插入琴杆的通孔。
琴头和琴杆 呈圆柱形,用一根竹材或木料制成。竹制者,多采用紫竹、凤尾竹、白竹枯竹;木制者,常用红椿木制作。其长度与琴身全长相同,琴头平顶无饰,琴杆上端横设三轴。弦轴用黄杨木、枫木或羊角制成。在第三个弦轴处拴有一个细绳套,绳套下垂至千斤处。琴杆中部设有丝弦千斤,将琴弦拢聚于一起,它是有效弦长的上端固定点。
琴马和琴弓 竹制,置于琴筒皮面中央,它是有效弦长的下端固定点。琴杆下端插入琴筒通孔中并露于筒外,张三条丝弦。而琴弓较为短小,弓杆用细竹制作,弯度较大,长45厘米,两端拴以两股马尾为弓毛,分别置于三条琴弦之间。
在制作的时候,一般三胡制作大多是就地取材、自制自用,故规格尺寸不一致,小的全长80厘米左右,大的全长105厘米左右,只要自己拉起来舒服,合适就是最好的、最标准的。
乐器现状
在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中国乐器博物馆里,陈列着两支来自彝族支系阿细和撒尼民间的小三胡。其中一支琴筒用椿木旋制而成,筒长21厘米、直径10厘米、壁厚0.8厘米,筒前口蒙以羊皮,筒后端敞口。琴杆用五节凤尾竹制成,全长78.2厘米、直径2.2厘米。琴头平顶无饰,在琴杆上端的三个竹节中,每节横置一轴。弦轴用枫木制作,轴长19.5厘米,轴柄呈六方形锥状体。琴杆中部设有丝弦千斤,下端装入琴筒中并露于筒外。皮面中央置木制桥形琴马,张三条丝弦。琴弓用火果木制作弓杆,张以两束黑马尾为弓毛,弓柄装置金属螺旋,弓毛张紧度可调。此琴为1958年制品,由云南省文化局赠予音乐研究所收藏。另一支小三胡,琴筒用粗大的凤尾竹制成,筒长23厘米、直径10厘米,筒前口蒙羊皮,筒后端敞口、筒壁边缘镶铁皮。琴杆用枯竹制作,全长84厘米、直径2.6厘米。琴头平项,琴杆上端横设三轴。弦轴黄杨木制,轴长20.5厘米,轴柄呈尖锥形。琴杆中部设丝弦千斤,皮面中央置竹制长桥形琴马。张三条丝弦,细竹拴两束白马尾为琴弓。这支三胡是1984年制品,选料和工艺均较精细,皮面上绘有红色五星图案,周围皮边涂以兰色漆饰。系音乐研究所民族音乐学家赴云南调查采风时购自路南民间,已被载入大型画册《中国乐器图鉴》中。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0-19 20:27
目录
概述
历史发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