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老碑
东汉时期隶书书法碑刻
《三老碑》是刊刻于东汉建武二十八年(公元52年)五月十日后不久的一方碑刻,无撰书者姓名,字体介于篆书隶书之间,现藏于杭州西泠印社汉三老石室
碑刻内容
(说明:┘,表示分行;表格内容来源:《秦汉碑述》和《〔光绪〕余姚县志》。)
创作背景
《三老碑》刊刻于东汉建武二十八年(公元52年)五月十日后不久,是三老“通”的孙子中名为“邯”的人所立,以记其祖父、父亲的名字及忌日。汉朝时期,民族融合空前发展,社会稳定,百姓安定,对外交流频繁,国力和经济较为强盛。自汉武帝刘彻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后,儒家学说便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阴影里走出,一跃成为朝廷官方学说,并逐渐走向世俗化、经学化、政治化的道路。尊孔尚儒成为治国之策后,“孝”成了国家的政治之本、人的立身之本。统治者以孝治家,以孝治国,以孝治天下。百姓也皆以孝为荣,以孝作为人的道德基线,“孝”成了“忠”的代名词,被看成了治天下的“至德要道”一一百行孝为先。地处华夏东南的余姚于此期间与中原发生了日益频繁的交往,中原文化相继传入姚江流域,余姚地区的百姓对儒家思想的虔诚,民风的淳朴,体现了当时的社会风尚。他们将“忠义孝廉”作为处世治家的基本原则,又将触讳犯忌作为评介人之道德修养的重要标志。《三老碑》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出生的。
艺术鉴赏
技法
书法上,《三老碑》的用笔浑古遒劲,如锥画沙,笔画较细,匀称而富变化。不少笔画有篆书特色,方折中有宛转,挺拔中有韵味。其捺笔和波磔含蓄,撇与右弯钩较舒展,如“城”字、“名”字、“及”字等。结体多呈方形,字形大小有变化,各栏中的形态略有不同。由于笔画纤细,故结体疏朗,放大后更明显。不少字不求方正,倚斜之中别有意境,如“名”字、“君”字、“少”字等。章法灵活,以格线分为5部分,各部分长排列形式不同,书写风格略有区别。
作品评价
清代书画家达受:两淛弟一碑。(《三老碑汇考》)
清代书法家汪士骧:两浙金石当以此为冠。(《三老碑今昔》)
清代书法家何绍基:东汉弟一碑。(《三老碑汇考》)
清代文学家孙德祖等:浙东存石,此为第一。(《〔光绪〕余姚县志·卷十六·金石上》)
近代书法家康有为:①若《三老通碑》《尊楗阁记》,为建武时碑,则由篆变隶,篆多隶少者。②建武时《三老》《尊楗》《郫县石刻》,笔法已有汉隶体。(《广艺舟双楫·卷二·分变第五》)
近代金石学家李葆恂:此刻书势屈蟠生动,于诸汉隶中最有笔法可寻。(《中国历代书法鉴赏大辞典(上册)》)
近代书法家吴昌硕:介篆隶之间,浑古道厚。(《书体流韵——书法起源与演变》)
近代金石学家顾燮光:书体浑穆,如锥画沙。(《梦碧簃石言·卷一·汉三老忌日碑》)
历史传承
清代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三老碑》出土于浙江余姚客星山下,为近村严陵坞周世熊所得。清代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太平天国军攻陷余姚,碑被义军扑地起灶,但碑文未受到大的损伤。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碑辗转至上海,沪上外商闻之欲出重金收购,事为浙江沈宝昌等获悉,后经西泠社社首任社长吴昌硕等积极呼吁,募捐集8000金购得碑,并在西泠印社筑石室保存。公元1995年5月,国家文物局组织普查全国馆藏文物时,由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朱家溍率领的专家鉴定小组,会同浙江省文物局专家共同考察了《三老碑》。经朱家溍、许永强、李永芳、杨伯奎等共同鉴定,《三老碑》被国家文物局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公元2020年10月30日,上海图书馆所藏的《三老讳字忌日刻石》清咸丰最初拓本(有释达受、汪士骧、褚德彝跋,吴廷康题识,沈曾植观款)被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为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编号:12885)。
参考资料
汉三老碑.西泠印社.2018-03-14
最新修订时间:2022-04-05 10:55
目录
概述
碑刻内容
创作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