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虫草》是作家
阿来创作的中篇小说,2016年1月首次出版。
内容简介
《三只虫草》讲述的是桑吉一家人,一村人,在虫草季上山辛苦挖虫草的故事。小说有两条线索,一是桑吉的成长记,桑吉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为了给家里增加收入,逃学回家挖虫草,对生活充满单纯的情感。二是虫草的旅行记。虫草的生长、采挖、收购、送礼、吃掉或者收藏,串起了民生百态。
人物介绍
桑吉
普通的少年。他不仅拥有着超乎同龄人的机灵和坚持,同时也具备孩子特有的天真和淳朴。通过桑吉的视野,读者看到了成人人性中复杂而又多变的一面。桑吉的形象,无疑是阿来在阐释人性温暖方面的理想型人物。这个少年对父母、亲人的孺慕之情,对老师长辈的崇敬之心,甚至对大千世界的好奇之心,都来自于阿来心中对人性本真的追求。尽管桑吉的骨子里不乏孩子气和不管不顾的冲劲,却仍然保留了对世界的初心和宽容以及对人性的那份坚守。
调研员
是个通过走通“关系”试图官复原职的人,却对桑吉这个萍水相逢的孩子关爱有加。在这个成人身上,不难看出他既有浓重的官场世俗气,同时也具备了长辈对小辈特有的殷情和关爱之情。
桑吉的校长
是一个对学校负责、对学生宽容的人,深受爱戴的他却为了一己私欲,强占了桑吉的东西。在阿来的创作中,既善于表现人性善良、温情的一面,又不忘传达人性自私、贪婪的一面,而这看似矛盾、对立的两面,在他的创作下得到交融,糅合成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个体。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对社会生态环境的揭露
《三只虫草》的创作不仅反映了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人们高涨的物质欲望对自然环境中稀有资源的掠夺现状;而且揭露了这场掠夺中人与人之间扭曲的社会生态关系。
首先,自然生态保护的“顾此失彼”。小说从成绩优异的十岁男孩桑吉逃课回家挖虫草开始。在退牧还草的政策下,每年的虫草季就是牧区居民获取一年收入唯一的时期。当桑吉加入到挖虫草的队伍中,站在虫草山脚下时,风雪交加,天昏地暗的雪霰让人不禁怀疑虫草山的存在。由此可看出阿来的隐忧。假若年复一年无尽的掠夺,终有一天,这虫草山也不复存在。对牧区草地的保护,反而却加重了虫草山的负担,从对草场资源的消耗转变成对虫草资源的掠夺,这顾此失彼的保护方式让人不禁担忧这片地区的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社会生态问题主要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赤裸的利益关系成为维持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唯一纽带,丢失的“人性之暖”成为小说关注的社会生态的重点。行为反复无常的调研员就是一个代表。他随性把控学校的虫草假期,当自己无利可图之时,他不顾他人的生存状态,禁止学校放虫草假;当自己有利可图之时,他不仅给学生虫草假,甚至亲自去山脚下收取虫草。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他不惜欺骗学生桑吉,拿更多的虫草换取其父亲精心打造的虫草箱。但这“三只虫草”原是桑吉用来给家人买礼物的“私藏”。但这一切都在调研员的伎俩中付之东流了。他行为的反复无常只因自身利益的左右。人心在虫草面前变得赤裸而贪婪,本应受到人们尊重和敬仰的人,却为了这价值不菲的虫草,撕下了伪善的面具,露出了贪婪的爪牙。人与人之间失去了基本的善念,而只剩下利益的交换。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顾他人生死,不择手段的强取豪夺成为了阿来揭露的社会生态问题。
桑吉的三只虫草的命运旅程,更是进一步揭示了人心堕落的社会生态链。调研员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将它们作为稀有的礼品一次次的送出去;人们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不惜一切代价去挖掘它,兜售它。它本是一只将死的充满植物孢子的虫子,却被贪婪的人心腐蚀成了一种稀有的交换品,成为了这价值的转换之间的筹码。这三只虫草见证了人心生态链中赤裸的交易。在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自然生态环境被无尽的索取,社会生态环境被其所左右。阿来用三只虫草的旅程力图揭露当前人们在金钱的支配下不仅对自然失去敬畏,而且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更是丧失了为人的原则。
在《三只虫草》中,阿来还特别揭露了藏地牧民的生存困境,由此引发了对人类生存命运的思考。
藏区牧民的生存困境主要体现在经济的拮据和精神的空虚两方面。经济上而言,桑吉所生活的地方是中国藏地高原牧区,在国家退牧还草的政策下,牧民们被要求不放牧,或者只能放一点儿牧。这意味着牧民们的生活方式面临巨大的调整。虽然他们被统一安排住在牧民村,但却失去了曾经放牧的生存技能。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并未寻找到新的傍身之技而又不能放牧的牧民,每年只能守着虫草季的收入过一整年。他们注定在经济上陷入窘迫。这不仅改变了牧民生存方式,而且改变了牧民的人生轨迹。精神上而言,桑吉求书的经历反衬了当地精神世界的贫瘠。当桑吉用三只虫草赎回父亲心爱的箱子时,调研员承诺送他一套百科全书。但书却被存入了校长的手中,桑吉强烈地渴望从书中获取外面世界的信息。在学校图书资源的极度贫瘠的情况下,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校长并未持续借书给桑吉。桑吉甚至愤懑的独自前往县城找调研员理论。桑吉个人对知识的渴望是无可厚非的,但也反映出了当地闭塞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知识的极度匮乏和精神生活的空虚。正因如此,一个十岁男孩才会对知识、对外面的世界产生如此强烈而执拗的向往。而桑吉的表哥就是一个反面人物代表。他早年辍学,不能像长辈一样以游牧为生,且家庭没有足够的经济来源,这些都导致他从小偷盗,游手好闲。面对桑吉的劝诫,他反问:“那你说,我不偷还能干什么?”桑吉的沉默也是一种悲哀。面对城市文明的入侵,牧民以及他们的后代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变得茫然失措。老一辈不懂汉语,缺少与外界的联系,年轻人却容易被城市的灯红酒绿所迷失方向。《三只虫草》不仅要体现他们物质和经济上的拮据而带来的生存考验,阿来更是要引发人们对藏区游牧民族精神空虚的重视。
艺术特色
小说在清朗的笔调下,用儿童的思维审视世事,隐藏着较为沉重的意味。3只虫草的来去是小说的主线。它是桥梁,将大自然的神奇馈赠与孩子的纯良天性融合在一起,又将成人视角、村落之外更大的世界牵引过来,可最终这自然美好之物还是流入由成人掌控的社会,本该天人合一的宝贝免不了物欲俗世的糟蹋。
作品影响
2017年12月,该作品获得第十七届百花文学奖中篇小说奖。
阿来的《三只虫草》在2016年初将拍成电影。据电影制作方现场宣布,影片由青年导演张国栋执导,影片预计投资1600万左右,于2016年年初开机拍摄。
出版信息
《三只虫草》首发在2015年第2期《
人民文学》,后被2015年第3期《
小说月报》头条转载,又于2016年1月由明天出版社出版单行本。
作者简介
阿来,当代作家,藏族,1959年出生于四川西北部阿坝藏区的马尔康县,俗称“四土”,即四个土司统辖之地。毕业于马尔康师范学院,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转向小说创作。主要作品有诗集《棱磨河》,小说集《旧年的血迹》《月光下的银匠》,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空山》,长篇地理散文《大地的阶梯》,散文集《就这样日益在丰盈》。