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章城墙,有东南西北四条城门,南门——奎文门正对着三星桥。没有三星桥之前,此处有木桥一座,叫兴文桥,上有瓦亭十四间,由明正统时期的知县马经倡建。
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山洪暴发,兴文桥被冲毁,给两岸居民带来许多不便。知县陈傅尧见状,发起重修倡议,带头捐出百金,并坚持在正月开工。开工之初,百姓都担心桥未建成,又逢雨季,白费银两,可偏偏似有天助,正月不雨,二月也不雨,直到三月桥拱落成,方有大雨降临。见此桥既合民心,又合天时地利,故名“三合桥”。后因其“桥锁溪流,为城隅巨桥”,更名为“三星桥”。
坊间传说,三星桥边的水井原系三口,取名日、月、星,可能因为井与桥挨得太近,宜章话“井”字和“星”字的音又比较接近,才逐步把“三井”演化成了“三星”。直到今天,民间还有人把“三星桥”叫成“三井桥”。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因三星桥被冲毁,只得再建。这番重建,下了功夫:桥基桥墩桥面以致护栏,全部用大青石砌成,小者二三百斤,大者近千斤。桥墩呈斧头状,迎水的一面就是斧头尖,以利减轻水阻。经测,三星桥跨度达48米,宽有5米,距水面15米,桥面长38米,算得上宜章当时最宏大的建筑之一。
布政司卢梦阳曾镌有《新建三星桥碑》,桥之两端石阶北有十二级,南有八级。就是这些石阶,还成了一道特殊试题,专门考验那些吹牛自己到过宜章或者想蒙骗别人自己是宜章人的人。故而,三星桥两端常有人来回踱步,把那些石阶数了又数。可恼的是,尽管数的真切,时间长了依然记混,同样惹出笑话,被问得满脸通红,无地自容。
三星桥见证了宜章的发展。大清政府闭关锁国,只开放广州一处口岸,无意中提升了湘南地区与粤北和广东沿海的对接速度,即使著名的西京古道日渐繁华,又使乐昌到宜章的水运迈上历史最高峰。三星桥一带凭借其独有的区位优势成为宜章的经济中心,新建的东横街、西横街、南关街和几十个水运码头、仓库众星捧月,把一片繁华慷慨地赠予了三星桥。为此,桥之北端,有幸成了宜章到郴州九十里大道的起点。
逐渐浓郁的商业气息孕育了三星桥的市井文化。直到上世纪中叶,桥之南端还有几间瓦亭,亭里亭外,既有人卖茶卖水卖凉粉,又有人油炸糖串油糍粑、煮狗肉和锅头牛肉。挑盐上州的苦力和牵着骡马的汉子,得意的纨绔子弟和十指黑黑的卖炭翁,穿着勇字马甲的兵丁和慢扭腰肢的卖春女,迎娶新娘挑着大担礼品的人群和挎着包裹匆匆进京赶考的读书人,受贬的官员和情才齐备的诗人,留着长辫子、山羊胡子的学究和拿着利剪大喊“留头还是留辫子”的革新派,血淋淋的土匪首级和偷情犯事被扒了衣裤的男女,齐聚在这无声的青石板桥上。搜寻和被搜寻的眼神,匆忙、勤快和悠哉、艰难的步履,渐渐抹去了这些青石板上粗糙的凿痕,成为一个个光洁的镜面,照映着岁月的春夏秋冬和人间的悲欢离合。从空中俯瞰,那场景,简直就是宜章版的《清明上河图》。这桥上还是附近居民夏夜纳凉的首选。在轻摇的蒲扇中,曾日三参加红军、吴仲廉参加革命的故事还如桥下的流水,不曾间断。
历经了五百年风雨,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因纵贯宜章的公路、铁路相继修成,又失了水运的支撑,加之城市中心又发生转移,三星桥渐渐地退居到了二线。如今,桥上的野苎麻却格外茂盛,令人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