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面
来源于福建泉州的小吃
三合面是一款地地道道的福建泉州的传统小吃,主要由面粉、白糖、白芝麻、本地红葱头和上等食用油精制而成,三合面秉承传统工艺上,味道清香纯正,其吃后不易上火,烧上一壶开水,一边加水一边用勺子搅动直到绵稠,美味可口;香甜味浓,入口即化。
历史缘由
三合面究竟是怎么发明出来的呢?清人《调鼎记》里边“酥糖”的前段制法和三合面有相似之处,酥糖:米糖一斤,白面两斤,将面先入锅,微火炒,然后将糖入面内,俟米糖软,与面同揉……或许在那种讲究快、捷、便的战争时期,本来想做酥糖的劳动人民,忽然发现这样出来的食物令人有温暖和饱足感。
泉州临海,在明末清初时期是抗击海上外敌的根据地之一。所以许多地方小吃都有着反映当年战争与军民一家情的传说,这三合面也是其中之一。“三合面”流行于泉州一带据说是在明代戚继光入闽时。嘉靖四十五年春,倭寇入侵泉州,知府成庆和戚继光联合击败倭寇。地方百姓为支援戚家军而备的行军干粮,百姓们把炒熟的葱头、芝麻、白糖掺入面粉中,以便战士们随身携带。当时俗称“布袋炒面”,,家家各显其能,制作成流传至今
“三合面”的制作过程是将面粉用微火焙炒,不停地翻动,炒至呈微黄色时,盛入盆中晾凉,捣散;再将猪油倒入锅中烧热,放入切碎的干葱头炸到呈金黄色时捞起倒掉油待用,并将芝麻放炒锅中炒熟研末。最后将焙炒过的面粉加入白糖、葱头油、芝麻末一起混合,搅拌均匀即成三合面,晾凉,就可以食用了。食用时将三合面放入碗中,用沸开水冲调成均匀糊,那葱头香、油香、芝麻香便喷薄而出。三合面香甜可口,健脾补胃,老少皆宜。
在物质匮乏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三合面算是比较奢侈的东西。除了在经济尚可的家庭自己做以外,要想吃三合面是可以到街头找小摊贩买的。卖得也不贵。有时肚子饿了,冲泡一碗香喷喷的三合面,那真是极大的享受。
所需材料
精面粉500克,熟猪油150克,白糖350克,白芝麻(或花生仁或黑芝麻)25克,干葱头50克。
制作过程
饮食文化
三合面是一道看起来粗糙的小吃,然而,只要用热水一冲,一股葱香、油香、芝麻香便喷薄而出,勾起人无限的食欲。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正被人慢慢淡忘,然而,对于不少人而言,它是一份香甜的回忆。三合面,在物质匮乏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主要功效——它是管饱的奢侈品!生活水平提高了,购买三合面的人越来越少。更多的人购买品尝,只为寻找儿时的记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05 05:02
目录
概述
历史缘由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