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拜制严格复杂。一般地说,长跪、弯腰、垂首至地为“拜”。拜时头低垂触地,并略作停留,称为“稽首”,或称“叩首”,俗称“磕头”。古时常礼为两
拜稽首,称为“再拜”。有时以示尊重或诚意,则变常礼为三
拜稽首,称为“三拜”。
【三拜】佛教礼仪。指顶礼三次,表示尊重。在中国佛教界有展具三拜之礼,此中又分大展三拜、同展三拜两种。若行三次三拜则称
九拜。《南海寄归内法传》谓(
大正54·221a)︰‘礼拜敷其
坐具,五天所不见行,致敬起为三礼,四部罔窥其事。(中略)西国见为三拜,人皆怪之。(中略)如经律云︰来至佛所,礼佛双足,在一边坐,不云敷
坐具礼三拜在一边立,斯其教矣。’可知三拜在印度并非佛教的礼法。然《祇洹图经》中有受戒登坛须礼佛三拜的记载,而《法苑珠林》曾引用《西国寺图》所载‘行至佛所礼三拜竟’的记载,故一般相信三拜为佛教固有的礼法。《释氏要览》卷中亦云(
大正54·277c)︰‘三拜(中略),俗中两拜者,盖法阴阳也。今
释氏以三拜首,盖表三业归敬也。智论云︰内式礼拜,大约身口业也。
佛法以心为本,以身口为末,故三拜为礼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