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段式飞行甲板呈阶梯状分为三层,上层是起降两用甲板,全长190米,宽30.5米;中、下两层与双层机库相接可供飞机直接从机库起飞,中层3甲板供小型飞机起飞,长约15米;下甲板层较长供大型飞机起飞,长55米,宽23米。上层
飞行甲板前端下面是横跨舰体两舷的
舰桥。
1922年,美、英、日、法、意五国签署了华盛顿条约,条约中规定美、英、日三国主力舰
总吨位按5:5:3的比例,准许新建航空母舰的
标准排水量最大为27000吨,美、英航空母舰的总吨位各为135000吨,日本81000吨。
当时,日本有2艘41000吨的战列巡洋舰“赤城”号和“天城”号正建造,如按计划建成,将超过条约规定的日本主力舰总吨位的限额。 因此,
日本海军决定,将这2艘舰改建成航空母舰,这是华盛顿条约允许的。“赤城”号竣工时是世界上第7艘航空母舰,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航空母舰。日本对外公开的
标准排水量刚好在条约规定的范围之内,但实际上超过30000吨。
它的
飞行甲板布置应该说是别出心裁,共有三层飞行甲板,分三段布置。上层甲板长190米,为降落甲板,上面没有岛式上层建筑,中层甲板后部是机库,前部较短,供小型飞机起飞;下层甲板的后部也是机库,前部较长,供大型飞机起飞。舰上的2个烟囱布置也很独特,前面的大烟囱向下弯曲,后面的小烟囱向上外伸。“天城”号改建下水后不久,便遭东京大地震严重破坏,只好在舰体稍小的“加贺”号战列舰上进行改装,比“赤城”号晚一年竣工。“加贺”号也采用和“赤城”号一样的三层分段式飞行甲板,但烟囱布置不同,粗大的烟囱从右舷中前部伸出后一直通到舰后部,足有100多米长。显然是“凤翔”号和“赤城”号的烟囱布置对飞行作业并不理想,从而进行了改进。
到了30年代中期,三段式飞行甲板已显得不实用,于是按照通行的原则将
飞行甲板改为一层,设岛式上层建筑。“赤城”号的岛式上层建筑设在
左舷,“加贺”号在右舷。当时这种设计的考虑是便于
姊妹舰并列行进,这可使准备往左边的“加贺”号上降落的飞机,在上空整理队形或返航准备降落时,可以向左盘旋,往右边的“赤城”号上降落的飞机可以向右边盘旋,两舰的飞机不会发生空中交通冲突。这也许合乎逻辑,但是实践证明,飞行员在降落过程中一旦碰到麻烦,由于某些原因,往往都向左转,左舷岛式上层建筑造成的降落事故要—比右舷多出二倍。
因此1934年6月至1935年10月,“加贺”号航空母舰在
佐世保海军造船厂进行现代化改装,取消不实用的中下两层
飞行甲板,并将原先中下层飞行甲板改为机库。“赤城”号也于1935年至1938年在佐世保海军船厂进行了与“加贺”类似的现代化改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