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穗鸭,
贵州省黔东南州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产品特点
品质特性
三穗县是三穗鸭的泽源地和主产区,素有“鸭乡”之称。三穗鸭以其产蛋多、牧饲力强、肉质细嫩、味美鲜香、胆固醇低而闻名于省内外,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是具有鲜明特色的优势畜禽品种。
外貌特征
三穗鸭是中国优良地方蛋系麻鸭品种之一,具有体型小,早熟、产蛋多,适应性和牧饲力强的特点,且肉质细嫩、味美鲜香。三穗鸭羽毛紧密,紧贴于体,头小、嘴短,眼着生高,虹彩褐色,颈细长,体长背宽,胸宽而突出,胸骨长,腹大而松软,绒羽发达,尾翘,体驱近似船形,行走时与地平面约呈50度角。胫细长,胫、蹼为橙红色,爪为黑色,有绿色镜羽。三穗鸭公鸭以绿头公鸭居多,头稍粗大,嘴扁平,嘴呈黑色,颈至胸部羽毛为棕色,背部羽毛黑褐色,腹部羽毛浅褐色,颈部及尾腰部被有墨绿色发光的羽毛,前胸突出,背平而长。腰小尾翘,脚细长。胫、蹼为橙红色,爪为黑色。成年母鸭毛色以深麻色居多,其次浅麻、瓦灰色,少数为白麻、浅黄。
生产性能
成年公鸭体重1481±223.88克,母鸭1497±197.32,母鸭120-140日龄开产,入舍母鸭平均产蛋量246枚,平均蛋种65.95克。种蛋受精率91.6%,受精蛋孵化率81.98%。半净膛成年公鸭为69.5%,母鸭为73.9%,全净膛公鸭为65.6%,母鸭为58.7%。开产日龄110—120天,年产蛋200—240枚,平均蛋重为65.12克,壳以白色居多。壳厚0.31毫米,蛋形指数1.42。
三穗鸭耐粗饲,利用饲料能力强。以放牧为主,在育雏的20日龄内,每只平均补饲大米400克,体重可达250—300克,其肉料比为1:1.5;20—70日龄后的春水鸭,每只平均补喂玉米50—70克,体重可达1—1.25千米,其料肉比为1:2.5—3.25;秋水鸭以觅食遗谷为主,不补饲料。三穗鸭公母比例1:20—25,种蛋受精率80%—85%,受精蛋孵化率85%—90%,母鸭利用2—3年,公鸭利用1年。三穗鸭肉经氨基酸分析,氨基酸种类多,肉的营养价值高。三穗鸭肉粗蛋白含量为41.35%。
产地环境
地质地貌
三穗县境内处于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面上,由西向东倾斜,境内地貌类型多样,低山、丘陵、河谷、盆地交错。最高峰南部老山坡(海拔1470米)比北部坪茶大坡脚河流出境处(450)高1020米。海报在1000米以上的高山主要有:老山坡(1470)、叫岭坡(1334)、猫鼻岭(1253)、大榜坡(1242)、圣德山(1176)等。
土地土壤
三穗县有耕地18234.52公顷、园地346.53公顷、林地69553.83公顷、草地3362.37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233.33公顷、交通运输用地1099.6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852.45公顷、其他土地7279.81公顷。
气候水文
三穗县属北亚热带温和湿润季风气候,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的特点。年均气温14.9℃,全年无霜期290—300天,平均降水量1147毫米。县内森林覆盖率达65.8%,河流总长776千米,均属长江流域沅江水系,水能蕴藏量3.7万千瓦。适宜的地理气候条件,丰沛的水资源,为三穗鸭的生产发展准备了理想的养殖条件。
历史渊源
三穗麻鸭,由野鸭驯养而成,形成独特种群约有近600年的历史。中国地方名鸭之一,又叫“三穗鸭”。个小、肉质鲜香细嫩、氨基酸含量高、胆固醇低,是天然绿色食品,并具有清凉下火的药用功效,享有较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三穗县就将当地特产“三穗鸭”列为重点产业之一。80年代中期,全县的“三穗鸭”养殖规模已发展到60万只左右,达到了一个养殖高峰期。但因缺乏宣传等原因,养殖规模上去了,鸭子的销售却成了问题。鸭农一度被饥饿的鸭子追着跑,极大地挫伤了养鸭的积极性,“三穗鸭”陷入濒临绝种的尴尬境地。
