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踏沙滩
象山石浦镇的一种民俗
“三月三、踏沙滩”是象山石浦镇的一种民俗。,体现了群众性、参与性、游乐观光的特色,并以规模大,活动项目多,投入少,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对外影响大,社会效益佳而蜚声海内外,成为借民俗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打造海洋观光旅游的新亮点。2009年被列为浙江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神秘美妙的由来
“三月三、踏沙滩”是象山石浦镇的一种民俗。关于它的由来,有几种说法。
有一种说法跟南宋大臣陆秀夫有关。传说南宋末年,石浦沙滩附近有一美丽善良的渔家姑娘,以拾辣螺为生,人们称她为“辣螺姑娘”。一次,“辣螺姑娘”在沙滩拾螺时发现一外地受伤男子,遂将他救起,并带回家中悉心照料,那男子就是南宋大臣陆秀夫。在疗伤期间,陆秀夫和“辣螺姑娘”渐渐地互生爱慕之心。伤愈后,由于陆秀夫国事在身,匆匆告别,临行之前许诺功成之后娶“辣螺姑娘”为妻。不幸的是,陆秀夫走后,“辣螺姑娘”被当地渔霸看中,欲强迫成亲。娶亲当日,“辣螺姑娘”以死相拼,投海身亡,这一日恰为农历三月初三。以身殉情的“辣螺姑娘”冤魂不散,每年此日都会爬上沙滩,翘首北望,等候情人归来践约。后来,善良的村民每年三月初三会赶到沙滩,纪念这对忠贞不渝的恋人,最后渐渐衍化成民间传统活动。
三月三是我们的亲人出海打渔而逝去未归的亲人从海洋魂归故里的日子。他们不想看到你哭哭啼啼的样子,而是想看见你和你的家人与亲人一起手牵手高兴的在沙滩上嬉戏,漫步幸福生活的样子。这其实就是我们象山海祭亲人隐喻的文化。
也有人称“三月三、踏沙滩”的由来与生产劳动有关。象山的历史上本无“三月三、踏沙滩”的民间文化活动,有的只是红红火火的生产劳动。沿海一带历来广泛流传着这样两句俗语:“三月三、辣螺爬沙滩”,“三月三、螺子螺孙爬上滩”。按农事在三月初三前后,地温、水温开始升高,真可谓“浅海辣螺先知暖”,到了这时节,螺们便不顾死活地爬上滩头,这一爬正合了渔家、农家之意,人们便在这个季节相继去沙滩拾撮。当地百姓说,踏过三月三的浪,一年里会手脚轻健,不长疮疖。“三月三、踏沙滩”的民俗也随之形成。
如今,虽然滩头资源逐渐枯竭,当地老人仍耐不住在这个日子带着晚辈赶沙滩,重温昔日拾螺的场面。“三月三、踏沙滩”的劳动场景,也逐渐形成一个全新意的民俗文化活动。
源远流长的发展
1998年,当地政府和文化部门在继承民间传统“石浦三月三”的基础上,进行策划引导,使活动主题更加明确,活动内容更加丰富,活动形式更加多样,从而使原来的自发性、无序性、松散型的活动变成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的沙滩广场民俗文化活动,活动项目从原来的8项发展到现在的20多项。观者多时,达十几万人,成为象山民俗文化活动的一项品牌。
如今的“三月三、踏沙滩”,在当地已经形成了以民间民俗文化活动为主体,以体育、渔业竞技项目以及所邀外地歌舞、杂技节目为陪衬的特点。其中的文艺表演多种多样,除了跑马灯、舞龙灯、彩阁巡游等,还有据《辣螺姑娘招亲》等民间故事改编的越剧表演,以及 “辣螺姑娘抛彩球”在观众中招亲等娱乐活动。这些活动具有民俗性、群众性、参与性和娱乐性等特点。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05 09:34
目录
概述
神秘美妙的由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