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白瓜是葫芦科、西瓜属植物,又称“三白西瓜”,以白皮、白瓤、白籽而得名,始种于明朝,曾定为明清两代贡品。植株长势健壮,分枝性较强,易坐瓜。果实椭圆形,表皮绿白间有细网纹或条带,表面平滑或具棱沟。果实纵径29-39厘米、横径23-32厘米,果形指数约1.2。平均单瓜质量9千克,最大可达20千克。果皮较坚硬,果皮厚度1.3-1.5厘米。瓜瓤乳白或淡黄色,分紧肉和沙瓤两类。种子扁平,种皮白、浅褐、红,单色或杂色,千粒重100-150克。
植物学史
“三白瓜”即“三白西瓜”,以白皮、白瓤、白籽而得名,始种于明朝,曾定为明清两代贡品。三白瓜的起源有两种流传说法,一种说法源于河北,认为三白瓜是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的,在中国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另一种说法流传于万荣当地,说是天赐神瓜赠姜太公用于治病救人,认为三白瓜始于商末周初。据平湖县志记载,明朝天启七年已有三白瓜在平湖种植。自明朝始算,三白瓜至少已有400余年的栽培历史。根据俞为洁的调查,直至民国时期中国古代西瓜的主要种植品种之一就是三白瓜。当时三白瓜种植区域极为广泛,包括浙江、江苏、山东、陕西、辽宁等各省几乎都有种植。
形态特征
植株长势健壮,分枝性较强,易坐瓜。果实椭圆形,表皮绿白间有细网纹或条带,表面平滑或具棱沟。果实纵径29-39厘米、横径23-32厘米,果形指数约1.2。平均单瓜质量9千克,最大可达20千克。
果皮较坚硬,果皮厚度 1.3-1.5厘米。
瓜瓤乳白或淡黄色,分紧肉和沙瓤两类。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在4-8%,高的可达10%。种子扁平,种皮白、浅褐、红,单色或杂色,千粒重100-150克。
分布范围
三白瓜的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山西万荣、河北威县以及山东德州一带,特别是在万荣县南张乡一带依然呈大面积种植的态势。
生长环境
三白瓜生长需要土层深厚不黏结、土质疏松肥沃、通透性良好的沙质壤土,pH5-7为宜。三白瓜喜高温干燥气候,耐旱力强。生长适宜温度25-30℃,6-10℃时易受寒害。属长日照植物,喜强光,光饱和点为8万勒克斯。
生长习性
全生育期约100天,开花到成熟32-35天。最佳播种时间在清明至谷雨期间,一般在4月中下旬左右。地温控制在12℃为宜,湿度控制在60%左右,湿度过高种子易腐烂,过于干燥不利于种子发芽。
栽培繁殖
播前管理
机械施肥、覆膜:采用机械覆膜和施肥。每亩施腐熟有机肥2500千克,以羊粪或油渣最好,配合过磷酸钙25千克和硫酸钾10千克全田机械撒施,深翻平整。按照1.2米行距铺上微喷带,管带直径约2.5厘米,然后机械覆80厘米宽的地膜盖住微喷带,播种前按照1.5米株距打孔。
种子消毒处理:播前挑选干净整洁、大小均匀、籽粒饱满、成熟度好的种子,放在阳光下晒1-2天,然后将种子放入55℃温水中迅速充分搅拌10-15分钟,然后浸泡8-12小时,将浸过的种子搓洗掉表面黏液,捞出沥干表面水分后即可播种。该措施可有效预防三白瓜细菌性病害、蔓枯病等多种种传病害的发生,促进种子萌发,提高出苗率。
播种量及种植密度:采用大株距稀植方式,在产量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有效减少了生产成本。每亩用种量100-150克,行株距为1.2米×1.5米,约种植370株,点播,每穴2-4粒种子,播后覆土2-3厘米厚,并把地膜封严。
田间管理
间苗、定苗:为减少用工成本,直播田的间苗和定苗同时进行,在幼苗3-5片真叶时拔掉弱小株,留下健壮苗,每穴留1株,并在苗根处培土压实地膜。
顺蔓、压蔓:对长出的侧蔓及时拨正,并排排列到垄上,以后长出的孙蔓也要拨顺到和主蔓一致的方向。顺蔓是三白瓜生产的关键环节,一是要留出行间用于操作行走,二是方便疏瓜时辨别是哪株上结的瓜。在瓜蔓长到40-50厘米时开始压蔓,距瓜根部30厘米的蔓上用土压住,以后每次顺蔓后间隔40厘米或5-6节用土压一下,压蔓时尽量错开微喷带,一般压2次即可。该项措施可有效防止刮风翻蔓和乱蔓影响产量和品质。顺蔓、压蔓都要在晴天的午后进行。在伸蔓期不进行整枝和打顶处理。多年生产实践证明,不整枝处理不影响实际产量和品质,可有效减少人工成本。
