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潭遗址位于
玉环市珠港镇城关办事处三合潭。遗址面积2000平方米,已发掘500平方米。文化层厚2米左右。主体堆积为商周时期遗存。它不仅对研究古代建筑史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而且为研究中国浙南沿海岛屿的古代文明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
基本信息
三合潭遗址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 代:商周
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
遗址面积约2000平方米,已发掘500平方米。文化层厚2米左右。主体堆积为商周时期遗存。遗物主要有原始瓷和印纹硬陶,原始瓷约占器物总数的80%。密集的木桩、木柱等建筑基础遗迹显示其为干栏式建筑,并可区分出3个相对独立的建筑单元,其中F1建筑面积达50平方米。
简介
三合潭遗址是浙江省保存较好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聚落遗址,距今约2800-2400年,遗址内涵丰富,干栏式建筑基址保存良好,对研究浙南沿海地区商周时期的文化面貌、聚落形态具有很重要的价值。
1971年,在城关镇南山村发现。遗物散布面积约2.1平方公里。
遗址分3个文化层。第一层为春秋战国时期,出土文物有碗、杯、钵等;青铜器有剑、矛、刀、镞、锸、凿、锛等;印纹硬陶有罐、壶、瓶、盘,纹饰主要为网纹、米字纹、方格网和回纹4种。第二层为西周至商代,在4至5米深灰土层中出土大量原始青瓷,胎料较粗糙,但火候较高,质地坚硬,基本上达到瓷化。器型有碗、豆、盘、盂等。还发现大量稻谷和陶、石制磨盘。更重要是发现有规划排列的卯榫结构杆阑式建筑,对研究商周时期建筑有较高科学价值。第三层为新石器时代,出土石器有犁、锛、铖、斧、凿、刀、镞、锄等,陶器有纺轮、网坠等。
遗址延续期长达1800年,为研究中国东南沿海岛屿史前文化提供了丰富资料。
从当地村民挖沙的深坑断面看,距地表1.5米深处发现一层20至50厘米似灰非烬的黑层带。距地表2米深处黑层带以下,出土大量的春秋战国时期几何印纹硬陶残片和青铜器。在3米深春秋战国文化层以下,发现了西周时期文化层(灰土层)。出土大量的原始青瓷盘、碗、沟石磨盘和许多高脚石座。在灰土层下出现灰烬,出土大量的磨制石器,主要是生产工具和渔猎工具。
环境
三合潭遗址的柱坑、垫板和残柱三合潭遗址的发掘区内,地势自北向南缓慢倾斜,文化层厚1.3~2.8米,高处薄,低处厚。整个堆积分上、中、下三部分。表土层下发现了南宋时期的一座有排水设施的残砖室墓和一口石彻水井。含沙少、质硬实的灰褐色宋代堆积厚40厘米左右,分布均匀。这表明,该
遗址在南宋时期有过一段稳定的发展阶段。宋代堆积下直接叠压着相距1千多年的战国堆积,它的分布厚薄不均,低处以沙、石、泥混杂堆积为主,而高处含沙、石块较少,除出土较多的印纹陶片、原始瓷片外未见任何遗迹。清理掉此层以后,各处都陆续暴露出粗细不一的木桩和木柱。下部堆积以单纯的沙层和泥沙混杂层为主,早于房屋建筑遗迹的其它遗迹还有两段用卵石块铺就的斜向小路和小范围里探挖出的密集小木(少量为竹子)桩,它处于最下部层位,性质不明。
成片的木构建筑遗迹发现于距地表约1.5米深的地层里,整个遗迹被战国时期堆积叠压。以密集分布的木桩、木柱为主要形式,所有柱坑开口于战国层下,打破春秋时期地层。木头暴露高度和保存长度首先取决于
遗址的地下水位,也与桩、柱所处的具体位置、埋藏深度、自身粗细、木材种类(据初步测定,有的为楠木)等因素有关。共发现直立的大小木桩、木柱100多根,长度多在1米上下。根据所处的地势高低、木柱(桩)的密集程度和分布规律、柱子的粗细差异,建筑遗迹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北片地势高,木桩数量少,直径多数较细,仅15厘米上下,挖土坑栽埋的柱子更少,且坑小、柱细、垫板单薄,它们分布没有明显规律,建筑单元、布局结构均不清楚。
南片地势低,木柱分布非常密集,犹如一片古代的树林,柱子多数粗壮,直径一般在20厘米以上,最大达80厘米,而且它们多有深大的柱坑和厚实的垫板,并且在有些宽大、位置关键的柱坑内常常中间栽埋一根粗大的主柱,其周围加立数根较细的护柱,有的还可能是后期维修和加固过程中添立的,另外,有的柱子与垫板的位置常出现侧偏情形,垫板倾斜较严重,其中,有的垫板完全侧翻,并几乎与柱子平行。由此可见这一带建筑地质条件的特殊性——沿海丘陵坡麓冲积沙层、淤积土层(软土地基);局部还有少量的小木桩。南片约80根柱子的分布可大致区分为3个相对独立的建筑单元,其中,F1位于西南部,平面呈南北向的长方形,纵轴与山坡方向平行,它的四面共由12丛柱子组成,并且每丛均有柱坑和垫板,转角柱都特别粗大;东西各5丛,南北各3丛,几乎完全对称,长8米,宽6米,总面积约50平方米。其余的F2、F3,布局形式与F1相近,但不完整。特别的是,除了如此多的柱坑、柱子以外未发现任何横向的地板、横梁等木构件,但根据这里的建筑环境、营建地面的海拔高度、所在位置、建筑平面形式、用材大小等方面分析,这片建筑遗迹的性质属干栏建筑的可能性较大。由于柱坑打破的地层包含物为具有春秋时期特征的原始瓷器和印纹硬陶片,这批建筑遗迹的年代上限为春秋,下限为战国。为了尽可能在现有条件下把它们长期保存,南片的下部堆积未作完整发掘,仅在遗迹空隙处作了小范围探掘。