20世纪90年代初期,受饲养周期仅在40多天的外来“饲料鸭子”的冲击,“三穗鸭”更是被逼到了绝境。外来“饲料鸭子”虽然与“三穗鸭”的养殖成本差不多,但其饲养周期要短一半,同时都是体大膘肥。而“三穗鸭”的特点是个头小,每只仅为1.25千克左右,不知道“三穗鸭”特点的人,往往都会购买个头更大的其它鸭子。
20世纪90年代末,三穗县的种鸭仅有1000多只。幸好还有一些不愿意让“三穗鸭”这个品种灭绝的养殖户,即使在亏本的情况下,也继续养殖“三穗鸭”,才让这个品种保留了下来。
2003年以来,三穗县先后制定了《三穗鸭产业化建设规划》、《三穗鸭产业化建设实施意见》等,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大力扶持“三穗鸭”产业,确保“三穗鸭”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明确县级畜牧事业发展基金50%以上用于发展“三穗鸭”产业,整合有关支农资金投向“三穗鸭”产业。鼓励企业和经纪人从事“三穗鸭”销售。凡销往县外的“三穗鸭”,县政府免费办理检疫手续并给予每只鸭0.1元的奖励。
2007年,三穗县引入龙头农企,在三穗桐林镇建立了一个年存栏纯种三穗鸭8000只的保种场,年可为社会提供三穗鸭苗100余万只,有力地促进了“三穗鸭”产业的发展。
2009年,三穗县建立了养鸭协会和10个基层分会,有骨干会员370名,一般会员1200余名。建设养鸭小区50个,鸭出栏突破400万羽。仅养鸭一项实现产值达7000多万元。
2018年开始,三穗县把鸭产业作为“一县一业”打造,共投入资金4500万元,实施鸭产业扶贫项目12个。项目以“肉(蛋)加工+养殖基地”建设为平台,采取“公司+基地+贫困户”的模式,12个鸭产业扶贫项目利益联结5223户贫困户户均年增收560元,带动21户贫困农户通过鸭养殖年均增收6万元以上,吸纳327名贫困人口到鸭经营主体务工获得稳定经济收入。
2020年,依托贵州大学技术资源、千里山企业优势,三穗县推进三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建成省级三穗鸭原种场1个,存栏种鸭1280羽;建成品系选育场1个,基础群达2000套以上;组建技术(产品)功能实验室5 个;建立饲料及添加剂中试基地1 个;特色肉蛋产品中试基地1 个。发布企业标准3项,发布省级地方标准2项,培养中级职称以上2人,引进新技术2项,为企业修订《30万羽蛋鸭可行性研究报告》,申报省农委家禽专班项目1项,正在转化2项专利技术,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2项,获得中草药添加剂组方3个、产品1个,特色肉蛋系列产品3个,研制出特色禽蛋产品3个,发表论文8篇,申请发明专利8件。组建高产三穗鸭绿壳蛋、白壳蛋系选育群,完成1 世代选育,产蛋量从原来的240 枚提高到260 枚;建立蛋鸭立体、旱养模式养殖示范点3 个,立体养殖和旱养模式在核心区9个乡镇推广,专用饲料使用率达50%以上。建立三穗鸭人才团队1 个,举办专业技术培训1000 人次,培养科技二传手50人以上;培养“中心”实验室技术员5-8 人;建立三穗鸭疫病防控专业技术队伍1支(中高级技术员10 人)。
生产情况
2007年,三穗鸭饲养量达91万只,总产值1820万元,占三穗县农业总产值的3.93%,占畜牧业总产值的8.03%。
2008年,三穗县在台烈、八弓、滚马、长吉、雪洞、瓦寨、桐林、款场八个乡镇建立了三穗鸭养殖小区30个,年饲养三穗鸭237万羽,出栏213万羽。全县养殖500羽以上的规模养殖户达586户。全县有蛋鸭、种鸭户280余户,存栏种鸭2万多羽,有4家三穗鸭繁育场,年孵化能力200万羽,为三穗鸭保种和规模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9年,三穗县完成三穗鸭出栏1087万羽,蛋鸭养殖28万羽,蛋产量2714.29吨,实现鸭产业总产值8.6亿元。全县有养鸭合作社24家,涉鸭企业已发展到32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州级龙头企业6家);全县年养殖量3000羽以上的规模养殖场(户)达121个,其中年养殖3万羽以上的规模养殖场37个,年养殖5万羽以上的规模养殖场15个。有鸭肉(蛋)加工企业7家(其中蛋品加工4家,鸭肉加工企业3家),开发出了三穗黄焖鸭、血浆鸭、老鸭汤和绿壳鲜鸭蛋、皮蛋、咸蛋等20多个鸭肉蛋产品;获得专利45件、贵州省著名商标2件、贵州省名牌产品3个,有机认证2张,无公害产地认证1张,无公害产品认证9张、三穗鸭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三穗鸭”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同时,还开展了三穗鸭保种工作,在台烈镇寨滚建成了1个存栏三穗鸭原种1100羽的种质资源保护场,建成了4个扩繁场。
