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任务
党在新世纪的三大任务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提出的,具体内容是:加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实现包括台湾在内的祖国统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在这三项任务中,核心是经济建设,它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基础。
简介
江泽民在庆祝建党80周年讲话中指出:“在新的世纪,继续推动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是我们党肩负的重要历史任务。”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正在发生着的深刻变化,要求我们党必须紧跟世界进步历史潮流发展的方向,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胜利完成这三大历史任务。而要完成这三大历史任务,关键的是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三个代表”要求。“三个代表”要求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不断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根本要求。
提出
我们党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任务始于20世纪60年代,基本框架是工业化。即完成从农业经济社会向工业经济社会的转变,以执行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方式进行,至1980年,逐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奠定了现代化初步基础。这个进程曾一度中断于“文化大革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全面地认真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通过改革开放,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从1980年至2001年,我们进一步建立了门类齐全的现代化工业体系,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6倍。经济实力、国防实力、科技实力明显增强,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领域的许多方面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工业化总体水平达到世界现代工业的中级阶段,社会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发展
进入21世纪,我们将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不仅在本世纪中叶将达到第三步战略目标,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且还将使现代化进程和成果具有时代特征。我们将更多地强调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更多地强调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更多地强调可持续发展战略,更多地强调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统一,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同时,这种现代化非常可能将不仅是完成农业经济社会向工业经济社会的转变,还将继续完成从工业经济社会向知识经济社会的过渡。知识经济初见端倪。这种现代化将对中国现代文明的发展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在其历史进程中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国家主权丧失和领土破碎,是中国近代社会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深渊的结果。这主要发生在从1840年至1949年的110年的历史中。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基本恢复,是中国民族民主革命胜利,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社会主义时代的结果。但还有历史遗留问题,如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的存在。我们在对社会主义建设做艰苦探索的同时,也包含着对解决这些历史遗留问题的不懈努力。1978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解决台湾问题的历史任务和新的方针政策。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历史任务,并形成了邓小平倡议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1997年香港问题的和平解决,1999年澳门问题的和平解决,都归功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一国两制”正以独特的国家组织形态打开国家制度史新的一页,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造性发展。随着香港问题、澳门问题的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最终解决正日益紧迫地提到议事日程中。
从1992年两岸建立授权的民间协商机构海协会和台湾的海基会及其互动以来,两岸处于准谈判时期,这将会是一个较长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政府发表了关于台湾问题的两个白皮书,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进行了坚决的反分裂反“台独”的斗争,稳固了国际社会普遍承认一个中国的基本框架。
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题为《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著名讲话。这个讲话提出的八项主张,受到国内外的普遍关注和热烈欢迎,它指引两岸关系的发展,揭露和孤立了分裂势力,阐明了最终解决台湾问题的立场、决心和诚意,阐明了八项主张的内涵。是一份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最终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是代表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慎重提出的未来长期处理台湾问题的基本准则。将主导整个两岸关系的发展与和平统一进程。党的十五大指出,最终解决台湾问题,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和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进程的八项主张。中国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在中国这块领土上,各民族相互融合,具有强大凝聚力,形成了崇尚统一、维护统一的价值观念,它将鼓舞包括两岸同胞在内的所有炎黄子孙去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庄严使命。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处在国际冷战的格局中,但在争取人民民主、争取持久和平的斗争中,做着不懈的努力,包括着鼓舞世界人民反帝反殖反霸斗争。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也作为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命运的发展中的最大国家,对世界的反帝反殖的斗争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从1945年开始至1970年,世界人民在二战后只用了25年时期,就摧毁了西方资本主义在480年的侵略中所建立起来的支配全球的直接殖民统治的体系。我们把反霸、维和与社会主义统一起来,奠定了中国在世界中的政治大国地位。
世界冷战格局结束和时代从革命与战争主题转变为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是20世纪最大的历史变动。我们确立了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战略目标。在世界新格局形成的长期的、复杂的过程中,我们着眼于国家长远的战略利益,同时也尊重世界各国的利益,不去计较历史的恩怨、社会制度和意识的差别。提出世界格局中的东西、南北的两大关系问题,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中国以正在崛起的最大发展中国家力挺世界正义,不结盟、不称霸、不当头,冷静地面对另外两个可能的冷战,经受了国内外突发事变的巨大考验而渡过世界历史险滩,在苏东的剧变中,维护了世界和平、安定的大国平衡和国际战略平衡。
在新的世纪里,江泽民精辟地分析了当代国际形势,特别是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的形势,特别是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认为形势逼人,不进则退。中国只有加快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一个比较有利的位置,才能不被边缘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必须为中国的发展,争取实现一个长时期的国际和平环境,特别是21世纪头一二十年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高瞻远瞩地做了一定的战略调整,提出了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的历史任务。提出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主张,主张国际社会应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各国应加强经济技术的交流与合作,逐步改变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使经济全球化达到共赢共存的目的。同时,以一个伟大民族的从容和大度指出,世界各种文明和社会制度,应长期共存,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在实现这一历史任务中,我们应当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和普遍繁荣的世界而努力,为争取对人类作出新的贡献而奋斗。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10 23:00
目录
概述
简介
提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