内容
三合潭遗址位于玉环市
玉城街道南山村,地处三面环山的三合潭河谷盆地。面积约21平方千米,80年代陆续出土新石器以及商周、春秋战国和汉唐时期的大量文物。
第一层
遗址可分三个文化层,第一层为春秋战国时期,距地表50厘米深处有一层约20厘米厚、4平方千米方圆的黑土层带,石块、沙子及泥土皆黑色。据文献载,是秦汉之际,东南沿海特大洪潮带入海藻杂物搁滩深埋而成。黑层带以下出土文物属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有剑、矛、刀、镞、耨、锸、锛等;印纹硬陶有碗、罐、壶、瓶、盘及残片。纹饰主要为网纹、米字纹、方格纹和回纹四种。
第二层
三合潭遗址出土器物第二层为西周与商代。在距地表4到5米深灰土层中,出土大量原始表瓷,其胎料疏松,施釉不到底,但火候较高,质地坚硬,已玻化。器型有碗、豆、盘、盂等。纹饰主要为S纹、斜篦纹和针点纹。S形为龙图形,斜篦纹表示雨线,针点纹表示雨点,证实为东南越族的龙图腾还发现有大量稻谷、陶器和石制磨盘。石器中有全幅犁、铧、石斧、石锛、石凿、石网队等,皆精细磨制,器型较下汤文化大而且长。该层发现的有规则排列的卯榫结构杆栏式建筑构件,对研究商周时期建筑有较高科学价值。
空格第三层为新石器时代。出土石器有犁、锛、斧、凿、刀、锄等;陶器有纺轮、网坠等。
第三层
该遗址出土文物,青铜器量最大,品种多,生产工具有青铜斧、斤、凿、耨、锸、铺等;兵器有剑、矛、镞;鱼具有钓、刺、钩等。其铸造技术水平较高,工世精细,纹饰较简单,除铜剑上有饕餮图纹外,其余均素面。
遗址延续期长达1800余年,是距今3000-4000年的东南沿海岛屿罕见的多层文化遗址,是研究中国沿海岛屿史前文化的典型代表。1986年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意义
三合潭遗址出土的3件成套石犁铧三合潭遗址发掘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木构建筑遗迹,保存清晰,平面布局基本完整。以挖坑、垫板、立柱为基本营建手段,并选择丘陵坡麓的冲积沙土地带作为营建空间,这种适应方式显然受制于特殊的
自然环境条件,整个遗址堆积没有表现出二次堆积的基本特征。它的建筑技术明显地继承了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的部分建筑传统,代表了湿润的
江南地区特别是沿海丘陵环境条件下的建筑文化特色,很好地体现了先民适应江南地区多丘陵山地、气候湿润等环境特性的生活智慧。此类发现在浙江乃至全国的商周考古史上尚属罕见;此外还出土了丰富的印纹陶、原始瓷器、青铜器、木器等各类文物。与隔乐清湾相望的瑞安的
石棚遗存出土遗物相近。此次发掘应该说找到了浙江东南地区两周时期村落居址的一种形式,为研究浙江地区史前文化开拓、发展,并向青铜文化演变的过程和越文化的地域特征、尤其是木构建筑文化传统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找到了珍贵的资料,也将祖先开发玉环这一沿海岛屿的历史源头确切推至近3000年前。
价值
三合潭遗址是浙江省保存较好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聚落遗址,距今约2800-2400年,遗址内涵丰富,干栏式建筑基址保存良好,对研究浙南沿海地区商周时期的文化面貌、聚落形态具有很重要的价值。
保护工程
作为玉环市惟一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城关南山村的三合潭遗址继承了河姆渡、马家浜、良渚文化的建筑传统,属于商周时期江南重要的古村落遗址。2001年5月至7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玉环文物管理委员会对三合潭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共计约450平方米,堆积深度1.8米至3.4米,主要发现保存较好的成片木构建筑遗迹,出土大量的原始瓷器和印纹硬陶片以及一些小件青铜器。发掘成果表明,三合潭遗址主要是一处西周至战国时期具有越文化特征的古村落遗址,遗址对研究浙南沿海地区商周时期的文化面貌、聚落形态具有很重要的价值。
按照设计方案,三合潭遗址保护工程规划用地面积约255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35.6平方米,其中管理接待用房142平方米,出土文物和历史文化展厅193.6平方米,发掘遗址展示区680平方米,绿化面积1088.4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