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流浪记》是由上海昆仑影业公司摄制,
赵明、
严恭执导,
阳翰笙编剧,
王龙基主演的喜剧片。该片于1949年12月1日在中国上映,2019年6月18日,该片的4K修复版在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光影记忆·时代经典: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别影展”首次展映。
剧情简介
三毛是旧上海的一名流浪儿童,他没有家,没有亲人,吃贴广告用的浆糊,睡在垃圾车里,冬天就以破麻袋披在身上御寒。他做过各种各样的事情;卖报、拣拉圾、帮别人推三轮车,但他挣到的钱连吃顿饱饭都不够。
一天,他在路旁拾到一个钱夹,好心的三毛把它交还了失主,而失主反诬他是
扒手,打了他一顿。流氓爷叔见三毛年少不懂事,便利用他做坏事。等三毛明白自己受了爷叔利用时,宁可饿肚子,也不再干爷叔教他的坏事。
一个有钱的贵妇人收养了三毛,给他穿上皮鞋,对他进行管束,天性散漫的三毛不愿在富人家过寄生虫般的生活。在一次为他举行酒会的时候,他捣乱酒会,撕破华服,和往日一起讨饭的小伴一起,走向属于他们的流浪生活。
解放后,他结束了流浪,过上了正常的生活。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演职员表参考资料
角色介绍
角色介绍参考资料
幕后花絮
获奖记录
幕后制作
创作缘起
1947年,从事话剧事业的韦布在亲友资助下,当上了独立电影制片人。出于对漫画《三毛流浪记》的喜爱,他决心将其作为自己的第一部作品搬上银幕。他先找到小学同学陈庭鲤导演,希望由陈来执导影片。但陈正在拍摄《丽人行》,无法抽身,为他推荐了赵明、严恭担任导演。在冯亦代帮助下,韦布取得了《三毛流浪记》的拍摄版权,又请阳翰笙担任编剧。正巧阳翰笙也在考虑如何以电影手法通过贫困儿童的遭遇揭露国民党统治区的社会矛盾,便欣然同意。而且经阳翰笙劝说,韦布同意带着已组成的摄制组加入昆仑公司。
剧本创作
阳翰笙认为漫画不是一个连贯的故事,要写剧本必须重新组织结构,在漫画基础上深挖主题。为了创作剧本,他与赵明、严恭等人曾经化装到警察局和“儿童教养所”了解流浪儿童的情况。阳翰笙把三毛设定为出身农村,受地主迫害逃进城,目睹上海的种种罪恶。他还曾想给《三毛流浪记》写个下集,写三毛在工厂遭受苦难,与资本家发生冲突,最后参加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但由于时局原因,在完成初稿后他就撤离了上海,下集的计划只能作罢。
阳翰笙所创作的剧本第一稿相当严肃,风格上与漫画相距较远。昆仑公司艺委会和导演经过研究,认为漫画在群众中家喻户晓,所以电影形式应与漫画相近,以喜剧为宜,决定对剧本进行加工。创作的方向上,导演赵明、严恭等认为喜剧是揭露黑暗、针砭社会落后现象的有力武器,既要引人发笑,又不能低级趣味,他们把卓别林的喜剧作为效仿对象。因为阳翰笙已不在上海,昆仑便请陈白尘代为修改剧本,不料,陈修改一遍后也离开了上海,剧本又由李天济接手继续进行修改。
演员选择
三毛的扮演者王龙基是作曲家王云阶的儿子,他曾因父亲失业,有过一段饥寒交迫的生活体验,1949年初春,王龙集试镜一次就成功当选为主演“三毛”。主创人员带他到苏州河畔和小乞丐一起搬运粮车、抢饭店拿出来的剩饭。王龙基和流浪儿交上了朋友,熟悉了他们的辛酸经历。但是王龙基年纪小又顽皮,为让他适应片场的生活规律,赵明和严恭在征得家长同意,让他到电影厂与二人同吃同住同劳动,还订了一份“合同”,约法三章,让王龙基捺手印。
两个结尾
影片于1949年4月1日开拍,摄制进入尾声时正是上海解放前夕,社会局势不稳,摄制组决定停机,保存好全部胶片,全体人员分散隐蔽准备迎接解放。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三毛流浪记》恢复拍摄。创作人员日夜加班,昆仑公司动员多位导演帮助他们进行后期制作。为了抒发欢庆解放的欢乐心情,剧组补拍了三毛参加庆祝解放大游行的结局。这也使得该片成为了中国电影史上前所未有的一部跨越了两个时代、拥有两个结尾的影片。
制作发行
影片评价
该片是诸多系列“三毛”作品中最出色的一部,它不仅仅描写了三毛的受苦受难,同时赋予了三毛不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和聪明机灵的不畏强暴的顽强性格,始终没有丧失生活的勇气,使人们有理由相信,三毛和小伙伴们是有前途的,他们必将可以等到胜利的那一天。(新浪娱乐评)
该片是时代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它的成就是在尖锐的社会矛盾中刻画出一个活灵活现的浪儿艺术典型,无情地鞭挞了旧社会的冷酷残忍、欺诈和不平,颂扬了在极度凄苦困境中依然意志坚强、善良的“三毛精神”,具且鲜明的时代特色,贯穿了左翼作家常有的社会责任意识。同时,该片又具有非常高的艺术性,三毛的造型保留了漫画风格,创造了假定情境,增强了影片观赏效果。(《电影评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