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村老围
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盐田街道明珠社区下辖社区
三村老围是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盐田街道明珠社区下辖社区,位于盐田街道西南部,距街道办事处约0.3千米。坐落于梧桐山东南麓。村内有石碑河,邻近望基湖水库。水源充足,土壤呈酸性,以红粘土夹砂粒为主。相邻自然村有二村吓围、三村新围。据《何氏宗谱》记载,何姓先祖于清康熙年间从坪地迁居此地。按村落建立时间及位置,划分为老围、新围、吓围三个村。1998年盐田街道挂牌成立,三个村合称为盐田三村。2002年,盐田三村又分老围、新围、吓围三个居民小组,老围则被冠以三村老围之名。
历史沿革
清朝,属新安县。1914年,属宝安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属宝安县东和乡;1958年,属南天门公社盐田大队;1979年,属深圳市罗湖区盐田公社;1983年,属沙头角管理区盐田街道;1990年,属罗湖区盐田街道;1998年,属盐田区盐田街道明珠社区。
人口民族
世居村民均为何姓。据《何氏宗谱》记载,清初何姓先祖从揭阳县河婆村迁至龙岗坪地屯梓围;清康熙年间从龙岗坪地迁至三村老围。
2015年末,户籍人口180人,其中男性98人,女性82人;80岁以上5人,最年长者95岁(男);实际在村人口60人,非户籍外来人口2300人,祖籍该村的香港同胞约50人。祖籍该村的华人华侨约50人,主要分布在英国、荷长、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世居村民为汉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
经济发展
传统经济以农业为主,种植水稻、甘蔗、番薯、花生等。1993年,村民集资成立深圳市裕泰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营业收入1688万元,人均分红69.52元。现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为商业经营、工资性收入、房屋出租、金融投资、集体经济分红等。村中有1棵树龄100年的龙眼树和1棵树龄90年的假苹婆,均为国家三级古树。
明珠大道、深盐路、北山道经过该村。1970年通电,1980年通自来水,1988年通电话,1990年实现村道水泥硬底化,1996年通互联网。村中有篮球场、新围公园、社区活动中心、社区图书室,为村民们提供学习、文化娱乐及健身活动场所。
1986-1990年,国家规划土地,给每家每户划分150平方米宅基地,按规定建房屋两层半;1990-1998年,不少村民将老屋推倒重建,楼房建至三到四层;1998-2003年为新一轮建造高潮,村民房屋已建至五到六层,居住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历史文化
村中存有《何氏宗谱》,何姓族人于20世纪80年代重新修纂,分为序言、宗规、字据、服制、图说、传志、世系、其他8个部分,内容包括修谱意义、姓氏源流、修谱过程、修谱人名目等。
现存6排约40间客家民居,建于清末民初,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呈排式分布,每排间有巷道隔开。一般以二开间为一单元(也有五开间两门两户即一个两开间的单元房加一个三开间的单元房组成),山一门楼、一天井、两厢房、一正房组成。清水砖墙,条石砌墙角,四斗式门,石门框;天井两侧为厢房,厢房为左右向两面坡瓦顶。正房两侧设次间,并有门相通;硬山顶,平脊,两面坡,灰瓦覆顶。近些年改建、扩建的很多,多为三门三户独立单元现保存完好,仍有人居住。
现存老围门楼,始建于清末,重建于1970年,位于村落东南面。门楼平脊,两面坡,灰瓦覆顶;雕刻有龙、麒麟、牡丹,屋檐上有精美雕花。该门楼是整片民居的重心,其位置与造型、装饰都非常突出,门楼上方有“耀祖荣宗”匾额,大门两边有楹联“后枕梧山八面岗峦皆拱秀;前临沧海四方江汉共朝宗”。