产品荣誉
1982年,三穗鸭被录入了《中国禽品种志》。
1993年,三穗鸭被列入《贵州畜禽品种志》。
2003年,三穗鸭被收入《中国家禽地方品种资源图谱》。
2004年4月,在北京举办的全国第五届烹饪大赛上,以“三穗鸭”为主菜的菜品,夺得烹饪大赛的金牌。
2013年02月2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三穗鸭”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三穗鸭产地范围为贵州省黔东南州三穗县、黄平县、施秉县、镇远县、岑巩县、天柱县、台江县、剑河县8个县现辖行政区域。
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当地麻鸭。
二、产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邛水河流域缓流水面,具有气候温暖湿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生态环境;水质清澈,水草及浮游生物丰富,盛产螺蛳、泥鳅、小鱼、小虾等动物性饲料。
三、饲养管理
1.育雏期(0至21日龄):
(1)温度要求:第一周温度控制在27至30℃,第二周25至27℃。以后每周下降3至4℃,至室外温与室内温接近时不再加温。
(2)光照要求:1至3日龄的雏鸭需24小时的光照,3至10日龄需12小时光照。
(3)饲养密度:每平方米<20只,随着日龄的增大,降低饲养密度。
(4)给料:开食至二日龄可喂雏鸭饲料或半生熟的米饭。三日龄以后补给小鱼、小虾和蚌、螺、青饲料,日喂量逐渐增加。5至6日龄可由原“囤食”(自由采食)改为“顿食”(分次喂食)。15至20日龄,采取饥饿强制方法迫使雏鸭采食谷粒,然后转入中鸭的放牧饲养。
(5)放水:雏鸭在2日龄左右就让其接触水;一周后便可放牧田野、河滩。
(6)饲养方式:网上平养或地面垫料平养或笼养,提倡网上平养或笼养。
2.育成期(22至60日龄):
(1)饲养模式:放牧和舍饲相结合。白天放养,夜晚入舍,早晚补饲。选择邛水河流域中水深0.3至0.7米、天然饲料丰富、无障碍物的缓流水面放牧25天以上。根据放牧场地大小确定鸭的饲养量,每群500至600只。
(2)日粮:天然饲料与全价日粮相结合。天然饲料为谷物、玉米、蚯蚓、野生鱼虾等。
(3)出栏:60日龄后出栏,公鸭体重1.45至1.68千克,母鸭1.40至1.68千克。
3.环境、安全要求:饲养环境、疫情疫病的防治与控制必须执行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屠宰
1.鸭源标准:来自产地范围内,符合种源、饲养要求、年龄要求、体重要求的健康鸭。
2.屠宰:宰前停食24小时。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1)活体鸭:眼高颈细形似船,嘴黄脚橙翘尾扇,公鸭头绿身棕褐,母鸭麻羽体背宽。
(2)白条鸭:皮肤青白色,皮薄骨细软,皮下脂肪少,肌肉鲜红,切面有光泽,富有弹性;煮沸烹饪后肉汤乳白色,香味浓郁。
2.理化指标:(肌肉部分)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专用标志使用
三穗鸭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贵州省黔东南州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三穗鸭的法定检测机构由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