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性对望中道
法相宗用语
三性对望中道是法相宗用语。又作三性相对中道或言诠中道。即就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及圆成实性等三性以论其中道义。
【三性对望中道】
《成唯识论》卷七谓(大正31·39b)︰‘我法非有,空识非无,离有离无,故契中道。’对此,《观心觉梦钞》卷下释云(大正71·83b)︰‘缘生法体非都无;于此缘生妄计一切遍计所执,体性都无。此缘生中,唯有远离一切所执空性真如。于彼空性亦得有此因缘生法。故一切法,非空不空。如是三性相对,诠显中道义也。’盖遍计所执之我法,情有理无,故为非有;依他起性为理有情无;圆成实性为真空妙有,故为非无。既是非有非无,故与中道义契合。
此外,据《成唯识论同学钞》卷七之一所载,除此对望之中道外,另有一法中道;一法中道即离言中道。离言中道是内证,对望中道是令他开悟。对望中道虽名中道,仍有局于‘有’之嫌;若直就依他起、圆成实之法体言,实为本来空寂,一法之上已有中道之理,不须三性对望。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26 08:08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