尚礼祖祠(何氏祠堂),始建于清末,重修于1982年,位于二村老围内,老围围门后纵巷道左侧的第二排正中。为纪念何姓第二十一世祖何尚礼而建。祠堂三开间,由一门楼、一天井、两廊房、一后堂组成;面宽10.3米,进深9.1米;二合土夯筑墙体,条石砌墙角。凹斗式门开于正中,石门框,门额石匾刻“尚礼祖祠”,大门两边有楹联“七房日炽;盛业云蒸”,檐壁有人物、山水彩绘。门楼平脊,两端加博古饰,两面坡,灰瓦覆顶,木雕花草封檐板。门内天井两侧为廊房,廊房内檐壁有彩绘,有拱门通后堂。后堂门两侧墙上设石雕窗权,前檐下有木雕花草封檐板,并设木雕挂落。两侧次间有拱门通向明间。次间后部有阁楼。堂内明间檐壁有花草、人物故事、诗题彩绘。脊杭上雕刻有花草后堂为硬山项、平脊,两端加博古,两面坡,灰瓦覆顶。三村老围、三村吓围、二村新围共用该宗祠,村民逢节日祭祖。
该村保留着许多传统客家民俗,有舞麒麟、吃开年饭、拜山、客家娇俗等。其中麒麟舞被列人盐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三代传承人分别为何铁桥、何集辉、何思业。
舞麒麟是客家人从北方带到南方的一种民间艺术表演形式,以锣鼓、琐呐伴奏,具有长江北部地区花会的风格,与广东岭南音乐不同,是客家人世代相传的艺术形式。舞麒麟集歌、舞、乐于一体。
春节期间,麒麟队入村上街挨家挨户恭贺新年。然后,开棚舞麒麟,先舞麒麟调。麒麟调的主要内容是采青。舞麒麟的步骤有麒麟出动、拜四方、拜师傅、游花园、寻青、麒麟打磕睡、踢青、吃青、麒麟吐玉丝、大欢喜、敬礼、收锣。
每年重阳节,村民先拜祭太公山,然后去祖坟地拜祭祖先,一般提前上山清理祖先坟墓周围的杂草,再按照辈份拜祭祖先。
三村老围的盐田山歌被列入盐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两代传承人分别为吴标、吴正财。吴正财创编的客家山歌多为4句和5句的七字体,第一、二、四句押韵,大多一字一音,偶尔一字多音。根据内容不同,一首山歌可分多个小节。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等,题材以渔农生活为主,反映出浓郁的深港两地的区域特征。曲调抒情奔放、细腻缠绵,语言朴实而不失技巧与功力。以前山歌艺人以口口相传为主,近年来,逐渐有人整理记潜填词,以现代教学方式进行传承。
三村老围的峨嵋自眉派武术被列人盐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两代传承人分别为何铁桥、何集辉。何集辉1934年随师傅何铁桥学舞麒麟和武术,20世纪50年代初何铁桥返回原籍定居,何集辉任教练,60年代初期该项活动完全中断改革开放后,这项艺术得以复苏。1987年,68岁的何铁桥迁回盐田定居,何集辉以及原有队员,继续随其学舞麒麟。
现有年青队员32名,但无武术表演。白眉拳是以五行修炼的拳术,金木水火土配变步、气、身、手、神,“似刚实柔,似柔实刚,刚柔并用”,内炼阴劲功,外练阳劲力。该村现流传的峨嵋白眉派武术中的拳术为“五门掌”“九步推”“大小十字”“铁门钻”“八而风”;棍术为“王龙棍”“五尖棍”“两头棍”等,观赏性强,且有强身健体的作用。该项目参加历届社区文化艺术节演出和历届盐田区晨晚练点精彩节目展演。
该村主要人物有何明发(1922-1944),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战士,1944年日军在宝安八区马屎凤坳放火烧山围捕游击队,何明发在此次战斗中牺牲。
2005年,该村被列入深圳市整体搬迁建设规划,改造面积约2.9万平方米。截至2015年末,项目正在建设中。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23 07:45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人口民族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