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识
教义名数
三种识,教义名数。关于“识”的一种分类。
据四卷本《楞伽经》卷一,“略说有三种识……谓真识、现识及分别事识”,分别与诸识的三相,所谓“转相、业相、真相”相应。此中“真识”,该经指第八“藏识”之无生灭的清净一面,相当诸识之真相,所以说:“若自真相灭者,藏识则灭……〔说〕藏识灭者,不异外道断见论议。”所谓“现识”,“譬如明镜持诸色相,现识处现,亦复如是”。其成因为“不思议熏及不思议变”,故大体相当第八藏识之有生灭杂染的一面。所谓“分别事识”,谓此识之因,在“取种种尘,及无始妄想熏”,故相当八识中的前七识。又此“现识”与“分别事识”,二者“坏不坏,相展转因”,故是互为因果关系,在“阿赖耶识缘起”论那里,就是第八识与前七识的关系,据此,“真识”亦可解作“阿摩罗识”(无垢识),即第九识。魏译《入楞伽经》卷二将八识归为二种识:一者“了别识”,即是“现识”的异译;其二亦作“分别事识”。此“了别识”即是“转识阿梨耶识”。但又说三种识:“一者转相识,二者业相识,三者智相识。”天台宗立三识为三乘智慧的别名。《金光明经玄义》卷上:“云何三识?识名为觉了,是智慧之异名尔。庵摩罗识是第九不动识,若分别之,即是佛识;阿梨耶识即是第八无没识,犹有随眠烦恼与无明合,别而分之,是菩萨识……阿陀那识是第七分别识,诃恶生死、欣羡涅槃,别而分之,是二乘识。”即将摄论师所立的“九识”中的后三识,别立为“佛乘识”、“菩萨识”、“二乘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6-16 19:40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