定瓜、翻瓜:一般留子蔓上的瓜,一株留一瓜。子蔓生长到一定时期,经自然授粉会同时结出好几个瓜,在幼瓜鸡蛋大小时疏瓜、定瓜。在距根部1.2米子蔓上,选留瓜形周正、外表光滑、无外伤的瓜,其余疏除。疏瓜时要理顺瓜蔓,把多余的瓜疏除干净,瓜留多了长不大,品质不高。在晴天的午后,把瓜的阴面翻过来,顺着瓜蒂的纹路翻,按照一个方向转动,不要扯断瓜蒂,每次翻转的角度一般为30°-60°,共翻2-3次,确保瓜面受光均匀,着色一致。
肥水管理
三白瓜生育期长,产量高,因此需要大量养分,在基肥施足的前提下,一般浇水3次,追肥2-3次。伸蔓期主要促进营养生长,一般在这个阶段要浇水1次,并结合浇水每亩追施速效水溶肥(N、P2O5、K2O质量比为10∶36∶5)10千克。膨瓜期促进果实干物质积累转化,磷钾肥要充足。在果实膨大期从果实褪毛开始浇第1次水,每隔7-10天浇1次水,连浇2次,每次浇水一定要浇足浇透。在浇水的同时,第1次每亩追施平衡肥(N、P2O5、K2O质量比为20∶20∶20)10千克,第2次每亩追施高钾肥(N、P2O5、K2O质量比为15∶5∶40)10千克,促进果实膨大和品质提升。
病虫防治
三白瓜耐旱不耐涝,根系再生能力差,阴雨天多时,湿度过大,易感病,产量低,品质差。生产上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重点要控制好田间湿度,减少病害发生。按照病虫害发生特点和发病规律及早预防,出苗后一般防治2-3次即可。苗期注意预防枯萎病和蚜虫以及蝼蛄、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危害;伸蔓期注意预防枯萎病、病毒病和蚜虫、红蜘蛛的危害;坐瓜期注意预防蔓枯病、白粉病、病毒病和红蜘蛛、棉铃虫的危害。农药的使用要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使用绿色生物农药,果实采收前15天停止使用。
采收贮藏
适时采收:万荣三白瓜在完全成熟时采收,过早采收不利于存放,久存后,瓜表皮内陷,影响品质和外观。采收时听瓜音(用手指弹瓜的声音),成熟瓜发浊音,声音清脆的为生瓜。成熟的瓜纹清晰、果皮坚硬、有光泽,瓜蒂向内凹陷,坐瓜节位的卷须上部呈枯黄状态。阴雨天不宜采收,特别对存放入库的瓜品质影响较大。采收时用剪刀将瓜蒂或连同一部分瓜蔓剪断,每个瓜保留一段10厘米绿色的瓜柄,轻拿轻放,不能挤压磕碰。最佳采收时间在晴天无露水时。
贮藏要求:瓜入库前提前搭好层架,放好草垫,用硫磺10克/立方米熏蒸消毒,密闭两天后开窗通风。适宜温度15-18℃。温度过低易造成冷害,瓜表皮下陷成不规则凹斑、褐色,果皮下果肉组织呈水浸状。入冬后,15-18℃是安全温度。适宜湿度45-50%。对贮藏的瓜先在阳光下晒瓜,并根据瓜个大小和外观周正程度进行分级。瓜进入贮藏室后不能直接着地,瓜下要垫草圈,瓜放置时把原来接触土壤的一面朝下。贮存期间每2-3天检查1次,发现有斑点的及时取出。一般情况下可贮6-8个月。
采种要求:三白瓜一般由种植户自行留种,在开花授粉期,选择健壮典型植株,人工套袋自交授粉并做好标记。在瓜成熟后从授粉瓜中选留具有该品种特性、生长健壮、果形周正美观、结果部位适中的果实作为种瓜采收。采种时根据瓜瓤颜色、口感和种子大小等进行再次遴选,确保品种纯度和种性不退化,种子经淘洗晾晒干燥后贮存。
下级分类
三白瓜类型有两种,一种是白皮、白瓤、白籽称为普通三白,另一种是白皮、白瓤、红籽称为雪里红。主要区别一是雪里红贮藏期不如普通三白,其种皮久存易脱落,导致瓜瓤变质。二是瓜瓤久放易泄成汤,又称“白虎汤”。三是贮藏期长,正常贮藏期6-8个月。
主要价值
三白瓜个头大、水分多、瓤口硬、口感细、耐贮藏,高硒、低糖、富含氨基酸,具有清热去火、去暑、治病防癌等多种功效,深受消费者青睐。其营养价值高,富含对人体有利的元素,其18种氨基酸总量0.32克约/100克、磷0.027克约/100克、钾866毫克约/千克、钠9.33毫克约/千克、镁54.88毫克约/千克、钙71.7毫克约/千克、铁6.14毫克约/千克、锌0.52毫克约/千克、总糖6.08克约/100克。有良好的药用价值,能够清热解毒,消炎退烧,健脾保肝,养颜美容之功效。
扩展阅读
在种植上一直没有标准可循,极大地影响了“三白瓜”的规模发展和品牌效应。该县质量技术监督局为解决这个问题,协同县农业局蔬菜、种子等部门的有关专家研究三白瓜的生产、种植、防病治虫技术,并起草了地方标准《无公害食品 三白瓜》(DB1305/T054-2007)和《无公害食品 三白瓜生产技术规程》(DB1305/T055-2007),经过专家的反复讨论、修改和审议,一致认为,这两项地方标准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符合“三白瓜”产品生产实际,最终顺利通过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